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74146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1 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明清北京城和皇宫的了解,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绘图的能力。了解长城的建造、结构、作用以及起止点,掌握识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图片,认识故宫建筑形式的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展示和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感悟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通过勾画北京城的平面图,认识其布局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人

2、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时期,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气势宏伟、堪称东方建筑艺术和建筑奇迹的作品,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正是其杰出的代表,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性、本质及精华,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浓郁色彩,展示了我们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基

3、于教材的这一内容,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故宫和长城,难点是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了解,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心,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情和教法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依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而定。初一的学生注意力短暂,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理性分析能力。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和教材内容,确定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形象为载体,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影片、图片等,充分发挥文化课的特点,创设一种历史教学的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在讲述中以启发性的提

4、问、点拨为主,辅以指导阅读法、讲解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 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2008 年我国有一件令世界人民注目的大事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2008 北京奥运会)师:2008 年,中国人民除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外,我们的祖国还将向他们展示这座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古城的历史遗迹和独特魅力。 ”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拥有无穷魅力的北京城吧!一、明清皇宫(板书)明北京城(板书)提到北京,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有哪些王朝?()你知道古代北京名称的变化吗?今天北京城

5、的雏形是在什么时候奠定的?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从元朝定都大都城以后,北京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将大都改名北平。年,明成祖朱棣为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辖,准备迁都到北平,并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从年,他先后动用万工匠、上百万民夫及士兵参加北京城的营建,耗时达年之久。年正式迁都至此。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北京作为明清统一王朝的都城长达多年,是明清大一统王朝的象征。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北京城的构成内容,然后据书中的描述绘制“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 (标明书中提到的地名) 。紫禁城(板书)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组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6、、紫禁城(大内) 。它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宫殿的建筑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同时向左右展开,南北取直,东西对称。中轴线向紫禁城外延伸,南达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 千米,纵贯整个北京城。整个皇宫建制宏伟,结构精美,布局严谨,整组建筑浑然一体,极为壮观。明清时期曾有个皇帝在此发号施令,统治全国。出示“故宫平面示意图”介绍: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风格与东方艺术格调的建筑群。故宫占地约万平方米,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周围有城墙环绕,外墙高米,护城河宽米,护卫设施森严,十分坚固。城墙四周各有一门,东西南北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神武门,城墙四角各有一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城内有宫殿屋宇

7、多间(现存 多间) ,面积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请同学们不妨做一道计算题,如一个婴儿在宫殿内出生,让他在每一个房间住一日,当他将所有宫殿住完时,他大概是多大年龄的人?(以一万间房计算)紫禁城主体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按使用性质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从乾清门前的横街到午门这一区) ,外朝的中心区域由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点击课件有关内容介绍) ,象征政权的中心;内廷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点,从乾清门开始,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殿)和御花园,东西六宫等(点击课件有关内容介绍) 。前三殿和后三殿均在中轴线

8、上,其余则对称布置在左右,拱卫着中轴线上主要的建筑,显得层次分明,主次有序。提问:从课文中的图片以及老师的讲述,你能说说故宫建筑分布有哪些特点?点拨回答:对称、严谨,层次分明,主次有序。紫禁城作为皇帝居住的宫殿,其名称的来历也有讲究。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故宫又叫紫禁城吗?介绍:据古代神话传说,天帝所住地方为“紫宫” 。皇帝自命为天子,所住地方也相当于天上的“紫宫” , “紫宫”既然是“天帝之子”居住的地方,必然是戒备森严,不许平民百姓随便进出的禁地,所以称之为“紫禁城” 。提问:从课本的图片上同学们观察到紫禁城整个建筑色彩以什么为基调?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红墙黄瓦,这是为什么呢?红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

9、呢?(置疑,学生思考回答)小结补充:在我国古代,红色是表示喜庆的颜色,象征幸福、富贵、吉祥。我们的祖先山顶洞人就喜欢用红色来装饰住所。周代和汉代宫殿建筑使用红色十分普遍。明清沿袭成规,但这时已不是一般的红色,而是朱红色,给人以庄严、肃穆、富丽堂皇之感。黄色自古被统治者奉为最尊贵的颜色,唐代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任何人不得在服饰上使用。到了宋代,皇宫开始采用黄琉璃瓦顶。明清两代明文规定,只有皇宫、陵墓以及奉旨建造的坛庙准用,其余建筑一概不得使用。故宫采用黄琉璃瓦,不仅显示了皇帝的尊贵富有,同时也十分美观大方,看上去金碧辉煌。总之,故宫以黄瓦、红墙、金饰、白石为主构成了整个建筑群的基本色调,

10、这本身就是一种色彩组合艺术,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富丽,色调浓重而又端庄和谐。此外,故宫在建筑上十分讲究用“九”这个数字,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小字回答,认识这是为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总之,故宫无论从它的建筑布局、设计、装饰、用料上都体现了专制时期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其布局上匀称而明朗,展示着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是现存世界上皇宫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色彩最辉煌、布局最合理的一座皇宫。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建筑面积不到它的四分之一;前苏联列宁格勒的冬宫,仅为它的九分之一;英国的白金翰宫,仅相当于它的十分之一。此外,故宫中还珍藏有

11、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瑰宝,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成了全人类罕有的文物瑰宝。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如果说北京体现的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和博大精深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长城则代表了一种民族的精神和象征。二、雄伟的长城(板书)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史的奇迹之一,它横亘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宛若一条巨龙盘旋于起伏的群山之巅,气势磅礴,庄严雄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提到长城,同学们没有不知道的,但同学们能回答老师出示的下面几个问题吗?()长城最早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谁将它建成了一条绵延万里的

12、长城?其东西起止点在什么地方?据学生回答有关内容补充。明长城(板书)出示 “明长城”讲述:早在战国时期,雄踞北方的秦、魏、赵、燕等诸侯国,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沿着燕山山脉、山西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布设了一条断断续续的防线,这便是古长城最初的格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骚扰,将原来秦、赵、魏等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伸,增修加固。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奠定了万里长城的雏形(出示课件“秦万里长城” ) 。由此可见,长城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来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当时有效地遏止了游牧民族的进攻。以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展,你能谈

13、谈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吗?(学生思考回答)到了明代,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又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出示课件“明长城” ) 。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全长多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里我想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明长城的构造内容,补充讲述:长城主要由关隘、城墙、烽火台三部分组成。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结构,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楼、城门楼、瓮城等组成。如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娘子关等(出示课件)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建筑,它是联系关城、隘口、敌台(出示课件介绍

14、)的纽带。城墙平均高约米,墙基平均宽约米,顶部宽约米,断面上小下大成梯形,使之稳定不易倒塌。构造长城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故中国现存的长城以夯土墙和砖石墙为最多。烽火台是作为报警用的高土台,发现敌情即燃起烽火,因烧烟常用狼粪,又称狼烟台(出示课件) 。通过介绍,同学们已大致了解了长城的构造。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长城的作用。长城的作用(板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小字内容分析得出结论,老师再加以归纳概括:军事上提高了防御功能,经济上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开发,政治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纽带。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建造是为了遏制游牧民族的进攻,所以长城的建造增强了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能

15、力。防御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保护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原王朝强大和统一的保证,所以说长城是联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同时,随着和平安定环境的出现,边疆地区也出现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双方设立互市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熏染融合,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长城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刚毅的精神铸造了这一雄伟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提问: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谈谈学了这一课后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讨论略)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小结长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与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上下五千年,熔铸成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今天在联合国大厦内就悬挂着一幅巨幅长城地毯,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