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观后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3923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至上》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命至上》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命至上》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命至上》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命至上》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至上》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至上》观后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至上观后感人的生命是一次短暂的过程,在这世上若能得到一次“不寻常”的尊重,想来也应让我们感到慰藉或知足了。下面是生命至上观后感,欢迎阅读。生命至上观后感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纳;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灾难的猝然来袭,给中心和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也给本该和睦相爱的家庭带来无可弥补的缺憾。灾难就潜伏在某个角落,只要稍有不慎,它就会裹挟着伤痛,卷土重来。是的,我们常常讲“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 “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

2、,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在警示片中,幕幕惨景、起起伤亡,宗宗损失,次次教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陨落,带来的是无尽的扼腕叹息,这一次次的悲剧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反映了部分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缺失,也暴露出各涉事企业在安全教育隐患排查、过程控制、设备采购、员工自保互保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安全为天,生命至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要从心里深刻认识的安全红线,不能逾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是啊,这个责任,不仅仅关系着我们的企业,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安全,企业无从谈起发展;没有安全

3、,个人无法生存;没有安全,每一个人的幸福和未来又从何而来呢?生命至上观后感诗经小雅里有一句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句话用到安全管理上,再合适不过了。战战兢兢,是对事故戒惧、对生命敬畏的状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对安全生产谨小慎微、防微杜渐的态度。事故源于麻痹,安全来自警惕,管理者始终睁大眼睛,保持“怕”的状态,心里自然就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红线” 。“生命红线”是什么?去年六月份,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作了明确回答。他说:“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那么,怎样才能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呢?我以为,守

4、住这条“生命红线”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早在 2700 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孔子更是人本思想的践行者。据论语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知道后,问伤人了没有,而不问马的损失情况。孔子生活的时代尚属奴隶社会,马的价格比看护马棚的奴隶要值钱得多,但他却重人轻物,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更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把以人为本当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企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离开了

5、这个根本,一切所谓的发展、效益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守住这条“生命红线” ,必须有“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这个“天” ,就是人的生命。有的人嘲笑事故预想是“杞人忧天” ,把事故预案说成庸人自扰,把发生事故说成是运气不好。岂不知,少了“杞人忧天”意识,他们的脑子里就缺了“安全”这根弦。当他们敲着梆子高唱“平安无事”时,岂不知事故这个“鬼子”悄悄“进村”了。于是他们便缺乏心理准备,以至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怨天尤人,不能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与扩大。守住这条“生命红线” ,必须理顺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制度规范工作流

6、程,以制度约束工作行为,形成领导亲力亲为,责任明确到位、执行不折不扣,监督到位做实,奖罚追究闭环的管理体系,才能达到安全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守住这条“生命红线” ,必须练好内功。练好内功,就是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解读安全文件,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教育,让干部职工明白“我要安全”更重要, “生命红线”碰不得;通过举办安全专题培训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干部职工掌握远离“生命红线”的专业技能。这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武林人士,基本功不扎实,即便得到了九阴真经这部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籍,也只能是花拳绣腿,甚至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生命至上观后感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撕裂着人们的

7、神经,同时也拷问着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很值得反思,但是痛定思痛,更要付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生命红线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并为安全生产工作下了死命令、定了硬目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影片洞幽烛微,述事说理,发出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最强音。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生命至上,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能触碰、不可踩踏的高压线,这是一条必须严防死守、坚决守护的红线。通

8、过影片的观看,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于生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近期,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6 月 6 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说到底都是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缺失、缺位所导致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红线观” ,也就是在敦促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强化责任落实

9、。有些地方,将安全生产、安全检查仅仅挂在嘴上,而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走过场、搞形式,甚至欺上瞒下、瞒报漏报、等时有发生,缺乏责任感、责任观。为了避免安全事故频发,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督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铁腕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生命至上观后感当很多人还在与亲人欢度春节时,一条小孩失联的消息,牵动着全省上下及广大网友的心弦:2 月 16 日,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 3 名儿童走失,至

10、今杳无音信。很快,一场大搜寻在当地全力展开。生命至上的搜寻,是党委政府心系群众的生动诠释。一线生机,百倍努力,这是党和政府对救援工作的要求;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理念。在这次救援中,不管是党委政府还是相关部门都迅速行动,本着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开展地毯式排查,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充分彰显了党委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大家无论距离远近、利害与否,都始终同呼吸、共命运,体现了人间大爱。生命至上的搜寻,是社会各界大爱无疆的直接体现。小孩走失的消息传开后,除了当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救援队伍闻讯而动外,省内其他救援队伍也相继驰援,还有许多

