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73721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旧石器时代有: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2011 专) 、朔州峙峪、沁水下川(2011 学) 、陵川塔水河岩厦遗址(26000-19000 ) 、吉县柿子滩(2012 学) 、蒲县薛关遗址(13550150) 、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等。匼河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山西芮城匼河村。1957 年发现,1960 1980 年多次发掘,出土有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石制品有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球状器等,研究者认为它们在风格上同北京人的石器不同,而与丁村遗址的石器属于相同的技术传统。动物化石包含一些古老的种类 ,如三

2、趾马和一种古老的剑齿象。有的研究者据此主张匼河文化也许比北京人文化稍早;也有学者从地貌学角度分析,认为该文化的年代较晚。在华北大石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吉县柿子滩遗址(200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距今 2-1 万年。位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以西的清水河沿岸,东西分布约 10 公里,面积约 6 万平方米。1980 年发现并试掘,2001 年至今进行了连续发掘,共发现 25 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发掘出成组的人类用火遗迹,修整石器的工作区等诸多人类活动的信息。出土了上万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还发现了石崖上残存的赭红色岩画。石制品大部分以石英岩为原料,器形有削状

3、器、尖状器、锥钻、石锯、琢背石片等。这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以典型细石器为主体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研究中国华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珍贵资料。二、新石器时代:夏县西阴村、翼城枣园、襄汾陶寺(2012 专) 、芮城清凉寺;另有灵石逍遥遗址(仰韶-二里头) 、垣曲古城东关、翼城北橄、垣曲宁家坡陶窑遗址、垣曲下马遗址、临汾高堆遗址、临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义井遗址、长治小神遗址、太谷白燕遗址等。翼城枣园枣园遗址位于翼城县东部,地形为丘陵地带,遗址区西、南分别临近浍河上游的史伯河(滑家河)和浇底河,主要遗存分布在两条小河的交汇处东北的一条黄土梁上。发现于1991 年,19

4、99 年秋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约 190 平方米。发现的主要遗迹有房址和窖穴,主要遗物是陶器,以钵、盆、壶、夹砂罐等器物为主要组合,根据对主要遗物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是庙底沟文化的源头,参考碳十四测定的年代,大约距今 70006400 年,是目前山西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虽然这里仅是一个小型聚落,但由于是最早确认该类遗存的遗址,所以命名为“枣园文化” 。夏县西阴村遗址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 30 万平方米。1926 年由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1994 年 1011 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 576 平方米,发现了分

5、别属于庙底沟(近年来也有人称为“西阴文化” ) 、西王村 III 期、庙底沟二期和商代二里冈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庙底沟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主。发现了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含陶、石、骨、蚌等类。除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原因之外,由于这是由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芮城清凉寺(20032004)清凉寺史前墓地属于寺里坡头遗址,位于芮城县的东北部。墓地所在地为中条山南麓的倾斜坡地。1955 年发现,1965 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近 5000平方米。2003 年2005 年,对墓地进行了发掘,清凉寺墓地共发掘墓葬 355 座,皆为土坑竖穴,根据

6、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分析,可分为四期。枣园文化、庙二、龙山、龙山晚期。墓地第二期是中原地区大量随葬玉石器年代最早的实例。墓地第三期出现了大量的殉人,其中以未成年的小孩最多,是迄今发现殉人数量最多的史前墓地。墓地特殊的葬制、不同特点的随葬品表现的社会现象丰富多彩。清凉寺墓地的发掘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入选 2004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获 20032004 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襄汾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东北大约 6.5 公里的陶寺镇南侧的塔儿山下,总面积约 600 余万平方米。发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781985 年连续发掘,20012004 年,为进

7、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研究”课题再次进行勘察和发掘。两次发掘清理出数量较多的房址、道路、水井、陶窑、灰坑,以及包括不同等级墓葬的大型墓地、城址、疑似观象台的夯土基址。出土鼍鼓、特磬、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陶容器、装饰玉器等,在陶寺遗址发现了红铜烧造成的铃形小铜器、铜齿轮形器、朱书文字、不同等级的墓葬、礼乐重器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物质遗存,由此确立了“陶寺文化” ,年代在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之间。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最大的城址,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灵石逍遥遗址三、夏商夏夏县东下冯遗址,另有垣曲宁家坡、长治小神、太原东太堡、太谷白燕、忻州游邀等商

8、柳林高红遗址、灵石旌介商墓,另有夏县东下冯商城、垣曲南关商城等柳林高红遗址(2006)高红夯土基址位于柳林县高红村三川河三面环绕的一座山梁上,共发现 20 余处夯土基址,最大一座是位于基址群中部东西向的 7 号基址。2004 年 6 月2006 年 11 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吕梁市文物局、柳林县文管所共同进行发掘,发掘揭露面积 2400 平方米,清理出 7 号、8 号、22 号夯土基址及 23 号夯土墙、26 号夯土院落。出土了大量陶片、兽骨、少量石器和骨器等遗物。这是吕梁山区首次发现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应是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的活动场所,其发掘成果对探索当地商代方国文化和同期黄河两岸吕梁山区陕北

9、高原等地发现的青铜器归属问题均有重要作用。被评为 2006 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灵石旌介商墓灵石旌介墓地位于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1976 年首次发现一座商墓,1985 年又发掘两座商墓,均属商代晚期。旌介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石器,其中部分器物属全国罕见,一些铜器上铸有“丙” 型族徽,据研究在商代后期汾河流域附近分布着一些方国,这应该是其中一个方国的遗存,因此这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材料,对研究商代考古、历史、青铜艺术有重大的意义,还是研究方国文化、商王朝和少数民族关系极其珍贵的资料。4、西周晋侯墓地(11 专) 、翼城大河口墓地、绛县横水墓地,另有黎城墓地、洪洞坊堆-永凝堡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

