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69720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一)目 录一、网络培训要求(2)二、语文教学应该以词汇为核心许更生(3)三、中学语文语言教学艺术浅谈余映潮(10)四、案 例余映潮(18)五、语言实践练习的设计艺术余映潮(24)2本次网络培训要求1、 做好学习笔记。2、 对学生的词语识记、运用情况作一次调查。3、 设计一个语言教学课例。4、 结合教学实际(案例) ,谈谈您对语言教学的看法。注:上述各项要求中,第 1 项为必做;第 24 项为选做。我们期望与各位骨干教师进行交流。您可以把选做的内容或意见建议发送到下面的邮箱中:3语文教学应该以词汇为核心福建/ 许更生构成任何一种语言的核心和主体都是词汇。这一点认识,

2、在外语教学中决不成问题。哪怕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也会把每节课应当掌握的词语,作为授课的中心与重点来对待。但是,如果从对待词汇的态度看,咱们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简直有天壤之别。姑且列举三点:其一,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咱们的“词汇”就已不再是语言的珍珠宝贝了;相反,却成了教师分析讲解课文所要“扫除”的“语言文字障碍” ,视之为妨碍阅读理解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于是乎,老师们在蜻蜓点水的正音释义之后,往往就把他们置之脑后而大讲“分段”或“主题”了。其二,任何一种外语课本,该册的“词语表”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些年,初中课本还曾经有过的现代汉语词语表 (共列出2248 个词语) ,可是这些年也莫

3、名其妙的不见了。再则,高中课本现代汉语词语表所列的九百多个词语也一声不响的缩减到了695 个。其三,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生字词的要求,几乎都仅仅停留在“读读写写”即注音辨形上,而“遣词造句”这一极其重要的语言训练形式,几乎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4那么,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词语,学生们是否真的大部分会读会写(起码要求)了呢?非也。中考、高考这一考项的得分率是惊人的低。1987 年出版的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调查与分析一书中,不少有识之士就曾疾呼“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是初中阶段刻不容缓的任务” ,可惜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1998 年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系列的调查与思考,其中提到:

4、“语文教学应当首先过好识字关” ,但是许多师生对“最常用、最基本的字词恰恰忽略了!” (中国教育报1998 年 3 月 12 日)最近,笔者在我市城区某达标中学初三年段作了个专项调查:请课任教师自行选择 39 个词语共 100 个汉字(包括新近刚教过的和上学期所学的)让学生听写之,结果是:最好的一个班级前十名平均分为 87 分,最高的 96 分;后十名平均分为 55 分,最低 10 分;大多数成绩在 60 多分。看来,情况比 20 年前张志公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引述的调查统计更糟糕!词语识记的状况不过如此,更何况运用!因此,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 “词汇贫乏症”便成了一大通病与顽症。笔者参加过十

5、年高考作文评卷和多年中考作文阅卷工作,发现能够在作文中用上初高中所学过的三千个词语的(当然只需其中的一小部分) ,真可谓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称为“国际通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调查过中小学生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结论是:大量学过的词语还没有进入学生的意识,还未能在思维和语言中投入周转,他们还不会“用词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5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 ,不懂得“怎样使词成为思维的工具” 。 (和教师的谈话 )积重难返,变革先要从更新观念入手。我认为,要真正确立词汇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言语表达和思维中的无可替

6、代的重大作用。为此,有必要重温一下中外一些名家的有关教诲。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把人类的语言称作“词的语言” ,词汇“好比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 “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法国语言学家马赛克恩语言一书认为:“语言的主体就是全部词汇。 ”王力认为:“要写文章,首先要学好造句。 ”所谓“通顺” , “主要是用词造句的问题。而造句的问题上,主要是用词不当。 ”(谈谈写文章 )张志公先生说得最多也最具体:“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词汇。一个人如果知道的词很有限,或者知道不少的词可是不知道怎么用,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不高词不达意 ,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 ”“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

7、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就是说,知道的词很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很差。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当更重视词汇的教学,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练手要从词句练起,逐步练习写成段成篇的文章。词句的练习应当进行比较长的时间。今天,有些青年,一直到高中毕业,写作能力还不符合要求。原因之一恐怕就在6于过早的丢开了词句训练。 ”(语文教学论集 )当代国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量,同他的智商成正比。他们对大学的一些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发现词汇考试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优良;3570 分的学生成绩中等

