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3170416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2015 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四 道大题,共 8_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剔透(t ) 祈祷(q ) 牵强(qing) 笨拙(zhu)B字帖(ti) 模样(m) 负载(zi) 魁梧(w)C着落(zho) 自诩(x) 惘然(mng) 庇护(b)D怪癖(p) 倔强 (ju) 暂时(zhn) 镂空(l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各行其是 变本加利 耳濡目染 脍炙人口B 气

2、冲霄汉 明察秋毫 功亏一溃 不言而喻C 名列前茅 不可救药 首屈一指 重蹈覆辙D 目不暇接 滥竽充数 两全齐美 前车之鉴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说出) 举世闻名(提出) B今非昔比(过去) 安然无恙(病)C略胜一筹(筹码) 破釜沉舟(锅) D别具匠心(巧妙) 不屈不挠(屈服)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 ” 这是活法。C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D对于中国楼市是涨是跌?专家说法不一。 5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

3、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对对子的内容。请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_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6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香。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A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清明节 B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C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D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7.

4、放学了,李明跑进教室找到好友张鹏,说:“乐乐在楼道里被人撞了个跟头,那小子还说是乐乐走路不小心,乐乐气坏了。咱仨关系一直不错,我们得去帮忙!”听了这话,张鹏觉得这件事不能通过打架来解决,应该劝阻朋友。下面的回答中,你认为有利于达到目的并且得体的一句是2A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平常那么聪明,再好好想想吧!B这样做不好吧。冲动是魔鬼,我们先坐下来想想其他的办法。C你怎么到现在还是这么幼稚!总做错事,我真是白认识你了!D咱们不是约好要看国安的比赛吗?快走吧,这件事明天再说。8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一项是柳絮般的雪,在空中飘舞一夜后,终于停了。第二天清晨,外面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地

5、上铺了一层白地毯,它如绸、如缎、如银、如玉极目远望,茫茫原野,群山奔驰,镶银点翠,分外妖娆。没过多久,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们在雪地里跑一段、滑一段,跑一段、滑一段,玩乐着、欢笑着,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A “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了作者从雪后世界感受到的无限生机与活力。B选段中反复运用“跑一段、滑一段” ,突出了大雪过后,地面光滑、难以行走的特点。C选段中运用“如”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大地的细腻、柔美、洁白。D选段中“柳絮般的雪”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雪势大而猛。9.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遵循条例执法迅速

6、_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北京市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并开出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条例的实施,表明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在2017 年达到 PM2.5 浓度下降 25%以上的目标,实现美丽北京的宏伟蓝图。A采取措施决心坚定 B改善北京空气质量C美丽北京天蓝水清 D治理雾霾目标清晰10.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 。 , 。 ,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并不因其小而微不

7、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A B C D 二、填空(共 18 分)11. 默写(14 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 (温庭筠望江南 )(2)_,日晚倦梳头。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情景的诗句是:_,_。(4)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5) 渔家傲 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3(6)_,月有阴晴圆缺,_。 (苏轼水调歌头 )(7)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 )(

8、8)海内存知己,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名著阅读(4 分)水浒传全书描写了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_(地名)聚义的故事,鲜明地表现了“_”的主题。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_ (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_的性格。 三、文言文阅读(共 18 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

9、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6 分)(1)等死,死国可乎 _ (2)楚人怜之 _(3)或以为亡 _ (4)为天下唱 _(5)置人所

10、罾鱼腹中_ (6)卒中往往语 _14. 翻译句子 (6 分)(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_(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_15.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 分)他们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 分)_四、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一)阅读外婆中医 ,完成第 16-18 题。 (共 15 分)外婆中医李抗生她八十多岁了,却还在坐堂问诊,她替人看病不是为了钱,因为病人需要她。在她那儿看病,就像和外婆谈心,所以病患都亲切地称她“外婆中医” 。最近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院方劝她退下来算了,但她说,她

11、要把已预约了的患者全部看完,她职业生涯的句号不能在最后时刻画歪了。最后一名预约患者是个农村高中生,他得了一种“怪病” ,看一会儿书,眼前就出现许多游弋的幻影,学习效率急剧下降。陪他来的母亲说,花了不少钱换了几家医院治,也不见好转。离年三十还有几天,过了年,就是高三下学期,眼看高考在即,家里人心急如焚。 这个病她有把握治,她对高中生说,我要给你开的药方很便宜,乡里到处都能抓,只是药特别苦,开4始吃时会呕吐不止,坚持几次就好了;药材煎熬的方法也有点特别;药方隔一段时间要微调一次,服几个月可彻底治愈。母子俩说,只要能缓解症状考上大学,再难的事都能做到。 她又叫他俩明天来拿药方。母子俩有点纳闷,医生都

12、是当场开药的,这位老中医却卖关子,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外婆中医回到家中,翻箱倒柜,找出一只牛皮纸陈旧信封,抽出一叠更加陈旧的纸,上面全是用毛笔书写的繁体字药方。她开了个晚班车,将药方译成简体字,把计量单位“两” 、 “钱”化成“克” ,誊写在医院的处方笺上。誊完后,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衰竭感,她知道,该好好静休了。第二天,她将首服药的药方交给母子俩,叮嘱道,服药二十天后给她写信,介绍服药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但一定要讲真话,尽可能写详细一点。她会及时回信,寄第二服药方。以后每次都这么办。她问高中生,你给我写信,就当作高考作文热身如何?高中生说,您的主意好,一举两得。 高中生决心报考外婆中医所在的中医大学。他如愿以偿,到大学报到后,他要去面谢外婆中医。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他按下门铃,但无人开门,他反复按了几次,结果一样。她到哪里去了?他想物业保安也许知道。 “老太太到天堂里去了,走了有几个月了。 ”保安说。 “啊?!这不可能!”他大吃一惊。他手头上有真凭实据,证明她没死。 “死人的事哪个敢造谣?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信你去问她女儿。 ” 按照保安提供的地址,他在小区的另一栋楼里找到了她的女儿,一个头发已花白的女人。他自报家门后,对方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