个人事迹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4768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个人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个人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个人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个人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事迹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事迹材料财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薛暮桥,原名雨林,江苏无锡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 ,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薛暮桥 1918 年考入江苏第三师范学校,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任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1943年,任中共山东分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工商局局长。1945 年,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实业厅厅长。1946 年,兼任临沂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讲授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1947 年,任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秘书长,1948 年,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政

2、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委顾问、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名誉主任,全国工商联高级顾问,中国统计学会、中国计划学会会长,中国价格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中国统计学会第一届会长、第二届名誉会长。薛暮桥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年仅 20 岁薛暮桥已经成为当时沪杭铁路车站中最年轻的站长。他亲眼目睹了军阀祸国殃民的暴行,毅然投身于铁路工人运动。1927 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政变后被捕入狱。在狱中,

3、他目睹许多共产党人生死关头仍孜孜不倦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受到强烈震撼。他深刻地领悟到,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虚度岁月。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当时这个监狱共关押着三百多名政治犯,知识分子占多数。他们利用狱卒管理不严的条件,从狱外弄来很多进步书籍,相互交换传阅。他还结合读书,学习了英文和世界语。先后读了威尔士的世界史纲 、 欧洲近代史 ,并利用阶级斗争观点来分析、研究历史,懂得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几种方式,为以后研究政治经济学、农村经济打下了基础。他还阅读了英文本的法国人权宣言 、美国的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懂得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如总统制、内阁制、各种选举制度等。薛暮桥读得最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方面

4、的书,苏联布格达诺夫的政治经济学 、日本河上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史 、日本古典经济学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著作,互相比较,加深理解。还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以及生物学、天文学的一些名著,丰富了他的世界观、宇宙观。在三年监牢生活中,他读的书比正规大学读的书还多。这些为他后来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奠定了基础。1979 年 10 月,薛暮桥去美国访问,在费城看到了独立宣言的原本,薛暮桥告诉美国教授们:“五十年前我就读了独立宣言 ,那时万万想不到五十年后会在这里读到它的原本。 ”教授们听了十分惊奇,问他是什么大学毕业,薛暮桥答:是“牢监大学”毕业的。1932 年出狱后不久,薛

5、暮桥幸运地遇到了经济学的启蒙老师陈翰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发表了第一篇经济学调查报告: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揭示农村封建经济破产的必然性。不久,日本的改造杂志翻译转载了这篇文章。他在担任中国农村首任主编期间,用巧妙的笔法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我党在国统区对青年开展启蒙教育的进步刊物。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1943 年,辗转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先后任省政府秘书长兼工商局长等,从事经济领导工作。同时,一个经济难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日伪政府发行的伪币的压力下,根据地发行的抗币处于劣势,物价急剧震荡。他研究认为:稳定物价的唯一办法是驱逐法币,使抗币独

6、占市场。这一举措实施后不久,抗币占据了市场,物价大幅回落;为防止物价继续下挫,根据地加大抗币发行量,购进物资,从而稳定了物价。他利用经济规律取得了对敌货币斗争的胜利。为保持山东解放区的物价稳定,他利用山东沿海盐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食盐专卖,不仅取得大量的财政收入来支援抗日战争,并且利用食盐输出所得的敌区货币,换回当时解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以此压低了敌区货币和根据地货币的比价。在金本位制的时代,薛暮桥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而不取决于它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三十年后,世界各国废止金本位制, “币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 ,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原理了。

7、薛暮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主持经济工作期间,利用自己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兼任临沂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经常去临沂山东大学讲课,主要是讲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问题。1942 年参加整风运动时,他曾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 实践论和刘少奇的人为什么犯错误等著作,写了许多学习笔记,后来加以整理补充,用作讲课教材。这本教材曾由新华书店出版,书名为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后来日本共产党把它译成日文,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的课本,发行数量比在中国国内大得多。新中国成立以后,薛暮桥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和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在繁忙的工作中,仍不放弃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工作。 “文革”前的十七年间,

