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73745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P5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P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P8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阶段P28P33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

2、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至今口语仍是我们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局限:直接依靠人体发声功能,在空间距离上受限;口语随说随逝,依赖于记忆,在时间的保存上受限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话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体系统的进程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媒介的出现形成了人类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响信息系统,实现了大量复制、大量传播、永久保存,电子传播技

3、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P35 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特点 P138:1)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也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2) 劳动主体不再是机器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 交易结算不主要靠现金而是主要靠信用4) 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第四章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的 5W 传播模式 P60Who(谁) say what(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

4、m (对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解释不清的传播活动表达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研究就是沿着拉斯韦尔这条思路形成的。但这是一个单向直线的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众的发应,但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P61P62这个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的主体。局限:把传受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不符。能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而不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P66这个模式表明

5、,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P67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这不仅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作用,也是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他虽然列举了各种复杂的影响应诉,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俄大选差异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6、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内传播:P73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个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特点:P76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人际传播 P81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社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特点:P83P84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

7、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1 环境监视功能;2 社会协调功能;3 社

8、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 】:1 环境监视;2 解释与规定(与拉斯韦尔“社会协调”相一致) ;3社会化功能;4 提供娱乐【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拟态环境李普曼在他的新闻与自由中提出“拟态环境”这一概念。 “拟态环境”是指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第八章控制研究控制研究是指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包括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机器活动的控制和影响 及 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

9、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两方面。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知道哪些是什么控制)政治控制(主要)1 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2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4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经济控制(社会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社会主义制度下,团体组织利用自己的机关媒介维护自身利益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有:1 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2 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10、3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社会监督控制手段有四种:1 个人信息反馈;2 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3诉诸于法律手段;4 通过影像媒体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极权主义(无表)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与发展时期 1668 年后,被英美采用并影响到许多国家理论来源 弥尔顿、洛克、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天赋人权主要目的 告知、娱乐、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媒介使用者 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媒介控制 思考“意见的自由市场”实行“真理的自我完善” ,依靠法庭媒介禁忌 亵渎、诽谤、无理、战时的煽动叛乱媒介所有权 主要

11、为私有社会责任论产生与发展时期 20 世纪 40 年代左右的美国理论来源 哈钦斯著作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 “新闻自由委员会”的工作,媒介从业自律主要目的 告知、娱乐、销售主要讨论社会冲突媒介使用者 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媒介控制 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媒介禁忌 对公认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的严重侵犯媒介所有权 私有,除非政府为了保证为公众服务而接管媒体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产生与发展时期 前苏联理论来源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理论主要目的 为社会主义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专政媒介使用者 忠诚和正统的共产党员媒介控制 政府经济、政府行为及监督部门媒介禁忌 不能批

12、评党的宗旨和目标媒介所有权 公有民主参与理论产生与发展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后的美国、日本和欧洲理论来源 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 ;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主要目的 所有民众都有知情权、传播权,可自主利用媒介使用者 任何民众个体和弱小社会群体媒介控制 全社会个体和公众平等拥有媒介禁忌 对工人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严重侵犯媒介所有权 公有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与理论产生与发展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出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目的 与国家政策保持统一性,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媒介使用者 国家政府或个人媒介控制 国家有权对媒介进行检查,敢于限制乃至实行接管媒介禁忌 不得妨碍国

13、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媒介所有权 公有或私有第九章传播媒介的定义第一,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即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因此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二)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就是“储存信息并加快信息传输” ,是人们身体和神经系统力量与速度的延伸,人体机能任何一种延伸所引发的力量与速度必将导致社会系统内部的组织变化,改

14、变着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构。 (轮子、凳子、广播、电子媒介)(三) “冷媒体” “热媒体”冷媒体 热媒体包容性媒介,它所呈现的清晰度低,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性质为排斥,它呈现的清晰度高,接受者不需要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例如:口语和电子技术 例:电子技术出现之前机械化社会的技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参与、卷入式 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分离、专门式麦克卢汉理论的片面性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过度重视技术,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

15、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是非常片面的。电视人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 ,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 ,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性格大多比较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内心世界类似孤立、封闭的“灌状”容器,为了摆脱孤独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内部,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在人际关系中通常爱保持一定距离。

16、他们注重自我意志,反抗外部强制和权威却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定义“把关人”最早由美库尔特卢因提出。指的是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即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筛选与过滤的行为就叫做“把关” ,有这种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有两个关键部分:1 新闻采集 2 新闻加工 二者一起构成双重行动输入信息输出信息=过滤信息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1、时间跨度。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符合媒介的时间表,它受到注意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一个在数小时或更短时间发生并完成的时间,适合于日报或广播、电视,而一个历史几天的复杂事件则适合于周报;2、强度或阙限价值。一个时间越是具有震动性,或是重要性突然增加,就越有可能受到传媒的重视;3、明晰性。时间的意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越适合于做新闻处理;4、文化接近性。事件越是接近受众文化或受众兴趣,越有可能被选作新闻;5、预期性。符合某些既有期待或预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