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73642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图)http:/ 母婴世界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导语:专注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每个家长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因为专注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更加聪明伶俐。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才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方法一: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许多实例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这些玩具一下子就能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

2、、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以此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 03 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二:结合孩子的兴趣培养专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应付式或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一致。对幼儿来说,他的专注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例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

3、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使孩子的专注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方法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 4 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 22 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 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同龄的幼儿只能坚持 17 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专注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类似的游戏活动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学习字母的时候,家长可以故意藏起一些字母,让孩子去找丢失的字母,在游乐中潜移默化地

4、培养孩子专注力,同时也可使孩子心情愉快。方法四:让孩子明确目的,自觉提高专注力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专注力就越集中,专注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例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提高注意力。例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或是要求孩子画一张好看的画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婴幼儿从小学会关注目标,然后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

5、力的习惯。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http:/ 津报网每日新报 道具:一纸袋花生,三个小盘子玩法:首先,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个人的小盘子里各放 10 粒花生。将每一粒花生的壳分成两半,然后搅拌,使之散乱。准备好后,随着“开始”号令,把一半的花生壳依其形状,寻找另一半,使吻合成一粒。最先拼合成 10 粒的人胜利。专家点评:全家人一起玩这个游戏时,每个人都会因找不到同样形状的另一半花生而踌躇、焦急,现

6、场妙趣横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专注的能力和细心的态度,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为了胜利克服困难的精神,如果有意让孩子胜利几次,他就更乐意玩了。许萍推荐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http:/ 现代快报 1.撕纸(适合 712 个月宝宝):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喜欢撕纸,在撕纸的过程中,宝宝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并能坚持较长时间。2.码积木(适合 1318 个月宝宝):准备一些积木,教宝宝把积木码起来,然后推倒再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宝宝的注意力水平,还能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展。3.放珠子(适合 1924 个月宝宝):找一个窄口的瓶子和一些颜色各异的珠子,让宝宝将珠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除了可以培养宝宝注意力,还能

7、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宝宝吞食珠子。4.拍手唱歌(适合 2530 个月宝宝):妈妈面对宝宝,教宝宝边唱歌边拍手,要求拍手和唱歌要用相同的节奏,这样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持续注意力。转移孩子专注力要有缓冲期http:/ 大河健康报 想让孩子停止做某事可提前告知一个期限“看看看,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屁股动都不带动的,学习要这么用功就好了。”说着,陈女士就把电视关掉了。但是,还没等她从电视机前离开,儿子就径直跑了过来,伸手要开电视。陈女士不同意,儿子竟躺在地上撒起泼来。“啥事都得依着你,这还了得。”陈女士越想越气,一下就把儿子从地上提溜起来,“啪、啪、啪”朝着他的屁股狠狠抽了几巴

8、掌。类似上面的场景,相信许多家长都曾经历或目睹过,只不过有些家长最后的选择可能是向孩子妥协。咱们暂且不论家长的哪种做法更好,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时,家长期待他能戛然而止,这本身也许就是一种错。“想想我们大人正沉浸于电影情境之中时,还不愿被打扰,更何况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更差,让他立即结束一个正在进行的尤其是他感兴趣的事情就更难了。如果家长强行制止,他们难免急躁、发脾气。”智灵童国际教育事业机构教学总监、智灵童国际幼儿园总园长荣合灵说。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把专注力从一件事上转移开呢?乐乐妈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扰,她每每强行制止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时,都要大动干戈,闹得她气孩子更气。后来,她稍微变通了一

9、下,改“制止”为“提醒”。现在,她再想让孩子关电视或结束游戏时,就会提前告知一个“期限”,然后不断地提醒他还有多长时间“到期”。乐乐妈的改变,得到了荣合灵的肯定,她建议其他家长想让孩子暂停正专注的某件事时,不妨也给他一个缓冲期。“你提前告诉孩子一个结束做这件事情的时间,其间时不时地提醒他,也许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但却能慢慢促使他逐渐接受即将面对的现实,这比突如其来地制止他做某事,更容易被他接受。”她解释说。也许“缓冲期”过去了,孩子还表现出不乐意。这时,家长大可不必再在“停止还是继续”的问题上和他费口舌,不妨和他探讨一下“停止”以后的问题。比如说,到孩子关电视的时间了,家长不妨直接抛出“你关电视

10、还是我关”的问题和他讨论或供其选择,从而让他知道“关电视”这件事再没有缓冲的余地,这一定程度上也能转移他的注意力,有助于消减他的不满情绪。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要允许他发泄不良情绪说到孩子的情绪,其实,在他烦躁、焦虑、生气、郁闷时,家长也需要给他一个“情绪释放”的缓冲期。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逛商场时,孩子看中了一个玩具,但家长考虑到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玩具,再买就是浪费,就拒绝了他。这时,孩子哭着闹着非要买不可,家长再不买,他还倒地打滚、撒泼“遇到这种情况,相信一些家长会马上制止孩子哭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这很不好。”荣合灵说,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哪怕他的需求并不合理,他也会产生失望、不满

11、等不良情绪。这时,如果家长强行制止,就会让他把这种不良情绪压下去,长此以往,孩子从小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长大后很可能发展成“自我奴役”等扭曲心理。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孩子为了没有得到某个东西而哭闹、烦恼,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情绪的释放过程;深情地看着、抱紧孩子,能安抚、缓和他的情绪;用“妈妈知道你很难过”等话语,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你理解、接纳他的情绪;撕撕纸、拍拍球,家长多引导,帮孩子尽情发泄不良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和他讲道理,或帮他一起解决引发其不良情绪的一个个小难题。家长帮忙越快孩子独立性越差除了终止孩子感兴趣的事,释放他的不良情绪,家长要给他一个缓冲期外,当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

12、他们更需要有一段充足的缓冲时间。街头,两个小朋友发生摩擦了,他俩还没怎么样,双方家长就“蹦”了出来,或劝说和解,或挥拳争斗。“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家长太快替孩子解决问题,不给他思考的缓冲时间,久而久之,就会消减孩子探索的欲望,甚至导致对他人过分依赖而缺乏独立性。”这里,荣合灵给家长唯一的建议当孩子需要思考、解决问题时,不妨多等等。即便他自己不能解决,家长也要多引导、少代替。孩子专注时 父母莫打扰http:/ 2008 年 11 月 12 日 09:08 长江日报 优秀的父母必须要教孩子开心、专注、主动、自主和公正。开心 要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

13、暖和归属感;要引导孩子乐观通达,让孩子用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学会快乐,是教育中再重要不过的事情。专注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创造和利用各种各样的刺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一旦沉迷于某件事情(只要不是有害的事情),我们就尽可能地不要去打扰他,孩子的专注状态是十分珍贵的。孩子的专注状态一贯地被破坏,他的专注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这将是终身的损失。主动 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尝一尝,新鲜的事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乐此不疲。大人禁止的东西太多,管制得太严厉,让孩子不敢去尝试。自主 父母都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都害怕“管不住”孩子。固然,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必要的,但是,当自己因为孩子忤逆而发火的时候,是否有一点“控制欲”在内心作崇呢?当孩子的做法我们十分看不惯但并不无大碍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允许孩子去做而不干涉和评论呢?公正 大凡成功者,必然公正。当他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公允地对待,既不会过分顾及自己,也不会过分顾及他人。过分顾及自己,他人不会接受,过分顾及他人,自己丧失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