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4682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头沟区 20142015 学年度初三一模第卷 ( 共 70 分)一、 基础运用(共 24 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兰竹菊四谱,在他的集雅斋梅兰竹菊四谱小引中有这样的描述:“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

2、赏;竹,筛风弄月,(xio)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zh)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千百年来,“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子瞻先生偏爱竹,喜欢“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的意境。临川先生面对梅花亦有“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的描写。曹雪芹在红楼梦第 38 回探春的簪菊诗中曾咏“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梦得先生对兰花也有“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的赞誉。梅 A ,兰 B ,竹 C ,菊 D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

3、世之态。自古以来,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依据注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 zi 萧 秩 Bj zi 潇 秩 Cj zi 潇 致 Dy zi 箫 秩 2.下 列 关 于 汉 字 的 结 构 、 构 成 以 及 查 字 典 知 识 描 述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A“逸 ”字 是 半 包 围 结 构 ,按 部 首 查 字 法 应 先 查 “辶” ,再 查 8画 。B “竹 ”字 是 形 声 字 , 它 是 汉 字 的 一 个 部 首 。 本 义 是

4、 竹 子 。C “幽”字是半包围结构,它的笔顺是: D “赏 ”字 是 形 声 字 , 上 下 结 构 , 上 声 下 形 。3.阅 读 文 段 , 根 据 文 意 , 在 横 线 A、 B、 C、 D 处 依 次 填 入 词 语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A.高洁傲岸 优雅空灵 虚心有节 不畏严霜B.不畏严霜 优雅空灵 虚心有节 高洁傲岸C.不畏严霜 虚心有节 优雅空灵 高洁傲岸D.高洁傲岸 不畏严霜 虚心有节 优雅空灵4.文 段 中 的 子 瞻 先 生 、 临川先生、 彭 泽 先 生 、 梦 得 先 生 四 位 古 代 诗 人 分 别 指 的 是 A陶渊明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B苏

5、 轼 李 白 王安石 刘禹锡C苏 轼 王安石 陶渊明 刘禹锡D刘禹锡 王安石 苏 轼 欧阳修5.上面的方框处是关于梅、菊的两首六言诗,还原每首诗最后一句全对的一项是 梅 A. 红梅一枝独艳 却为秋实怒放 B. 红梅一枝独艳 一世高风亮节 C. 送来一帘幽梦 一世高风亮节 D. 送来一帘幽梦 却为秋实怒放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6、月黄昏。 ”卢梅坡曾在雪梅诗词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A. B. C. D.7.下面是关于梅兰竹菊的两副对联,对两副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A. 分析: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从不仰面逢迎。 B. 分析:此联抓住梅竹特点,展现出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 ,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 ,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独开纤蕊舒长袖,傲立东篱向晚秋C.分析:表现菊花外在形态方面过于纤细柔美,即使想要傲立开放,也容易被风霜击溃。D.

7、分析:赞美了菊花品行高洁,不惧深秋的寒冷和孤独,依然傲立开放。(二)填空(10 分)8.默写(4 分)(1)_ ,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 分)(2)海日生残夜, 。 (次北固山下 ) (1 分)(3)请用正楷或行楷将相对应的诗句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田字格内。 (2 分)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当胸怀大志,以超群的雄心和气魄,傲视一切艰险,勇攀高峰,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的那样: 回首万里河山,人冷地冻天寒。白雪茫茫一片, 。 试问天下群芳,谁敢笑我狂妄?不为春华盛开, 。9.名著阅读(6 分)颜大喜曰:“我算定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过去,须是粮草辎重在后;我截住后路,你如何得过?

8、好无谋匹夫,中我之计!”即时传令,教军士准备赴敌:“今夜二更造饭,三更出城,伏于树木丛杂去处。只等张飞过咽喉小路去了,车仗来时,只听鼓响,一齐杀出。 ”传了号令,看看近夜,严颜全军尽皆饱食,披挂停当,悄悄出城,四散伏住,只听鼓响:严颜自引十数裨将,下马伏于林中。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去不得三四里,背后车仗人马陆续进发。严颜看得分晓,一齐擂鼓,四下伏兵尽起。正来抢夺车仗,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到,大喝:“老贼休走!我等的你恰好!”严颜猛回头看时,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使丈八矛,骑深乌马:乃是张飞。四下里锣声大震,众军杀来。严颜见了张飞,举手无措,交马战

9、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严颜一刀砍来,张飞闪过,撞将入去,扯住严颜勒甲绦,生擒过来,掷于地下;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原来先过去的是假张飞。料道严颜击鼓为号,张飞却教鸣金为号:金响诸军齐到。川兵大半弃甲倒戈而降。(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2 分)(2)请用六个字概括选文的情节 ,并结合选文内容把你所了解的张飞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用四个字加以概括: 。 (4 分) 二、阅读下列【甲】 【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 1013 题。 (12 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10、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 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

11、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 熙熙然 回巧献技,以效兹 丘之下。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 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 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永州八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刈(y):割。举:全。熙熙然:和悦的样子。兹:这,代词。瀯瀯(yng):象声词,水回旋的声音。匝(z)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

12、为一旬。澧(fng) 、镐( ho) 、鄠(h) 、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遭:运气。10.下面是“书”的四个解释,文中 “书于石”的“书”的 意思是 (填序号) (2 分)书籍。 “家贫,无从致以观,每假借于藏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春望书写。 “乃丹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 史记陈涉世家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上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影布石上 布: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 1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1)斗

13、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 (2)以兹丘之胜 翻译: 13.钴鉧潭西小丘记和小石潭记同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创作的山水游记散文, 请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 分)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三、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一)阅读小说鉴赏家 ,完成 14-16题。 (15 分)鉴 赏 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

14、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 ” 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老大老二就都依了他。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