8、共发表过近 30 篇经济学论文,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1979 年 4 月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一书,正是其中部分文章的汇编。“文革”中,作为“经济学界反动学术权威” ,薛暮桥虽被关进了“牛棚” ,却表现得非常超然和乐观。在干校“劳动改造”时,分配他在夜间看护粮食,薛暮桥就利用这个时间构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每当黎明收工时,顾不上休息,连忙把夜晚思考的问题记录下来。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他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二稿,后来又在病中反复改写多次,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此书系统总结了解放以后

9、二十多年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批评了违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左”倾错误,强调按客观经济规律把社会主义建设引上正确轨道,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索,一时之间引起巨大反响,并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日本产经新闻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中国有一本书,跑遍全北京都买不到,这就是薛暮桥所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北京各经济机关、公司和北京各国大使馆都想买,也买不到。 ”“文革”前长期担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推荐这本书干部必读材料和高等院校经济系的教科书,全国各省紧急加印,发行达 1000 万册,创下了专业理论著作空前的纪录。1980 年,薛暮桥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顾问,虽已是耄耋之年,仍以极大的

10、热情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关注改革开放进程,并不断发表文章、著述,参与理论和政策的讨论与决策,提出一个老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如针对社会上保守思想回潮的思想倾向,1991 年 1 月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文中对商品、货币、市场、计划、劳动工资、财政税收、银行金融、所有制、企业制度等十个问题,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反对把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把有关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从 19801988 年,相继出版了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 、

11、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 、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管理经济 、 改革与理论上的突破等四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成果的论文集。1990 年 12 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将其汇集成为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书,共收入 1977-1990 年间的论文、报告 54 篇。薛暮桥的前半生,是在中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苦难岁月里度过的,这激励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拯救祖国。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范畴的推演和运用中度过的,但他不是一个把自己关在书斋中的学者,他总是善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他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这是他的主要治学特点。他常说:“搞

12、政治经济学,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而是不当风派 。”这也是他自己的座右铭。农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xx,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党员。1933 年 1 月 19 日生于 xx 龙口市。1954 年毕业于 xx 农学院农学系,1962 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为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顾问,水利部科技委员会顾问,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中心顾问,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植物生理

13、学会荣誉会员,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名誉理事长, Pedosphere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杂志名誉主编, 应用生态学报 、 水土保持学报 、 中国水土保持 、 沙棘等杂志顾问, 生态学报 、 中国农业科学 、 西北植物学报 、 灾害学 、 地理科学与环境学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杂志编委,以及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环境学部常委。同时任河南大学、xx 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兼职教授。曾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抗旱生理及旱地农业与节水农业研究,曾主持国家,省(部)及国际合作课题多项,在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基础,提高半干旱地区

14、农田降水利用效率的综合途径,有限灌溉水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从植物需水与半干旱地区农业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适应性的科学概念,证实多种作物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可产生生长、生理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节水与增产目标可以同时实现,为推行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现致力于植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和我国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 项,省(部)科技进步奖 9 项,主编专著 4 部,发表学术论文 240 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20 余名,1988 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

15、学工作奖,1991 年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后勤先进个人事迹材料xx,男,49 岁,祖籍山东,现为物业服务中心会场管理员,工龄 32 年,负责学校会场管理工作 13 年。高老师身材魁梧,留着一把络腮胡,脸上总是挂着爽朗明快的笑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安全感。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骑着一辆小电动车穿梭在各个会场之间。他热爱工作,开心每一天。一、全校大小会场的管家高老师是后勤服务处物业服务中心会场管理员,主要负责杨存国会展中心、行政楼内各类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以及体育馆等 17 个会场的音响设备操作、管理、维护等工作。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会务超过

16、500 场,其中还不包括临时召开的会议。杨存国会展中心一号报告厅是校内最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报告厅。2017 年 9 月学校搬至新城校区后,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以及二级学院的大型活动不断举办,大大小小的彩排、正式演出多达 80 余场,几乎每天都有 2-3 场。有时候,一连几场彩排到演出结束已是后半夜,但他总是全程陪伴。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等到学生离开后,偌大的会场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清扫会场、检查门窗、电源长峙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那个一号报告厅被超负荷使用的日子里,家住定海的 xx 吃喝睡都在学校,40 多天没有回过一次家,但再忙再累,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尽心尽力服务师生。二、深受师生喜爱的欧巴对于很多已经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总是让他们怀念,但是对于海院的学子而言,留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