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9720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家长会校长发言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尊敬的一年级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校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我代表学校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在这里,我也要祝贺每一位家长, 祝贺您的孩子成为了一名小学生,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期待我们能携手相伴,共同陪伴孩子度过六年的美好时光,走过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肯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了缩短这个过程,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作为家长,让我们一自查一下,您帮孩子做好准备了吗?1、心理准备家长要在孩子心灵上创造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让他们渴望上学这一天早些到来,愉快地开始新

2、的学习生活。回想一下,入学前,您可曾对孩子说过,你长大了,要背着书包上学了,上学后你要穿校服,要加入少年队,戴上红领巾,那是十分光荣的;你可以学到知识、掌握本领,成为有用的人。您可曾抽空带孩子到学校外面看看,让他充分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光荣。您可曾带孩子走访正在这所个学校上学的邻居或亲友的孩子,请他们讲讲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特别可以走访学习较好的学生,使孩子非常羡慕他们。如果之前您没有做到,现在只过去了半个学期,一切还都不晚。总之,家长要在孩子心灵上创造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让他们渴望上学这一天早些到来,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2、行为上的准备行为上的准备包括: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时间观

3、念、文明行为、正确举2止(1) 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学前教育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如今将要到一个受纪律约束的环境里,每天要上六、节课,而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听讲,不能玩东西,不与同学说话,发言时要先举手,老师同意了再讲。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如排队、上课时行动迅速,不带零食或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到校等等。并且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这个时候他需要我们家长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2)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包括:要按时到校,

4、不能迟到;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3) 培养文明行为。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要尊重长辈和老人,要关心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要会用礼貌语言,即:“请、您好、 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父母除了讲道理教育孩子外(比如在车上鼓励孩子给老人、给病人和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等让座;或在孩子出现不文明、不礼貌行为时,及时制止),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己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尤其要教育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老师是很辛苦的,又是长辈,所以对老师要有礼貌,见到

5、老师要问好,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尊重师长,才能珍惜师长的劳动成果,也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同学是学习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学习,大家要团结友爱,学生上、生活上谁有困难要互相关心、帮助,谁忘了带学习用具,要主动借给他,在学校里不要与同学闹矛盾,更不能打架3驾人。家长可以讲一些科学家、伟人或英雄小时候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事,引导孩子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4) 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站、坐、行姿势。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

6、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现在有些孩子年纪小小就戴上了眼镜,就是因为不注意视力保护,看书、写字等习惯不好造成的。需要补充的是,孩子在家吃饭时,家长最好要求孩子与大人同桌吃,不允许他边吃边玩,更不允许端着碗到处走,这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5)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孩子上到小学后,他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都要比上幼儿园时大很多,接触的事物也多很多,再加之小学没有生活老师,而孩子在学校内外自由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时也是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危险的时候

7、。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常识要记牢。不管是不是有家长陪同孩子上下学,注意交通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路上的时间和机会,给孩子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小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时 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和方法,比如放学最好和小伙伴结伴而行;在路上如果遇见不认识的人时,不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住址,不要陌生人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要教孩子熟悉用 110 电话报警,会向周围人寻求帮助、出现意外时向信赖的人求助的应急方法。在校园内要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孩子在学校内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4配。他可以去操场玩,可以和其它小伙伴

8、玩,而孩子好奇心强、行动易冲动、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的特点可能会导致一些危险。比如孩子玩健身器械时不自量力,和别人玩一些危险游戏。家长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猛跑,不乱扔东西,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物质准备为刚入学的孩子准备物品,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1)学习 用品的准 备。刚入学的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注意力较容易分散。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笔、尺、书包、橡皮等学习用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产生影响孩子学习的不利因素,不要买带玩具性质的文具。比如一个功能繁多的文具盒,对孩子来说,不亚于一样玩具,只会过

9、多地分散孩子上课听讲、读书、写作业时的注意力。 (2)为孩子安排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购置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 为 孩子订购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如儿童杂志、画报及一些孩子易懂的童话书等,要培养孩子爱好书的良好习惯。父母也可天天给孩子讲故事,以引导孩子自发的

