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47603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潮州的元宵节作文10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潮州的元宵节作文 1000 字导语:元宵节关于潮州的作文怎么写?下面是本网站小编整理的 XX 潮州的元宵节作文 1000 字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鉴赏一下吧!篇一:历史上的潮州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方圆不过百里,人口不过十万,却笼罩着酽酽的独特民俗,其中最为特殊的是当地的语言、戏剧和饮食习惯。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其知名度,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地方能和她比。潮州话、功夫茶、牛肉丸、潮剧谁人莫知?话归正传。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潮州人传统过节的时间,住在城里的人春节就是春节,元宵就是元宵,春节拜年,元宵闹花灯,春节是重点,元宵闹花灯虽也闹出“元宵灯下看佳人”

2、的这出戏,而真正的元宵节,却远没城外的好玩、热闹,城外的,春节照例也要祭祖,走家过户串门拜年,但简单多了,真正闹起来的,是元宵节。潮州城外,一条村是一个姓,一条村里的人,十几二十代前,往往都是同一个老祖宗,于是,在元宵节祭祖,就成了全村人的共同节日。每条村都有自家的祠堂,供奉自家的列祖列宗,年前,村里主事的“老大”就要烧香放炮请示祖宗,用抽筹的办法,抽某一天出来过节,抽中的时间不一定就是正月十五,可能是十六,也可能是十七、十八住城里人的多数是从城外来的,俺家爷爷就是。所以,俺家的祖宗木雕像现在还高高端坐在城外某地的祠里。过元宵的日子,凡是子孙后代通通要赶回自家的村里,此时整条村人头涌涌,喜气洋

3、洋,吉时一到,女人都全闪进里屋,男丁全部集中到祠堂门口的晒谷场,人不分老幼,不分级别,只认各家各户的辈分序列,照例由“老大”先上三根儿臂粗细的香,接着三通炮响,黑鸦鸦的老幼男丁全都就地跪倒磕头,全村顿时一片寂静,紧接着鼓乐齐鸣,大吹大擂,每八个壮丁抬一乘轿子,列祖列宗的十几座木雕像各安坐一乘,从祠堂鱼贯而出,形成一支大队伍,此时全村鞭炮齐鸣,硝烟滚滚,女人们也可以出来了看热闹了,安坐轿里的“大老爷们”由锣鼓开道,沿着村道,缓缓绕得一圈。这一天,也是全村数千人人团聚的一天。很久没见面的亲戚一家家串门聊天,互送红包,喝功夫茶,抽烟,吃炒?条,还吃各种“红桃?” 、糯米?那种亲情,那种热乎,真是没得

4、谈,谁让大家都是亲戚呢!一般的游街是上午一趟,晚上又来一趟,晚上的更热闹,又是点篝火,烟火也搬出来放了,接着是唱大戏,请来的潮剧团,在祠堂的对面搭台,演的是通宵戏,风雨无阻地演,全村老少几乎都在晒谷场过完这一天。“以家族为单位,高度团结”是潮州人固有的习俗,当年小日本杀到潮州,大家早都逃到乡下,留了一座空城给他们,小日本到乡下找吃的,结果是大吃苦头,最后一步也不敢踏出城门外。改革开放之初,被禁了近三十年的祭祖活动苗头重现,窝囊了几十年的农民早就想抬祖宗出来游街出来冲冲晦气,拾回本家当年的荣耀。吓得当时的地方官员团团转,先是到乡里恳求大家别搞,禁不住只好捉人,把“乡里老大”一个个逮起来,谁知各村

5、祖宗留下的的规矩是倒一个就必须有人顶上,乍捉也捉不完,最后出损招,把祠堂里的木像全没收,哈哈,你猜那些农民兄弟乍办?记当时他们是找个木头刻个牌又端出来住在乡下的大多早婚,俺七八岁时第一次参加这类迷信活动,当时一边收红包,一边是很多亲戚对着俺喊“老舅新年好” 。现在要是回去,可能都可以做“祖舅公”了。篇二:元宵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吃元宵汤团,看花灯以及礼花,以及家里的亲人在一起,欢欢喜乐.出格是元宵节的黑夜,夜空中五彩的烟花在欢喜地舞蹈,何等沸腾啊!而玉轮姐姐悄然默默地站在他们旁边,精心肠欣赏烟花的舞姿.元宵节的黑夜,日头方才沉落来,响彻云天的鞭炮声就从楼别传了进来.开饭妈妈开心肠一

6、声令下,我小鸟一样地降临饭厅的饭桌旁,哇,好丰厚的晚餐呀.满桌的饭菜以及一阵子紧似一阵子的鞭炮声已让我愉快不已,吃过元宵晚饭后,妈妈以及父亲说要出去看元宵节烟花,放许愿灯(孔明灯)好开心喔,我都有点患上意忘形了.降临了大街上,街上灯火通明,只见人们的脸上都春风患上意的,到处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声.天上时时绽放出五彩的烟花,飞来 1 个个许愿灯(孔明灯)这一朵那一簇的,出格标致,有红的、绿的、蓝的、粉的、金黄的花团锦簇.我想,许多多少人都以及我的心情一样,像这夜空中的元宵节烟花,心花盛开.咱们终于走到了广场.哇塞,这搭的人许多多少许多多少呀,兔灯,一盏,两盏,三盏,四盏许多多少呀,我都快数不过来了.