10、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发现于 1980 年,遗址总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19801989 年,北京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 10 余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大量的居住基址和墓葬区,出土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遗物,时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早期。19922000 年又对属于该遗址的北赵村晋侯墓地进行考古发掘 6 次。发现 9 组 19 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4 座陪葬墓、数十座祭祀坑,5 座车马坑,出土有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随葬品,其中部分器物带有铭文,是西周断代研究的重要依据。这些墓葬世代相接,墓主当是历代晋侯燮父一直到护送平王东迁的晋文侯。 天马曲村遗址的发现是二

11、十世纪我国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为研究晋文化的源流、西周墓葬制度和器用制度以及当时晋与西周的关系提供了珍贵详实的资料,北赵晋侯墓地发现的青铜器及其铭文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赵晋侯墓地于 1992 和 1993 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3 年又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北赵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位于曲沃县北赵村,是西周时期晋献侯稣及其夫人墓祔葬的车马坑,是晋侯墓地 10 座车马坑中最大的一座。20062007 年北京大学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发掘。车马坑为东西向,平面近长方形,分为马坑和车坑两部分。位于东边的马坑,经辨认殉葬马匹至少有 105 匹,马匹多呈倒卧

12、的无序状态,互相间多有叠压,马腿之间有捆绑痕迹,可能是致死后埋入。车坑殉车总数达 48 辆左右,分六排放置,车子都是整车东西向摆放,整齐而有规律。包括战车、礼仪车、生活车,其中装有青铜甲片的战车我们称为“装甲车” ,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装甲车。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也是已发掘的商周时期殉葬车辆最多的车马坑,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绛县横水墓地位于山西运城市绛县横水镇北,于 2004 年冬发掘 3 座墓,2005 年 35 月全面勘探,探明墓地面积约 35000 平方米,2005 年 5 月2006 年 5 月发掘 8300 平方米。前后共发掘墓葬 1326 座,

13、其中西周墓葬 194 座,车马坑、马坑 24 座。墓葬排列有序,自南向北时代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初年。除少数带墓道的大型墓外,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墓。墓主多头向西,仰身直肢葬为主,俯身葬约占三分之一。车马坑陪葬的大中型墓常见殉人、殉狗,有腰坑。出土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各类文物 14000 余件套。 其中,一、二号大型墓保存完好,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铜器铭文可知,墓主人为文献未载的西周中期的倗伯夫妇墓。尤为重要的是,在一号墓内发现了目前我国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荒帷,为红色、刺绣有凤鸟图案的丝织品。同荒帷相伴的其他饰棺、束棺和下棺等遗物痕迹也在精细的发掘中一一清理出来,创造了发掘单

14、座商周墓葬清理细、获取信息多的一个范例。该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分封制度等提供了可靠的线索,被评为 2005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且获得了国家田野考古一等奖。翼城大河口墓地大河口墓地位于山西省南部翼城县城以东约 6 公里处,地处北高南低的向阳缓坡, 2007 年 5 月大河口墓地被盗发现,20072008 年,对其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共清理包括 M1、M2 在内的 6 座墓葬。2008 年 912 月进行了全面普探,2009 年 5 月至今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墓地共分 6 个发掘区,共揭露面积 15000 平方米,发现墓葬 615 座。其中大型墓葬 7 座,中型

15、墓葬 40 座,小型墓葬 568 座,车马坑 22 座,圆形灰坑 31 座。目前已完成大中型墓葬发掘,开始小型墓葬清理,共清理墓葬 305 座。发掘出土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此外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贝和串饰等,部分墓葬随葬锡器或漆器,个别墓葬发现有金器。青铜器铭文显示,大河口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霸” ,墓葬时代横贯西周,晚期进入春秋初年。该墓地可能是新发现的一个西周封国墓地,与绛县横水墓地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对于研究西周时期晋南地区的封国及其与晋国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被评为 201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获 20092010 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

16、5、东周侯马晋国都城遗址、侯马祭祀、盟誓、铸铜遗址,另有侯马上马墓地、下平望墓地、新绛柳泉墓地、长治分水岭墓地、潞城潞河墓地、长子牛家坡和鲍店墓地侯马晋国都城遗址(新田遗址)晋国晚期都城遗址,又称新田遗址,位于今侯马市西北部,汾河萦绕于西北,浍河横贯其南部,年代在公元前 585 年至公元前 376 年间,分布面积约 50 余平方公里,1952 年发现。1961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现平望、台神、牛村、马庄、程王、北坞、北郭马、凤城等大小共 11 座古城址,其中平望、牛村和台神组成的“品”字形古城组可能是三家分晋前晋君的宫城(未发现郭城) ,凤城古城可能是三家分晋 后晋 君的都城,沿用到汉代。在牛村古城南城墙外发现有铸铜、制骨、制石圭和制陶作坊遗址,其中铸铜遗址还见于台神古城南(即今白店村西北部)和程王路东段等地,制陶遗址在浍河北岸今新田市场也有发现。已发现 11 处祭祀遗址,主要集中有四处,以程王路建筑基址为中心的环形祭祀带可能是晋国的宗庙祭祀区;牛村古城南祭祀遗址;虒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