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7050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学重、难点】伽丘、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展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这幅名画的了解)导语:这幅画以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 、 “神秘的微笑”征服了世人。拿破仑将蒙娜丽莎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娜丽莎200 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娜丽莎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4 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 300 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

2、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熟悉的名画,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第 12 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讲授新课一、4 至 17 世纪新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核心),形成的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探究学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什么是人文主义?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人文主义者皮柯材料二:在教父们的

3、著作中有不少表面上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读这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接受的义务。人文主义者阿贝教师总结:人文主义就是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复兴古典”?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景知识: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欧洲中世纪(约公元 395 年公元 1500 年)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直到文艺复兴之后。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

4、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垄断全部知识教育,用封建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 。 所以中世纪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 。背景知识:十四世纪独具优势的意大利和黑死病蔓延材料一:14 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材料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材料

5、三:在人类历史上,危害最大的瘟疫就是黑死病。14 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大流行时,有三分之一的欧洲人死于该病。黑死病的元凶是鼠疫杆菌,它是老鼠传染病的病菌,首先引起大量的老鼠感染,老鼠死后,原来生活在老鼠身上的跳蚤,爬到人身上吸血,就把鼠疫杆菌传染给人,使人得病。因为鼠疫杆菌是有老鼠和跳蚤带到人身上的,所以黑死病又叫鼠疫。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社会根源、历史根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社会根源: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历史根源: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

6、的古典文化;导火线: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二、巨匠风采1.“前三杰”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文艺复兴前三杰的图片及代表作品赏析十日谈赏析一: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在第四天的故事开头,作家自己出面讲了个“绿鹅”的故事,颇能表达薄伽丘的创作意图。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到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 18 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要他赶快低下头去,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 。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

7、养。老头儿这时才明白, “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诫要强得多了” 。问题: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 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C 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 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赏析二绮思梦达的故事: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问题:材料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精神?(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8、冲破封建教条,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赏析三: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把抨击的锋芒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表达当时城市平民对神权的不满。对那些利用宗教身份为幌子,专行男盗女娼之事的主教、院长、教士们,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位神父竟给自己装上一对假“翅膀” ,冒充天使,去诱奸教区内的一位农妇。第九天第二个故事里,有一位平日道貌岸然的女修道院长。一天她接到报告,一位修女竟与情人在修道院里幽会。大堂之上,院长气急败坏地痛骂不休。满面羞惭的小修女猛一抬头,却发现院长头上戴的不是头巾而是男人的短裤,院长顿时狼狈不堪,原来当别人向她报告之时,她正与男人鬼混,因起床匆忙,乱中

9、出错,这才有了这戏剧性的一幕。赏析四: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意大利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思考:材料中的人物是谁?回答:但丁。 神曲全诗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由地狱 炼狱 天堂三部分组成。赏析五:“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在远离城市喧嚷的田园山庄中,彼特拉克挥笔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作。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彼特拉克因此被授予

10、“桂冠诗人”称号。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总结:人物 简介 代表作 人文精神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过渡:15 世纪后期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大师巨匠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新时代。比较下列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2.“后三杰”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出示达芬奇的图片及代表作品赏析达芬奇简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机械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卒于法国。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 ,是一位“旷世奇才”。 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

11、在 51 岁时创作的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达芬奇趣闻: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中有一个饶有兴趣的故事。画家描绘人物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这

12、时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芬奇的作品的。赏析蒙娜丽莎: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出示米开朗琪罗的图片及代表作品赏析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

13、、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 、 摩西 。问题:如何欣赏雕塑大卫 、 摩西?(教师讲解)雕塑大卫现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它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塑之一。像高 ,基座高 ,用整块大理石雕成。作品塑造一个怒目而视,准备战斗的全裸青年大卫,他左手扶着肩上的投石机,右手下垂握着圆石块,扭头向左前方搜索敌人,表现大卫即将战斗的紧张情绪和坚强意志。 摩西圣经中传说摩西是古代犹太人最早的领袖,他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领地,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建立独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十诫”的立法者。摩西作为先知,头上有两个小角,象征从摩西身上放射出的非凡的光芒;后手拿着刻有“十诫”的两块石板。创

14、设情境三:多媒体出示拉斐尔的图片及代表作品赏析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从 22 岁到 25 岁,他创作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在拉斐尔画中,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一位普通的母亲,他使古代艺术获得再生。西斯廷圣母赏析:这幅画是教皇送给西斯廷教堂的礼物,故有西斯廷圣母之名。画面表现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乃教皇西斯克特,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年轻女子乃圣母的信徒渥娃拉,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趴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着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的精神享受。总结: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文艺复兴后三杰 代表作品 创作特征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擅长画 像)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三位大师艺术风格的异同?“艺坛三杰”的共性:现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资料由 友情提供。“艺坛三杰”不同点:有人形象地说:达芬奇的艺术精巧含蓄,富于哲理;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雄伟壮丽,充满激情;拉斐尔的艺术婉雅和谐,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