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174766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2016-2017 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新的一学期已始,为了在本学期使六(2)班语文教学搞的更好,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如下: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47 名,其中男生

2、 22 个,女生 25 个。学生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状况: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一般,还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有些积极主动学习性还欠缺,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态度还需加强,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个别学生失去了信心,有待加强思想教育。三、学习情况分析。1、识字写字。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 ) 、给词定义能力低、书写习惯差、错别字多。2、阅读。能正确、

3、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较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着的表达方法。 在课外阅读方面,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外的名着则涉猎不多;女生对科普类文章不如男生感兴趣;且能主动积累的学生少之又少。3、写作。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4、口语交际。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不高。倾听和评价的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5、综合性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

4、学习较感兴趣,欠缺的倒是自己对过程的指导。四、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着,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4诵” ,提供了 10 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 ,提供了 9 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 21 篇,其中精读课文10 篇,略读课文 11 篇。每组教材由“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 45 篇课文。部分课

5、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 “阅读链接”五次。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 “趣味语文” “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 80 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 “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 80 个字,累计会写2500 个,会认 3000 个。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