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7427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电化教育技术的心得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掌握信息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多媒体与网络的概念几乎人人皆知。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渐普遍,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已经构成了当今时代的社会细胞。信息教育技术是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推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 ”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转变,教育技术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它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由之路!所以作为每一名教师必须掌握电化教育技术。主要还因为传统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 阅读方式的变革:(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

2、,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而 “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计

3、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 、 “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短短 6 秒钟之后,电脑就会为你筛选出 10968 段相关资料和 14918 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 了解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之后,就不难想象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了。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教师怎样进行大量的阅读?2、 写作方式的变革: (1) 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计算机文字处

4、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乃至生命的节省!一旦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和机器翻译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2) 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其次是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印刷时代的写作是以文字的写作为主,只有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夹杂着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有时配上插图。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象、声音乃至三

5、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3) 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与著作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

6、。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当今的教师怎样来写作? 3、 计算方式的变革: (1) 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去探究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 (信息的最小单位)为支点的“基 2 代码” ,因此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来解决,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能够用 0 和 1 这两个数字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 。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实质,就是探讨如何用基 2 代码和二进制来表

7、达各个领域所要解决的难题,并对该领域进行数字化模拟。 (2) 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文字的数字化可以看作计算机步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或里程碑。此后,文字所表达和描述的世界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了!而计算机也开始从技术上升为文化!至此,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读、写、算,在计算机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这对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的挑战与促进是可想而知的! (3) 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

8、育模式! 计算机文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她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和图像世界乃至将时间之矢综合进来的三维动画世界之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倾倒了!而把计算机文化的这个新的里程碑转化为现代技术,并由此改变人类整个生存环境的则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奇迹!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当今的教师怎样来处理这些信息? 4. 教学环境的改变 传统教学围绕教师的“教” 来构造环境和条件。黑板+ 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即使幻灯、投影等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过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无论配置多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其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展示”的环境。而信息时代的教学要为学生

9、主动意义建构创造最有利的“信息获取”环境,使其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用的认知工具,幻灯、投影、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媒体的科学结合成为现代教学环境的强大技术支持。 传统教学围绕教师为中心来展开,学生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信息时代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在信息之海中游泳的本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将教学媒体当作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不是辅助工具,着重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并利用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

10、能力。 教学手段的变化实际上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想结合的产物,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新的媒体、新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这些新媒体、新技术和新工艺已经进入教学情景中,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演变成为新的教育手段。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当今的教师怎样来驾驭课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必须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光盘或通过上网,就可以将自己近十年来所学的内容全都找到,对课外知识,他们可以进入各地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站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教师在课堂内的权威地位因而受到直接的威胁。 此外,学生通过上网学习,将会经常碰到优秀教师的指导,这将导致所有的教师都会与优秀的教师在同一门课程中竞争。因此,教师在面对排山倒海的信息冲击时拥有相当的承受和驾驭能力,仅仅依靠自身已有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身先士卒的投入“继续教育”的洪流中,成为知识更新的先行者和中流砥柱。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当今的教师怎能不被淘汰? 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积极投入到教育技术培训当中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