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4130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0 高考必背生物知识归纳一、常现生物:1细菌:(1)自养型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蓝藻等。异养型细菌:大肠杆菌等。(2)厌氧型细菌:乳酸菌等。好氧型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3)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 、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其他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2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爱滋病病毒(HIV) 、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3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4真菌:酵母菌、食用菌等。5植物:C3 和 C4 植物、阳生和阴生植物、豌豆、荠菜、玉米、水稻( 212) 、洋葱(28) 、香蕉(3n) 、普通小麦(六倍体) 、八倍体

2、小黑麦、无籽西瓜(3n) 、无籽番茄、抗虫棉、豆科植物等。6动物:人(223) 、果蝇(24) 、马(232) 、驴(231) 、骡子(63)等。二、常用物质和试剂:1常用物质:AT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G(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NADPH(还原型辅酶) 、过敏原、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动物激素、丙酮酸、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分子、质粒、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等。2常用试剂:斐林试剂、苏丹、苏丹、双缩脲试剂、二苯胺、50%的酒精溶液、15% 的盐酸、95%的酒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20%的肝脏、3% 的过氧化氢、 3.5%的氯化铁、3%的可溶性淀

3、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5%的盐酸、5%的氢氧化钠、碘液、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0.3g/mL 的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0.1g/mL 的柠檬酸钠溶液、2mol/L 和 0.015mol/L 的氯化钠溶液、95%的冷酒精溶液、 75%的酒精溶液、胰蛋白酶、秋水仙素、氯化钙等。三、重要的名词、观点、结论 (一)重要的名词: 1应激性、细胞、自由水、结合水、肽键、多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癌变、细胞的衰老、致癌因子、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无丝分裂2酶、ATP、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渗透作用、原生质、原生质层、质

4、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选择性吸收、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效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内环境、稳态、脱氨基作用、氨基转换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向性运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顶端优势、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突触、高级神经中枢、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4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双受精、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 2 -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个体发育、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顶细胞、基细胞、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卵裂、囊胚期、原肠胚、动物极、植物极5DNA、

5、RNA、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基因、转录、翻译、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形状、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伴性遗传、交叉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优生学6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7生物圈、生态学、生态因素、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群、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森林、海洋、草原、农业、湿地、城市)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6、、生物圈的稳态、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生态农业8人体的稳态、人体的平衡及调节、糖尿病、营养物质、营养、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9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10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编码区、非编码区、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质粒11生物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单克隆抗体12微生物、菌落、衣壳、核衣壳、囊膜、刺突、碳源、氮源、生

7、长因子、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组成酶、诱导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接种、发酵罐、发酵工程、单细胞蛋白(二)重要的观点、结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 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 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8、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

9、式。 8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 3 -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 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

10、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 ,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等条件。 16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 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

11、;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C4 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 “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2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12、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得快。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24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促激素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5 (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

13、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一个神 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27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2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

14、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 4 -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 3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2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 ,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一般有胚乳(如水稻、小

15、麦、玉米等) 。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3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胚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三个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动物幼体。 3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前后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的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因此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在真核细胞中,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而 DNA 又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35在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 DNA 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

16、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36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是指信使 RNA 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密码子是指信使 RNA 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信使RNA 上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 64 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 61 种,3 种是终止密码子。反密码子是指转运 RNA 上能够和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 种,所以,反密码子也有 61 种。37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 DNA 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 DNA 传到子代 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 DNA的缘故。 由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