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月英》的观后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4027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月英》的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支月英》的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支月英》的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支月英》的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支月英》的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月英》的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月英》的观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月英的观后感支月英是央视特别节目榜样中的一位榜样人物。她是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对于她,你有何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支月英的观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支月英的观后感一:为了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她坚守深山 36载。学生们对她的称呼,从最初的“支姐姐” ,到后来的“支妈妈” ,再到现在的“支奶奶” 。已经 55 岁的她,原本可以退休,离开山村颐养天年,但她不舍离去。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她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乡村教师支月英。“让山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记者驱车从奉新县城到澡下镇只需 20 多分钟,可从澡下镇到泥洋村白洋教学点却足足花了

2、 1 个半小时。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实地走一遭后发现,当地的偏远程度仍超出想像。1980 年,19 岁的支月英第一次到泥洋村时,先坐了 2个多小时的汽车,再徒步走了 2 个多小时的山路。“这么偏的地方,就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何尝不想呢?可是我走了,山里的孩子怎么办?”山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支撑支月英留守深山的精神支柱。她明白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支月英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她 50 岁后开始学习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教学方法

3、好,孩子们都听她的话,成绩都很优秀。 ”泥洋村村民李业美说,支老师常常利用傍晚的时间到家里辅导孩子做作业。早晨有的孩子喜欢睡懒觉,也被她从被窝里叫起来。她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支月英不厌其烦地家访,给爷爷奶奶们传授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改掉坏习惯。“总要有人作出牺牲”中午 12 点,刚结束一上午的课程,支月英就匆匆到二楼的厨房做饭。三年级学生洪涛回家要走 6 里的山路,午餐便在学校和支月英一起吃。从学前班到现在,支月英没收过一分钱。“村民们家里有事只要打一声招呼,支老师就管孩子们的午饭,有时十几个孩子一起吃,碗都不够。 ”被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两年前义务到白洋教学点支教的志愿

4、者李霞说,支老师从不收钱,家长过意不去,常常送些鸡蛋和蔬菜来,支老师盛情难却,她便不时地给孩子们买书包衣服。2017 年,考虑到支月英的身体,组织上再次决定调她下山到镇里的中心小学。此时,比泥洋小学还要远 10 多里的泥洋村白洋教学点没有老师,村民联名写信请她去任教,她被村民感动了!别人都往山下调,她却往山上钻。这让担心她身体的丈夫真的愤怒了,他把她的行李都扔掉了。“山里需要我!”支月英对丈夫说, “总要有人作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丈夫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在行动上支持她。每次开学,丈夫都会帮她把课本送到教学点,米和油吃完了丈夫总是及时送上山。支月英的到来,给白洋教学点带来了新气象,校舍从土

5、坯房变成两层的楼房,还新添了乒乓球台和游乐设施。很多家长当年就是支月英的学生,他们纷纷把已经在外就读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吃过了吧!” “今天脸色有点不好啊,不舒服一定要上医院!”支月英端着饭在村里到处转,边走边吃,不时地和村民交谈。白洋教学点周边两个自然村的几十户人家,支月英都串过门,没有一个村民她不认识。午餐和晚餐,她总喜欢端着碗到处走。一些不愿意吃饭的孩子,一听到她的声音,赶紧坐回桌子吃饭。泥洋村的村民都是客家人,讲客家话。几十年在一起,支月英的客家话讲得很顺溜。村民更是把她当亲人看,家里有好菜总要叫她去吃。冬天,山里冷,村民把火炉生好,给她送去。在山区从教数十年

6、,支月英也落下了一身病:一只眼睛几乎看不见,一只耳朵的听力衰弱严重,嗓子经常痛得发不出声。另外,甲减和糖尿病让她每天不离药。已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支老师的去留一直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心情很复杂,既希望支老师能一直坚守,又担心她的身体。 ”李业美说,大家都觉得再挽留支老师,真的有点太自私了。可支月英似乎还没把退休提上议事日程,她放不下山里的孩子,担心没有新的老师愿意来。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支月英说。支月英的观后感二:在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 55 岁的老党员支月英,36 年来坚守在深山里教书育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 、 “支奶奶从奉新县城出发,驱车向大山

7、深处一路西行,手机信号也越来越弱,蜿蜒的山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奉新县最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20 多名小学生正在支月英的带领下朗读课文。两层漂亮的校舍是最近才盖好的,鲜艳的红旗搭配着彩色的墙面,教室里配有多媒体和网络,院子里有游乐设备,教学环境跟城里相比已经差别不大。而在 36 年前,当支月英第一次踏进这个山村时,艰苦的环境让她记忆犹新。支月英:不通班车,出门全靠两条腿,学生们课本和生活用品都是我从山下面肩挑手提弄上来,要走几个小时。那个时候肩膀磨得又红又肿,脚走得起泡。后来,支月英硬着头皮学会了骑摩托车,崎岖的山路使得支月英骑坏了六辆摩托车。多年来,支月英资助了 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

8、了学业。为了督促孩子们上学,支月英早上还会挨个到“起床困难户”家里把学生叫醒。白洋村村民李士礼:她能待下 30 多年,我们非常感动,在我们这个村,我们最大的恩人就是她。支月英:这里的条件虽然很艰苦,如果人人都想往山外跑的话,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呢?我是个人民教师啊,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里的孩子教好。今年 6 月份,支月英已经达到退休年龄。而她选择了继续在这里坚守。支月英:尽我的能力教好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们希望。支月英的观后感三:1980 年,19 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 100 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没想到这一待,就是 34 年。34 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

9、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 “支奶奶” 。2017 年 2 月,组织上考虑到 51 岁的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调动她到镇里,即澡下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白洋村群众联名写信,要“抢”支月英,请她到白洋教学点任教, “有些学生的家长就是我当年的学生,我毫不犹豫答应了他们” 。在白洋村,村民心里都惦记着支月英。无论是家里有学生还有没学生的村民,只要平常家里遇到红白喜事、盖房子等,都会请支月英到家里去吃饭。 “村里每家每户我都很熟悉,很多家长和我跟姊妹一样。有的时候孩子家长有事不在家,我也会把学生留在我那里

10、吃饭。 ”支月英说。教学点在山上,离支月英在县城的家很远, “下山回家得花半天时间,上山上课还得半天时间。如果没事,周六周日我一般不回县城家里。平常我就住在学校,学校就是我的家。 ”支月英说。对支月英的敬业,丈夫蔡江宁心里也有“抱怨”:“她是越走越远,反正学校就是她的家。 ”抱怨归抱怨,但蔡江宁还是拗不过老婆的坚守, “没把她拉下山,反被她拉上了山。现在离她学校近,有啥事过来也方便。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17 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 “一般人看我精神状态蛮好,看不出我患有这么多病。”支月英语气轻松,似乎是在介绍别人的病情。“之前没去看病吗?”记者好奇。 “平常医生要上班,学生也要上课,学校三个年级我一个老师,哪里有时间专门看病。 ”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 “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支月英的行为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们的家长,今年二年级学生刘毅恒的母亲李霞主动当起了白洋教学点的代课老师, “支老师原来还给孩子爸爸上过课,大家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一个党员教师的尽心负责。我也想像她那样,为学生们尽些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