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4155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农服务年,半年来,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个重点”和“六项为民服务工程”为指针,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确目标,为着力打造大都市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强市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一、主要工作成效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

2、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 1 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

3、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万亩,总产量 4300 吨,平均亩产达 172 公斤,同比增23 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 14 万亩,比上年万亩增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万亩,比上年万亩增加万亩。(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 8500 亩(其中

4、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 4855 亩);发展良种茶园 100 亩,计划全年种植 1500 亩(任务 2000 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 亩,全市总面积已达 17267 亩;发展各类水果 2872 亩。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 1798 吨,总产值 7950 万元,同比增加1115 万元,其中名茶 570 吨,同比减%,但实现产值 6980万元,比去年的 5800 万,增%。全市饲养春蚕万张,比上年同期的 32278 张增加 2742 张,增%,蚕茧总产值 2837 万元,比上年同期 1866 万元,增加 971 万元,增 52%,万户蚕农实现户

5、均增收 505 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 8000 万元,比上年同期 6500 万元增%,销售产值4500 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 22489 亩(含马铃薯 8900 亩),比上年净增%,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1-5 月水果总产量1239 吨,总产值万元,分别增%和%。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19447 万元,同比增加 4871 万元,其中养猪产值 14895万元,同比增加%,占牧业总产值的%。(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

6、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3 个,(正在组建的有 4 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 8 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 11 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 2 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

7、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 、 2017 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 69 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 686 批次,合格率 95%送杭州市定量检测 6 批次,合格率 83%。(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 2017 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

8、品生产基地 7 个,面积达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3 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二、主要工作措施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1、深化蹲点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 65名,其中基层蹲点 33 人,项目蹲点 32 人,按照市委

9、、市政府的要求,另有 9 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 、 “以强带弱” 、 “以党带群” ,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

10、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2、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成效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 36 项,已立项 25 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 1 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 4 个(立项 4项),杭州市丰收项目 5 项(立项 4 项),科技创新项目 2 项(立项 1 项),临安市科技项目 6 项(立项 3 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7 个(立项 5 个),市

11、级示范村 5 个(立项 5 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 351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 25 个、蚕桑 64 个、蔬菜 26 个、优质肉羊 236 个。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

1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76 期,受训 5892 人次;开展科技下乡 5 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 5100 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4000 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 100 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 10000 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4、以效能建设为抓手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心从“方便群众办事、规范办事行为

13、、提高办事效率入手” ,结合“三个想一想”大讨论活动,及时制定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对开展效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广泛的争取意见和建议,在组织中心各单位开展“三个想一想”大讨论的基础上,还印发了临安市农技推广中心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面向上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基地户、百村示范点、种养大户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心党总支提出了“一抓根本二建立五提高” 、 “八破除八倡导当好八大员”的整改提高措施。通过前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坚定了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使中心各有关部门和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满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