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73184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文化与发展”参考答案一、请概括“给定资料 1”中所反映的问题。(10 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参考答案】反映的问题有:一是城市规划太随意,不注重文化古迹周边环境的协调建设,名胜散落在城市中;二是地方政府不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恢复建设资金不足,导致遗产受损;三是传统文化教育不到位,一些青年的历史文化知识匮乏;四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将文化遗产商品化,纷纷争夺“名人故里”,甚至肆意炒作负面的文艺形象;五是一些城市在改善环境时忽视文化内涵,缺少文化底蕴,忽视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片面追求“政绩”。(计空格 195 字)二、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

2、你对于“危险的救赎”的理解。(15 分)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 250 字。【参考答案】“危险的救赎”指的是为了拯救景德镇,政府采取“用土地换发展”的实用主义决策,但越来越多的“陶瓷城”,也容易使景德镇建设陷入同质化危机。景德镇之所以要进行“危险的救赎”,一是由于如今天南地北的陶瓷产区为争“都”、筑“城”大做文章,导致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二是由于景德镇各大国营瓷厂纷纷改制,失去了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工人纷纷失业;三是由于传统技术后继乏人,难以继续传承。要避免景德镇的发展陷入同质化危机,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品牌,促进“千年瓷都”可持续发展

3、。(计空格249 字)三、假设大唐西市公司董事长拟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关于“寻求发展之道”的研讨会,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3”,为他撰写一份介绍大唐西市公司在寻求发展之道方面成功经验的摘要性发言稿。(20 分)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对象明确、条理清楚,不超过 450 字。【参考答案】关于“寻求发展之道”成功经验的发言稿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此次研讨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公司的经验:第 2 页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一是获得政府支持。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大唐西市遗址保护和利用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文化产业。二是企业积极承担责任。一方面,积极保护传统文化。出于对历

4、史和遗址的尊重和负责,对遗址地区进行再次普探和发掘,主动出资,邀请众多学者和机构加入了项目建设队伍,逐渐恢复周边建筑遗址。同时,不仅停留在“形似”,更追求“神似”,力求恢复大唐西市的那种博大、宽容、海纳百川的精神和气度。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民企承办”的会展经济新路子,将历史商业街区和现代购物理念相结合,打造现代化仿古商贸旅游城,以全新文化产业机制和模式来运营大唐西市。对大唐西市进行保护和创新,体现了我公司对文化的尊重与敬意,以及把曾经沉重的历史与文化变作动力与资源寻求发展之道。我公司的成功经验,可供广大公司参考。(计空格 450 字)四、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网络语言在一

5、定程度上消解了汉语言”。假设你是参赛正方的第一辩手,请结合“给定资料 4”,阐述你方的观点和理由。(15 分)要求:(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富有思辨性和说服力;(2)思路清晰严密,写成结构完整的短文;(3)语言简洁有力,不超过 400 字。【参考答案】近期,网络用语逐渐侵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此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汉语言。我方认同这一观点。首先,一些不规范化、庸俗化、泛滥化的网络用语,会影响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语言习惯。类似于“逗比”、“蛋疼”、“滚粗”等网络用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传统文化精髓,扰乱传统美德认知。其次,网络用语中错别字泛滥

6、,给青少年学业造成不良影响。错别字、异体字、生造词比比皆是,不规范用语导致学生在作文中也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对学生产生误导。最后,网络用语在现实中会遇到理解上的尴尬,导致人们不快。一些当前流行的网络词语,往往在特定受众群体中较流行,特定群体之外的人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分歧。第 3 页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综合以上理由,我方认为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汉语言。我们必须要注意网络语言的使用场合,维护汉语的规范、公序良俗和文化的品格。(计空格 391 字)五、“给定资料 5”中提到了“在传统文化厚重的社会,易拥有大型私人企业,经济也较发达;在传统文化浅薄的社会,私人企业主要是小型家族企业;而传统文化高度缺失

7、的社会,则往往陷于贫困社会。”请你结合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写一篇文章。(40 分)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 10001200 字。【参考例文】深挖传统文化的生产力越是传统文化厚重的社会,越容易拥有大型私人企业,经济也较发达;越是传统文化浅薄匮乏的社会,私人企业越是不发达,甚至陷于贫困。这个研究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厚重的文化

8、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神州大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源和素材,塑造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需要多方合力,深挖其黑马潜力,塑造其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让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如今,片面的政绩观和过度商业开发加速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消亡。一些地方只顾眼前经济效益和“看得见的”政绩,急功近利,把传统文化资源当做历史包袱、发展负担,予以拆除和丢弃。有的为了新的 GDP 和“文化政绩”,在拆完真文物之后又以保护名义复建假文物。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依赖旅游收益,把文化遗产当做“摇钱树”,过度商业运作,超负荷开发利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

9、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关键。让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企业配合。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第 4 页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大唐西市公司坚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直把历史与文化作为动力,以遗址保护带动企业建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终取得了成功,让大唐西市的历史走进了现实。这正是说明了,企业必须要发挥社会责任感,促进传统文化保护。让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个人自觉。如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入,散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大多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传承断裂。同时,一些学生的历史知识非常薄弱,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传统文化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并不相矛盾,文化作为经济的要素也充满着市场的必然,但是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更是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应共同发挥力量和智慧,谱写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和谐之曲。(计空格 1005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