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读后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3365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子》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子》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子》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子》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子》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读后感没有看这本书之前,一直对老子思想的认识存在着不少的误解。人们写作论述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章据典,而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大师,他的观点被人们反复引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然而遗憾的是,老子深邃的哲学思想在当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中学时期曾经在语文课本学习过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和孟子中的几篇,然而反映道家思想的老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老子的言论只是零星地散落在政治课本的辩证法一章,老师也没有给我们注解、加以分析。当时读到老子的“无为而治” ,便以为老子主张治理国家就是什么都不做;听说老子“不尚贤” 、 “使民无知无欲” ,便以为老子不崇尚贤人,要让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的误解伴随我多年

2、,一直到认真读过老子之后,才得以纠正。不禁感叹,读书人不应该望文生义,浅尝輒止,研究学问必须抱有客观、严谨和全面的态度。如果要评价某个哲学思想,连他的著作都没有好好读过,进而深入地思考、分析,就根本没有资格去论定它的好坏和对错。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想凡是仔细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老子思想所蕴涵的非凡魅力所折服。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所研究的不外是如何认识人,认识世界,以及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老子把他的观点整理、归纳在老子一书中,整本书不过五千字,文笔极其隐晦,然而字字珠玑,反映了博大精深的哲理,它对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西方, 老子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它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

3、英文译本,除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一直被认为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中国书籍之一。“自然”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中心价值。我们现在说的“自然” ,常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但老子哲学中关心的焦点并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因任自然的态度,也就是让世界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去订立一个所谓的标准去干扰、加以约束。在老子五千言中,提到“自然”的地方很多,譬如十七章的“大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以及六十一章的“是以圣人欲不欲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等等,都充分表明了老子对自然的推崇和赞赏的态度。第十章有这样一段文字:“生

4、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概的意思是说,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其能;长成万物,而不为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微妙深远的德了。读到这段的时候,我的感触特别深。联想到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按照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成才之道强加在儿女身上,导致现在小朋友身上的负担越来越大。他们每天背著沉重的书包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参加父母安排好的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其实所谓的兴趣班,有多少是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向他们提供的呢?学音乐的孩子很多,但真正是自己喜欢的却很少。拿我和身边一个朋友来举例吧:小时候的我很喜欢弹电子琴,但父母并没有刻意栽培我,一直都是

5、按著自己的兴趣买书自学,想弹就弹,也不去考什么证书。现在回想起来,跟电子琴有关的,都是满满的快乐的童年回忆;相反,我的那位朋友,她四岁开始就被妈妈强迫学钢琴,而自己不感兴趣,一直反抗、挣扎著考取了最高级的钢琴证书,她回忆里的钢琴,都是练琴时如何跟妈妈吵架的情景,以致现在的她再也不肯碰一点钢琴了。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按照老子的观点,生长、作育万物,就应该让其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是要成为万物的主宰。如此简单浅显的哲理,老子在质朴的古远社会已经提出,然而生活在现今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的我们,往往却容易忽视了这一点。如果说“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那么“无为”就是实现这个中心价值的原则

6、性方法。“无为”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任何行动或作为。一般人脱离老子的语言环境和历史情况,很容易产生这样望文生义的误解。其实老子思想的“无为”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概念,而是“实有而似无” 。他所阐述的“无为”不是绝对空无,而是有实际效果的,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是老子眼中的理想境界。在第三章中,他提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十八章也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从上面可以看出,老子思想里的“无为”其实只是手段,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才是真正的目的。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呢?再来看第二章所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万物作焉而不辞。 ”这些话大致的意思是,圣人能够体合天道,顺应自然,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以干预。老子认为,无为之所以无不为,是因为世界上的万物在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自然而为。水自然而流,花自然而开,草自然而长,农民自然去耕地,木匠自然去伐木如此,每个人、每样事物各得其所,结果就是无所不为了。 “无为”是一种原则性的方法,它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维护了万物的自然发展,也就是刚才阐述的老子哲学里的中心价值-“自然” 。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曾经推崇老子的思想,实行“黄老之治” ,行无为之政,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来繁衍人民和聚集

8、财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后来西汉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老子在论述“自然”和“无为”时採取了“正言若反” 、“以反彰正”的方法,这是老子一书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如果把“正”称之为一切常规的现象,以及世俗的价值、标准或方法,那么“反”就是指与常规相反的情况,与世俗观念相反的价值、标准或方法等。老子特别擅长于发掘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联繫。譬如在七十八章中,老子说“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而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们一般人的眼光往往强调“正”而贬低“反” ,然而老子却能看到“反”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便到了今天,也是人们所不常具备的,这也是老子作为中国少数几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古代哲学家的伟大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