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7211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1、新旧教材对比:新教材 过渡教材一、加成聚合反应以聚乙烯为例,介绍加聚反应及链节、单体、聚合度等概念思考与交流:从单体判断高分子化合物从高分子化合物判断单体在乙烯的性质中提及加聚反应,没有提及链节、单体、聚合度等概念二、缩合聚合反应以已二酸、已二醇的缩合聚合反应为例介绍聚酯的合成(线型结构)学与问:三官能团单体缩聚物的结构?缩聚物与加聚物分子结构式写法的不同无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

2、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 、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 “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基础。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

3、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基础上的延伸。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3、教学策略分析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3)运用多煤体生动直观地表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

4、和单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过程与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二)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三)教学难点: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1 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2、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 、聚合度等概念3、加聚反应与缩

5、聚反应单体识别的4、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四)课时建议:时(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复习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提问从形式上来看,此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生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变成一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聚合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分析、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填写下表:聚合反应体链节n 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聚合物或高聚物。n 值一定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n。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若干 n 值不同的高分

6、子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表列出来了一些单体及它们的分子式,如何书写这些单体的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单体名称 单体结构简式 聚合物乙烯 情提供C分组书写合成上述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能进行加聚反应的单体,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加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师生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加聚反应的特点: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提问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

7、物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学生 =投影、讲解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 单体:=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箭头相遇成新键,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键成单键。单体: 凡链节主链只在 =C 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 C;无双键、两个 C”划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双键互换。探究练习1、写出下列单体聚合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1)=资料由 友情提供)2、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 ,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A. (O B. 四氟乙烯可以作为不粘锅的内衬,其链节是( )A. B. C. 列单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的是( )A. B. C. D. 机玻璃(

8、聚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可用 表示。设聚合度 n 为3000。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机玻璃的单体和链节;(2)求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第二课时复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断成键的特点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投影 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投影、讲解乙酸和乙醇分别是一元酸和一元醇,如果用二元酸和二元醇发生酯化反应,就会得到连接成链的聚合物(简称聚酯):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 2O 等)的生成。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缩聚反应” 。提问上节课我们曾经分析、讨论得出加聚反应具

9、有的特点是: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那么,缩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缩聚反应的特点: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X 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的小分子;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如 H 3、)生成;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这

10、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如:提问如果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呢?学生探究学生分组用球棍模型拼装或在纸上书画进行探究讨论: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探究。如: 由一种单体 (6羟基己酸)制 (聚6羟基己酸):n 所含能团(或物质的量为:n 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情提供由两种单体:n n 行缩聚反应,n 含物质的量为 2 n 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练习写出对苯二甲酸和 1,4

11、丁二醇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化学方程式。投影学与问教材 能看出下列聚合物是由什么单体缩聚而成呢?仔细想想,判断缩聚物单体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 和 ,方法是:在寻找单体是时,先看它的链节结构,分析它是通过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缩合的;然后根据缩合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特点,逆向分析寻找单体。投影、教师讲解缩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常用“切割法” ,如下图示:课堂练习下列化合物中a. b. e. f.(1)可发生加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 ,加聚物的结构式为。(2)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 ,缩聚物的结构式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两个化合物是 和 ,缩聚物的结构式为 。过渡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呈现为线型结构?含有三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构?学生高分子链间产生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教师由不现体型的高聚物分子构成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能,我们将在后面学到有关知识。课堂练习下列高聚物经简单处理可以从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的是A. D.作业书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