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6974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六章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第 2 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基因工技术也称 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A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B重组 合酶、内切酶、连接酶C模板 使 粒、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体细胞答案A解析基因工程实施时必备的条件有: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基因的“针线”接酶,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外源基因(目的基因)及受体细胞。2工程菌在降解有毒有害化合物、吸收环境重金属、分解泄露石油、处理工业废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工程菌的是()A通过 X 射线处理后,青霉素产量明显提高的青霉菌B通过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繁殖快的酵母菌C为抗虫棉培育提供抗虫

2、基因的苏云金杆菌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能够分解多种石油成分的细菌答案D解析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能够分解多种石油成分的细菌属于工程菌。3基因工程技术中的目的基因主要来源于()A自然界现存生物体内的基因B自然突变产生的新基因C人工诱变产生的新基因D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基因答案A解析目前,基因工程技术中的目的基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现存生物体内的基因,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界最大的基因库,因此,我们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4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继成功培育出了抗棉铃虫转基因抗虫棉后,又成功培育出了抗虫烟草、抗虫玉米、抗虫水稻等多种农作物,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具有下列哪些意义。使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灭绝农药用量减

3、少作物产量明显提高环境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A B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 D答案基因植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拥有其他物种基因即外源基因的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外源基因就是目的基因B外源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质粒是细胞核内能够自主复制的 子D通过基因工程,植物细胞也能合成某些细菌的蛋白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过程。外源基因较多,只有人们所需要的外源基因才能称之为目的基因。当把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时,若存在于细胞质中是不会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 子。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的

4、界限,可以使植物产生细菌的蛋白质。6(2015仪征测试)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 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运载体B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表达答案C解析运载体不是工具酶;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较高,目的基因可导入植物体细胞或受精卵;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成功存在和表达,需要检测。二、非选择题7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过程?_。为什么?_。(2)过程必需的酶是_酶。(

5、3)在利用 A、B 获得 C 的过程中,一般用_切割 A 和 B,使它们产生_,再加入_,才可形成 C。(4)由此可知,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 A 的获取、_(填字母)和_(填字母)的结合、_(填字母)导入 D、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检测等四个步骤。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答案(1)不能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2)逆转录(3)同一种限制酶相同的黏性末端接酶(4)ABC解析图中是转录,是逆转录合成目的基因。B 是质粒,C 是重组质粒。人皮肤细胞中有胰岛素基因,但却不表达,因此不能用人皮肤细胞完成过程。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所必需的()A纤维素酶 B限制

6、性内切酶C基因运载体 D接酶答案A解析基因工程所需要的工具有运载体、限制性内切酶和 接酶。2接酶的作用是()A催化碱基互补配对B催化双螺旋结构形成C催化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D催化碱基对的断裂答案C解析接酶的作用是催化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3在畜牧养殖业上,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多种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答案B解析提供基因的动物是一个正常的动物,而不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而且也含有白蛋白基因,因此能产生白蛋白,在产生白蛋白过程中必然也就完成了该基因的信息表达,

7、故 A、C、D 三个选项均是错误的。4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的白细胞介素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获取的青霉素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的胰岛素答案C解析基因工程实现了外源基因的表达,如 A、B、D 三项所述,而 C 项的青霉菌合成青霉素是其自身基因表达的结果。5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D性状稳定,变异少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要用于生产,因此要有利于生产。只有繁殖速度快,生产的基因产品才会多。6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

8、,所需的两种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解旋酶还原酶A BC D答案A解析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载体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先用限制酶分别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使之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质粒切口处,再用接酶将处理好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黏性末端接好,就完成了基因的重组。7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的产物C标记基因 D抗虫性状答案D解析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是否在棉花细胞已表达,使棉花具有了抗虫的遗传特性。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是让棉铃虫去啃食棉花叶片,观察是否有抗虫性

9、状。8下列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部曲”的是()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B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答案C解析基因工程步骤的“四部曲”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二、非选择题9(2015南昌检测)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 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 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

10、操作过程如图所示。(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1)图中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 A 和 C 分别是_、_。(2)由图中可以看出所用的运载体 B 是_。(3)请画出 因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4)请画出 B 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5)分析 因和 B 所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黏合?_。假设能的话,还必须需要的一种工具酶是_。答案(1)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质粒10中国青年科学家陈大炬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 子上,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试分析回答:(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植

11、物体内去,原因是_。(2)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这个事实说明,人和植物共用一套_,蛋白质的合成方式_。(3)该工程运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或你所设想的该工程的三个具体实例。(4)有人认为,转基因新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如果支持,请你举出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生物备课大师 免费】答案(1)人与植物 子结构组成相同(2)抗病毒干扰素遗传密码相同(3)将抗病毒基因嫁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种;将人的血型基因移入猪体内,培育制造人血的猪;将干扰素基因移入细菌体内,培育出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菌。(4)支持此观点。用于改良作物的抗不良环境的基因引入杂草,就将难以控制杂草。解析该题是以生物新成就为信息的迁移题,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课本知识,人的子结构组成与植物 子结构组成是相同的,是实现基因片段转移拼接的结构基础。烟草具有了抗病毒能力,证明了人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在烟草 获得成功并得以表达,产生了抗病毒干扰素(一种蛋白质),这个事实说明了人和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方式相同。(3)(4)是半开放题目,是转基因技术在生活、生产上的运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评价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