11、爱心人士自发为搜救队员送去食品、照明设备等物资,为救援力量提供各种保障和便利。可以说,在人命关天的大事面前,根本无需号令,对生命的尊重和社会的大爱就是动员令。生命至上的搜寻,是人性光辉与道德力量的最美闪耀。两天来,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人们都在时刻关注着 3 个小孩的搜寻进展,很多人不能去现场助一把力,就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通过发微信、微博等方式,发动广大网友一起寻找小孩;省内外各种媒体也通过各种途径,加速寻人信息的传播大家无论距离远近、利害与否,都始终同呼吸、共命运,体现了人间大爱。目前救援仍在紧张进行,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能够平安回来加油与祈祷。生命至上观后感“在这个世上,应该没有比生命更为让

12、人感到宝贵的了” 。这是在读完 2017 年 9 月 5 日的贵州日报“视点”专版上的生命至上后,作品所留给我的一个久久不能平息的心灵“创伤” 。说是“创伤” ,是因为我总以为在读完这篇作品后,我就像是经历了“死亡之旅”一般。事实上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死线”上挣扎着的人来说,又岂止是“创伤”这样简单?它更是包含着黑暗、饥渴、彷徨、牵挂、孤独、痛苦、绝望读完这篇作品,脑海中总是不时盘旋起作品里所描绘的那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来。一时里,自己也变得很是难以摆脱有关生命的各种“拷问” 。其中,我更是想到那些被困在井下的矿工们,他们一次次在与死神进行着顽强的较量,这一幅幅让人摒住呼吸的画面,仿佛就像是出

13、现在自己的眼前一般。关于这些“铁骨铮铮”的回忆,时间得倒回到 2017 年7 月 25 日,就在这天,和往常一样,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安利来煤矿工地的秩序井然,但谁也没想到在 18 时 26分,随着 11806 运输巷内发出的“砰”的一声巨响,由此便开始了一场让 58 名矿工兄弟被困在井下的煤矿冒顶事故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总是能够感受得到“死亡”所带来的一种强烈的恐惧。于是,我总是能够体会得到被困在井下的那些矿工们,他们当时的心里一定是充满了无限的“纠结” ,以及一种巨大的“惶恐” 。这让我不自然地在想,当他们被困在井下的时候,其实他们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生命已经接近“死亡” 。然而,当他们面

14、对着“死亡”97 个小时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似乎已变得了“习以为常” 。在他们坦然面对着“死亡”的时候, “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已变得“无足轻重”了起来。不过在“死亡”的面前,他们最终也还是幸运的。因为有着党委政府坚定的信念、绝不言弃科学救援的最强音一直在支撑着他们的呼吸;还有他们的父母、亲人,那望穿秋水、肝肠寸断的声音;以及井上井下,那 1200 多人含泪巴望日久的声音这些,一时都成为了他们一定要坚强活下去的最大动力。说到这些,我突然想起了“浴火重生”这个词语来,我想,如果用“欲火重生”来形容被困在井下的坚强的他们,这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不错,他们确实是坚强的。他们被困在井下后,是靠着对

15、活下去的坚强的信念、是靠着对亲人的无比牵念他们才得以从死亡的边沿再次重生了过来。关于这次安利来煤矿冒顶事故的救援行动,被困井下的 58 名矿工兄弟没有一人出现伤亡,这是我国,甚至在世界救援史上都是最成功的一次救援。为此,不能不说这是一次援救的奇迹。从这次冒顶事故,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了 2017 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来,总感觉这次煤矿冒顶事故就像是发生的一场地震一样,时时让人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其中最为难得的是,在这场煤矿冒顶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黔西南州当前的主要执政人员,他们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奔赴到事发现场,与救援队伍里的所有救援人员一样穿上了救援的服装,成

16、为了救援队伍里一位“责任重大”的救援人员。值得欣慰的是,有着这些政界领导人的参与,必然性地为救援工作起到了“添砖加瓦、雪中送炭”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当救援工作持续了四天,到 7 月 29 日晚的时候,历时97 个小时的艰苦救援,终于让冒顶事故中被困的最后 5 名矿工成功升井。包括 7 月 26 日获救的 53 名被困矿工,总计 58 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成功救援后,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彭建勋动容地说:“成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救援组织科学有序,二是煤矿工人意志坚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要向煤矿兄弟喊句话:矿工万岁!”而站在成功救援的前面,黔西南州州委书记陈鸣明则向救援队伍深深鞠了一躬,并深情地说:“我代表全州 320 万人民感谢你们”话还没说完,也却已潸然泪下。这次煤矿冒顶事故说起来也有些特别,同一个煤矿既然在 20 小时内发生了两次冒顶,这才得以让那 58 名矿工兄弟被困井下。这两次煤矿冒顶事故的发生,除了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