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9972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研究报告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火禄小学课题组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是我校 2009 年申报,2010 年 5 月被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广西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 2010 年度 B 类课题。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学生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懒惰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有的不爱锻炼;有的语言粗俗;还有部分学生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2、,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这些不良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从本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生命教育、国学经典和文体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活动内容,进而在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铁山港区所有农村完全小学。具体研究对象为火禄小学 1-6 年级全体学生。2三、研究目的探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促进学生

3、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探索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指导本校的工作。 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对学生做人好习惯养成的研究。懂得尊重别人,关心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到讲文明有礼貌,诚实守信不说谎;遵守纪律,知错就改等。2.对学生做事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做事有始终的习惯;节约时间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习惯;自我管理有条理的

4、习惯等。3.对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研究。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的习惯;提问和讨论的习惯;质疑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经常阅读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等。4.对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2009 年 9 月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由陈宗东校长亲自担任组长,负责课题实施的宏观调控和行3政指导。聘请市教科所和区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技术指导。(一)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09.6-12)从 2009 年 9 月起在

5、全校学生当中,要求每个学生一本弟子规、 礼仪手册和养成教育和四个好习惯要求,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更具时代特征,课题组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仔细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确立各自的研究专题,做到分工明确,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触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二至五年级学生,发放 324 份问卷,回收 324 份,回收率 10

6、0%。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 “习惯养大问卷” ,分为学生做人好习惯、做事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和生活好习惯四个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几个环节确定的。(1)调查结果与说明: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表 1:文明礼貌情况4从上表可知,62.1%学生能向老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表 2:做人习惯情况从上表可知

7、,有 75%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的同学在和同学了生冲突时,一能主动谦让,61.2%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表 3:生活习惯情况主动问好 被动 低头走过见到老师问好62.1% 18.3% 20.6%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60.2% 33.9% 5.9%主动承认 教育下承认 不承认做错事583.% 36.4% 5.3%能主动谦让 力争高低 动手打架和同学发生冲突时 55.8% 34.1% 10.1%给老师 给家长 自己留着捡到东西交给老

8、师 75% 18.7% 6.3%每次吃饭前 每次都洗手 有时洗手 太脏了就洗5从上表可知 61.7%同学每次吃饭前洗手,43.4%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脏物赶快捡起来。现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重视。表 2:学习习惯情况从上表可知 48.8%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 59.7%,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 35.5%,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达4.18%。反映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手洗手61.7% 3

9、2.5% 5.8%赶快捡起来 有时捡起来 装作没看见学校内发现脏物 43.4% 50.5% 6.1%大胆发表 听别人发表 不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48.8.% 45.7% 5.5%经常阅读 偶尔阅读 不阅读课外读物经常阅读 40.3% 53.2% 6.5%提前预习 偶尔预习 不预习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 35.5% 57.3% 7.2%经常复习 偶尔复习 不复习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 41.8% 46.8% 11.4%6两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调查中发现有 39.8%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不没有形成保用礼貌用语的习

10、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 38.3%的学生还没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是由于农村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调查中发现有 44.2%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架,51.2%的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到不良影响、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孩子缺乏人际交往,唯我独尊,脆弱娇气,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因此“孩子好了,大人恼了”的事情屡见不鲜。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为了使孩子明天更美好,家

11、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尤必要和迫切。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仅占 40.3%,有课后自学习惯的学生仅占 35.5%,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老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有关系。老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学生观是当着一项重要的任务。生活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调查中发现 41.7%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6.1%的学生发现教学楼7脏物装作没有看见

12、,虽然老师经常说教往往收效不在。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矫正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实践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说谎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果学校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信习惯,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第二阶段 操作实施阶段(2009.12-2010.12)1.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强化首先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在开展“日查、周结、期结”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查:每天由少先队监督岗的学生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仪表卫生、普通话等养成教育内容,全天进行

13、细致检查,进行量化评比。各班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周结:总结一周工作,根据四个好习惯进行文明班流动红旗评比,表扬文明班级、四个好习惯之星(学生) 。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期评:根据火禄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和火禄小学“好习惯之星”评比办法开展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评,每学期每班评出好习惯之星四人并在校园内进行公布,文明班级六个,明确达标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鼓励评价提高,使学生外化行为转变为内驱力。2.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各班每日:坚持背诵古诗,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读书心得

14、,出一期学习园地。每月:根据火禄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导处有计划的开展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读书竞赛,口算比赛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教8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份潜能生转化案例,耐心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3.家校联手,形成全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老师良好形象。例如:老师带头讲诚信,说到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普通话课内课外都要讲好,带头营

15、造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习惯。第二,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通过撰写“共筑诚信”征文等不断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4.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发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 、 “诚信评价” 、 “评选诚信小”五小公民

16、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区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诚信小标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5.注重环境渲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 ,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三年来,我校不断巩固和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成果,9校园文化氛围日趋浓厚,学校环境进一步改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011 年学校被评为铁山港区校园文化建设十佳校。一是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环境和设施。投资 60 万元,铺设硬底化面积300 多平方米,新建 200 米环形跑道一条,铺设硬底化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两个,改造 500 平方米劳动实验基地一个,安装监控设置一套,购置电脑六台和办公设备一批,拆除教学楼不安全硫璃瓦并粉刷墙漆,拆除旧厕所一个,新建厕所一个,铺设草皮 2000 多平方米,种各种名贵花草 300 枝,改建垃圾池一个,粉刷围墙 700 多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