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174542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代码:261000112 261000412课程名称:写作 Writing总学时:66(32+34) 周学时:2、2 学分: 4 开课学期: 一、二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 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有很强的实用性。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写作,基本理论包括文章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材料、确立主题、构思文章、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及文章修改等。文体写作包括新闻文体、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 、理论性文体、应用文体等。在讲授写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本课程的实践

2、环节,使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选用教材:董小玉, 现代写作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 马正平, 高等写作学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王泽龙, 中国写作学探要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黄建成, 写作学教程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普丽华、江少川, 现代写作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代码:261000213 261000614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Modern Chinese总学时:99 周学时:3、3 学分:3、4

3、开课学期:1、2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预修课程: 无内容简介:第一章 绪 论 本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第二章 语音 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拼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第三章 文字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正确地使用汉字,为将来研究或教学现行汉字打下基础第四章 词汇 本章讲述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种词汇单位的含义,语素构词的方法和类型,词义,词汇的构

4、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等问题。第五章 语法 本章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和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等内容。第六章 修辞 本章讲述修辞同语境,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锤炼词语、调整句式的方法,常用修辞格、语体等。2选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胡裕树, 现代汉语 (重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邢福义,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马庆株,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王理嘉、符淮青、马真、李小凡,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吴竞存、

5、梁伯枢,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 ,语文出版社,1992周有光, 世界文字发展史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朱德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982 课程代码:261000313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The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总学时:51 周学时:3 学分: 3 开课学期:1 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广电新闻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预修课程:中国通史、写作等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广电新闻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平台课。主要讲授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线索,从中国的哲学宗教、文化制度、各类艺术、风俗

6、人情等方面全面展示中华民族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宗教思想、礼乐宗法、官制、科举、建筑、绘画、地理环境、民俗节日、风土人情等,既根据历时线索通观中国文化的渊源流变,又根据共时线索把握中国文化各门类之间的内在关系,借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历史贡献,并在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为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选用教材:田广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张岱年、方立克, 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维森, 中国文化基础 ,岳麓书社许树安, 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语

7、言学院出版社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 ,中国言实出版社王伯敏, 中国绘画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葛兆光, 道教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梁思成 ,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课程代码:261000513课程名称:逻辑 Logic总学时:34(理论) 周学时:2 学分: 2 开课学期: 23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广电新闻专业。预修课程:写作等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广电新闻专业、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 普通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此课程,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8、、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选用教材: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 形式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姜成林, 普通逻辑学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逻辑学学习指导书 ,中央电大出版课程代码:261000714 261000813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Ancient Chinese 总学时:119 周学时:4、3学分: 7 开课学期: 3、4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预修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内容简介: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

9、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

10、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选用教材:王力, 古代汉语 (1-4 册) ,中华书局,1999参考书目: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 古代汉语 (上下) ,商务印书舘出版,2001 周秉钧, 古汉语纲要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1、 王力, 汉语史稿 (上中下) ,中华书局,1980 郭锡良、李玲璞, 古代汉语 (上、下) ,语文出版社,1992 杨宝忠, 古代汉语词语考证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萧泰芳、张儒等,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牟维珍等,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4课程代码:261000913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总学时:51 周学时: 3 学分: 3 开课学期: 6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预修课程:现代汉语内容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

12、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每个部分根据学习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等方面的内容。选用教材: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英文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参考书目:伍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

13、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课程代码:261101013/261101312/261101513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总学时: 136 周学时: 3/2/ 3学分:3/2/3 开课学期:2/3/ 4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预修课程:中国文化概论、写作等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一、现代部分(19171949) 。包括 1、五四文学;2、20 年代文学;3、30 年代文学;4、

14、40 年代文学;二、当代部分(194920 世纪 90 年代末) 。包括 5、50、60年代文学;6、文革文学;7、19761989 年间文学;8、90 年代文学。本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把握五四以来的文学思潮、运动、流派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研究分析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能力。选用教材: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钱理群,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黄修己,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5王晓明,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东方出版中心,1997课程代码:261101113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The Introduction of Literature总学时:68 周学时: 4学分:4 开课学期:3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预修课程: 文学欣赏导引内容简介:文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基础理论课,以二年级学生为授课对象。本课程主要讲授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