7、那只小灰兔灯最受接待,这个孩子摸摸它的头,那个孩子摸摸他的脑壳,最后再以及它合张影.今天的玉轮出格亮出格圆.夜空中的孔明灯,这边有 1个,哎,哎,那边还有 1 个,看着看着,原来有许多多少呀,愈来愈多.红灯笼一样的孔明灯在夜空中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飞越小,直到恍惚患上看不见影.人们都有点冲动,拿脱 telephone 拍摄,只为留下她的靓影.霹雳一声,礼花像一条蛇窜上靛蓝的天空,顿时在天上绽开,像 1 个大菊花,瞬间又消掉了.接着,礼花接二连三地升值班夜间守卫空,有的像彩色带子,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1 个个的心,我又感觉那个像一只水晶鞋.元宵节之夜的天空成为了烟花的海洋,百花齐放,好标致

8、啊!欢喜的元宵节,美丽无比的烟花,给咱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咱们孩子留下了欢愉的童年.篇三:历史上的潮州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方圆不过百里,人口不过十万,却笼罩着酽酽的独特民俗,其中最为特殊的是当地的语言、戏剧和饮食习惯。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其知名度,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地方能和她比。潮州话、功夫茶、牛肉丸、潮剧谁人莫知?话归正传。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潮州人传统过节的时间,住在城里的人春节就是春节,元宵就是元宵,春节拜年,元宵闹花灯,春节是重点,元宵闹花灯虽也闹出“元宵灯下看佳人”的这出戏,而真正的元宵节,却远没城外的好玩、热闹,城外的,春节照例也要祭祖,

9、走家过户串门拜年,但简单多了,真正闹起来的,是元宵节。潮州城外,一条村是一个姓,一条村里的人,十几二十代前,往往都是同一个老祖宗,于是,在元宵节祭祖,就成了全村人的共同节日。每条村都有自家的祠堂,供奉自家的列祖列宗,年前,村里主事的“老大”就要烧香放炮请示祖宗,用抽筹的办法,抽某一天出来过节,抽中的时间不一定就是正月十五,可能是十六,也可能是十七、十八住城里人的多数是从城外来的,俺家爷爷就是。所以,俺家的祖宗木雕像现在还高高端坐在城外某地的祠里。过元宵的日子,凡是子孙后代通通要赶回自家的村里,此时整条村人头涌涌,喜气洋洋,吉时一到,女人都全闪进里屋,男丁全部集中到祠堂门口的晒谷场,人不分老幼,

10、不分级别,只认各家各户的辈分序列,照例由“老大”先上三根儿臂粗细的香,接着三通炮响,黑鸦鸦的老幼男丁全都就地跪倒磕头,全村顿时一片寂静,紧接着鼓乐齐鸣,大吹大擂,每八个壮丁抬一乘轿子,列祖列宗的十几座木雕像各安坐一乘,从祠堂鱼贯而出,形成一支大队伍,此时全村鞭炮齐鸣,硝烟滚滚,女人们也可以出来了看热闹了,安坐轿里的“大老爷们”由锣鼓开道,沿着村道,缓缓绕得一圈。这一天,也是全村数千人人团聚的一天。很久没见面的亲戚一家家串门聊天,互送红包,喝功夫茶,抽烟,吃炒?条,还吃各种“红桃?” 、糯米?那种亲情,那种热乎,真是没得谈,谁让大家都是亲戚呢!一般的游街是上午一趟,晚上又来一趟,晚上的更热闹,又

11、是点篝火,烟火也搬出来放了,接着是唱大戏,请来的潮剧团,在祠堂的对面搭台,演的是通宵戏,风雨无阻地演,全村老少几乎都在晒谷场过完这一天。“以家族为单位,高度团结”是潮州人固有的习俗,当年小日本杀到潮州,大家早都逃到乡下,留了一座空城给他们,小日本到乡下找吃的,结果是大吃苦头,最后一步也不敢踏出城门外。改革开放之初,被禁了近三十年的祭祖活动苗头重现,窝囊了几十年的农民早就想抬祖宗出来游街出来冲冲晦气,拾回本家当年的荣耀。吓得当时的地方官员团团转,先是到乡里恳求大家别搞,禁不住只好捉人,把“乡里老大”一个个逮起来,谁知各村祖宗留下的的规矩是倒一个就必须有人顶上,乍捉也捉不完,最后出损招,把祠堂里的木像全没收,哈哈,你猜那些农民兄弟乍办?记当时他们是找个木头刻个牌又端出来住在乡下的大多早婚,俺七八岁时第一次参加这类迷信活动,当时一边收红包,一边是很多亲戚对着俺喊“老舅新年好” 。现在要是回去,可能都可以做“祖舅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