10、看书。(4) 为孩子准备一块抹布,让孩子上学后有参加学校劳动的工具。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要适当安排孩子做做家务,比如,教孩5子学会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手帕、洗袜子等。4、学习上的准备(1)教会孩子写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父母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中主要成员与自己的关系。(2)培养孩子的 观 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家长要教孩子多讲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唱儿歌;带孩子上街、进公园、去作客时,要引导他观察树木、房屋、动物等的形状、颜色,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并让他说出来,回家后或事后可问他能否说说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可让孩子练习说说简单的看图

11、说话。平时,家长应多与孩子对话,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家长可能存在的问题1、先给孩子一个下马威。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或进行恐吓。例如:“你再不听话,则让 学校的老师管你。 ”“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 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要多用表扬激励的方式。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取得 进步并得到表扬 ,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努力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孩子。对初入学出现在学习生活上出现困难的孩子,切记不要有急躁情绪,训斥、挖苦、甚至责骂孩子,这样或许会使他

12、永远不再热爱学校,不再喜欢学习。2、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的成绩。孩子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就看不到孩子其它的优点。成绩确实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由于每个孩子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也不同。如有的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太贪玩、6缺乏毅力,这就需要家长严格要求,教育孩子认真对待学习;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则是由于接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利用多次复习的方式补缺补差。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父母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绩,既要鼓励他们取得优良成绩,也要允许他们有失误,要理解、尊重孩子。如不问青红皂白,采

13、取打骂教育,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他们撒谎,不敢告诉您成绩。3、教育不统一(1)家长与学校的不统一。新入学的孩子对于老师是非常信服、崇拜的,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这说明孩子对学校的教育是完全接受的。如果这时作为家长与学校的要求出现了不一致,甚至相悖,孩子会无所适从,也会动摇对老师的信任,对以后的教育极为不利。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与学校完全一致,如果有意见或不同的看法,也要与老师与学校沟通,而不是有孩子面前发牢骚或表示对老师的不满甚至否定。(2)还有的是家庭内部对孩子教育问题的不统一。如父母之间,或父母与祖辈之间当孩子的面,因为孩子的事发生争执

14、。这样同样对教育孩子不利。4、过分的保护与溺爱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分享、合作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遭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在学校里,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或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其实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7事情,爸爸妈妈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一大堆成人的簇拥下成长起来的,分享、合作的意识普遍较差,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成人要

15、尽早明白这个道理,在平时制造一些机会,培养孩子的忍耐、分享和合作能力。比如:晚上,孩子看完动画片还想看,家长要制止他,几告诉他今天不可以看了,明天再看;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要与家中的其他人一起吃等等。 5、不能以身作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言教不如身教 ”是最有力的说明。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守校纪,可您在接送孩子时,不在指定地点,非要站在学校划定的黄线以内;我们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可孩子打架了,他口中的脏话又是从哪学来的?我们教育孩子要友爱同学互相谦让,可孩子一受伤了,家长比孩子的表现还要冲动。我们教育孩子做事要持之以恒,可自己教育孩子三分钟热度,期中考试没考好了,着急两天又不闻不问;老师打

16、电话反映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认为无关紧这样的家长,又怎么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6、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家的孩子懂事、争气,恨铁不成钢。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你怎么不如谁谁谁呢,你的孩子要心里也会说,你怎么不如*的爸爸呢。如果要比,就对孩子多进行横向比较,多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使孩子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前进。7、将孩子完全地交给学校作为老师,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孩子就交给你了。我管8不了他,您就多费心了。”孩子在校的表现 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孩子回家之后的预习、复习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各种习惯需要家长耳濡目染,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家长不断矫正。我们通常会看到成绩优异的中考高考学生是深夜自己在家进行复习,那么他的这个能力,是怎么来的呢?记住,我们现在的管是为了将来的不管。我们谁也不愿意成为到现在轻松但到初中、高中时跟孩子穿梭在各个补课班的陪读父母吧!四、我们一起这样做 古人说:“养其习 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 ”意思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