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7171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贯彻国家体育、教育方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 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成绩显著、形成传统,并至少在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上形成特色的、经命名的中小学校(以下简称“传统校” )。第三条 传 统 校 应 在 培 养 青 少 年 体 育 兴 趣 、广 泛 开 展 学 生 课外 体 育 活 动 竞 赛 、推 进 学 校 体 育 场 馆 向 公 众 开 放 、增 进 学

2、生 身 心健 康 ;积 极 开 展 特 色 项 目 训 练 、提 高 学 生 运 动 技 术 水 平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 挥 骨干示 范 作 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统筹规划、分工负责、 协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校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传统校的体育业务指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传2统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传统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团体或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第六条 鼓 励 和 支 持 企 业 事 业 组 织 、社 会 团 体 和 公 民 个 人 依法 对 传 统 校 进 行 资 助 、捐 赠

3、 或 提 供 体 育 服 务 。第二章 申报与命名第七条 传统校实行分 级管理,分 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区)四级,实行审定命名制度。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体育传统和运动项目布局等资源条件,统筹兼顾,优化配置传统校的数量、种类、 规模以及布局。第八条 传统校命名的基本条件:(一) 学校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二) 学校具备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开展特色项目课程教学与课余训练的场地、器材及师资,体育场馆设施向公众开放。(三) 具有必要的传统校工作经费,保障学校特色项目开展课余训练和参加比赛。(四) 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体学生应学会

4、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并掌握本校特色项目的运动技能。(五)学校有班级、年级、校特色项目运动代表队,全校运动会形成制度,并将特色项目列为运动会比赛项目。(六) 学校代表队能够按照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进行科学系3统训练,每天训练时间原则上控制在 2.5 小时以内(含早操)。第九条 凡符合传统校命名基本条件的学校,可以向当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书面申报,经审核批准并报上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由当地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命名。第十条 省 (区、市 )级传统校由各省(区、市) 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和命名,报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省( 区、市) 体育、教育行政部门

5、参照国家级传统校标准和评定办法,自行制订。第十一条 国家级传统校由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报,每两年命名一次。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审定并命名。具体标准和由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制订(详见附件)。第三章 年检与撤销第十二条 已命名的传统校实施登记注册制度,每两年一次。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是传统校注册机构,并向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新获得各等级传统校称号命名后的学校,应当在批准后 30 日内按要求完成注册登记手续。逾期未进行注册登记的传统校,将不得申请参加上一级传统校的评审工作。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传统校进

6、行检查、考评并报送上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省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于每年 5 月 30 日前,将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校的年度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并汇总报国家体育、4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每四年对国家级传统校进行检查评估,具体标准和评估办法由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制订。第十五条 已被评定为“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的,经年检不符合标准的,限期整改,连续 两年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称号。第四章 普及与提高第十六条 传 统 校 应 从 实 际 出 发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因 地 制 宜 地开 展 形 式 多 样 的 体 育 活 动 ,有计划地将传统项目活动纳入体育教

7、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全 面 提 升 学 生 的 体 质 与 健 康 水 平 ,并 积 极 推 动学 校 体 育 场 馆 向 公 众 开 放 工 作 。第十七条 传统校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组织特色项目课余训练,建立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档案,并遵循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学校课余训练规律,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第十八条 传统校竞赛应坚持经常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原则,广泛组织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的比赛,并形成制度。传统校代表队应当积极参加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第十九条 传统校应当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结合本校特色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体育服务与交

8、流活动。第五章 保障与服务5第二十条 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列支传统校工作经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传统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和特色项目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所需的体育经费列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中,保证传统校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竞赛的正常开展。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在用于全民健身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传统校专项经费,对传统校的特色项目课余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给予业务指导和经费支持。第二十一条 学校体育老师指导校代表队课 余训练的时数应当计算为工作量。传统校应当为校代表队学生、教练员提供伙食和运动服装补助,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水平建立相应的动态增长机制。补助标准可以参照国家体育

9、总局、教育部共同发布的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2011第 14 号令)和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2011第 15 号令) 标准执行。第二十二条 传统校应当根据特色项目训练和比赛特点,为学生办理专门的意外伤害保险。地方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为纳入管理范围的传统校的训练和比赛活动办理保险。第二十三条 传统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保障训练竞赛、 课程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学生、教练员和教师的安全。第二十四条 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传统校的培训工作和交流活动。传统校参加教育培训学习和工作交流活动、科研活动的情况, 应当作为学校和个人晋升和获得相关奖励的条件。6第六章 附 则第二十五条

10、 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体育和教育行政部 门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 201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 2000 年发布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体群字200086 号)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 2003 年颁发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 评分的通知(体群字200334 号)文件同时废止。7附件二: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实际得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规章完备。 2学校把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核内容。2管理职能 5 组织管理 5学校制定的传统校项目发展规

11、划和工作计划并列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1招生政策 3 具有体育特长生特招政策。 3师资配备 2 配有专职的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教师。 2学校体育器材符合国家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2场地器材设施5学校拥有满足传统项目教学、专项训练和正式比赛要求的场地器材设施。3学校体育经费比例不低于已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总量的 2。2工作保障 15经费保障 5保证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竞赛及带训教师的补贴经费。3保证学生每天 1 小时体育活动,每周至少三节体育课。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适龄学生合格率占学校学生总数的 95以上。3学校拥有各年级体育社团的数量,积极参加各级青少年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营地的相关活动。3学校

12、学生参加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的 80以上。3普及性体育活动15学校场馆设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社会开放。3工作要求 35课余训练 8 制定科学的(阶段、年度、季度、周等) 28训练计划。必须建立不同年龄体育传统项目代表队。2校代表队具有训练工作计划,保证每周训练 3 次以上,每次训练不少于 90 分钟。2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集中训练。2有计划地开展体育传统项目竞赛活动,班级、年级、校级之间比赛形成制度。2学校每年度举办 1 次以上以体育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会。2竞赛 7校级代表队积极参加上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 3认真抓好学生运动员思想品德和文化学习工作

13、。2学生运动员的管理5 建立校级代表队档案库,对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技术水平等情况进行储存。3学校体育工作处于所在省(区、市)示范地位2两年内受到所在省市区县表彰的次数2培养与输送 15学校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保证每年向上一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各级业余体校、运动学校、省(区、市)优秀运动队、大专院校等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5校代表队在本省(区、市)体育项目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并在全国及国际比赛中成绩优秀。12运动成绩 20不断提高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每年培养出等级运动员。8发展特色 5 传统校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5工作绩效 45科研成果 3学校和个人体育科研成果或论文在省(区、市)级以上刊物或论文报告会上39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