8、;35 分以下的则学习困难重重,其中不少人中途退学。他们还发现,这第三种人如果不断努力增加自己的词汇量,那么在学习中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小。其次,应当明确,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以词汇为核心,并非是要削弱或取消阅读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应有地位;恰恰相反,强调和突出了语言因素,只会进一步使阅读教学和文学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从而切实减少和避免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的架空分析。那么,究竟怎样构建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呢?首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大大增加每篇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以便在长期不断的积累和运用中达到量中求质、熟而生巧的目的。笔者随机抽样统计了初、高中一批典型的各种文体的课

9、文,发现每篇课文中应当要求学生“三会”的词语一般有三十个左右(当然,有的词语不必要求学生立竿见影、马上会用)这些词语的筛选和确定应当依照以下一些原则:1、课文提示、注解和练习所出现者,尤其是带有生字的新词;2、分析或欣赏课文重点、难点语段所需要者,即一般所谓的重点“词语” ;3、典雅优美或文言味浓的书面词汇;4、日常生活中常见7常用而学生又经常写错者,如钥匙、竹篾、矮凳、惹事生非、名副其实等等。进行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其一般步骤是:第一,在阅读(速读、朗读、熟读、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先由学生各自筛选出一批认为精美、管用的新词,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达成某种共识(但允许求同存异,

10、各取所需) ;然后把经师生共同确认的词语,用正楷“规规矩矩地”抄写在写字本上。从学生的书写现状看,要求每节语文课抄写几百字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也能有效地加强对词语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第二,在分析或欣赏课文时有意突出和强调这些词语的作用;必要时,还可要求学生用其中的若干词语复述、分析或撮要课文的重要内容。第三,老师根据有关词语的一般搭配情况和习惯用法,选择其中的若干个,引导学生进行“连词组段” 。关于连词组段对语言和思维训练的特殊重要作用,笔者将另文论述,这里且不展开。强化词汇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重视词语教学决非是要搞“词语解释、选词填空”之类机械呆板、劳而少

11、功的练习;相反,应当尽量避免单独、孤立的死记硬背,想方设法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理解与记忆。结合熟读、背诵重要的语段进行,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2、要扩大和增加每篇课文词汇的量的积累,但又不能贪多求全,8漫无边际。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式的关键性词语务必抓住不放。他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中心句、文脉的转承处和精雕细刻之处。3、经常建立新旧词语之间的彼此联系与归类比较,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例如,小学学过了“蓝蓝” “瓦蓝”“蔚蓝”三个描写天空或海洋颜色的形容词,初中增加了“碧蓝”“湛蓝” “蓝汪汪” ,就可以让学生比较理解,归类记忆,形成必要的记忆储存网络。又如,小

12、学生也许只懂得“美丽” “艳丽” “华丽”“漂亮” ,中学生就应该把“标致” “富丽” “瑰丽” “绚丽” “明丽”等纳入自己的记忆仓库。再则,还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的编织相关词语的“关系网” 。例如,把初中学过的描绘花卉颜色、芳香和姿态的一百三十多个词语集中记忆,同时提醒他们:高中还要学习四十多个此类词语。这种滚雪球似的不断延长知识链条的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也可使他们深切感受并“心悦诚服”的折服于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精美。4、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类或对举出现,也是帮助理解和掌握词义的妙法,特别是同一篇课文中如果出现之,更要“如获至宝”似地抓住不放,加

13、以比较。5、师生在讲解、讨论词语时,可以适当联系扩展、组合变化。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 ,可以告诉学生需要时,可把“披着蓑戴着笠”简缩为“披蓑戴笠” ;“抖擞抖擞精神”更常用的是“精神抖擞”9。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 ,可以讲讲“几次三番”有个成语叫“三番五次” ;“好意难却”常常写作“盛情难却”等等。6、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的带领学生“到生动的思想的源泉那儿去旅行” “仔细地观察周围世界,尽量用精确的词句表达事物的各种形态、颜色、声音和运动” (苏霍姆林斯基语) 。同时,教师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对于词语自身含义的敏锐感受能力。例如,在群情激昂的声讨大会上,他必须学会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义愤填膺

14、” “怒不可遏” ;在森林公园的深处,他应当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曲径通幽” ,领悟到“幽静”与“静谧”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在调查分析学生们为什么记不住、用不上学过的许多词时,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跟鲜明的表象、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 ”“词语是在缺乏鲜明形象的情况下进入他们的意识的。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为了让读者对怎样筛选课文词语的具体操作更明了,笔者特地结合教学实际,罗列出三篇典型课文的有关词语作为附录,供研究、参考。10附录(加下线者为课本注音注解的词语)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5中学语文语言教学艺术浅谈湖北/ 余映潮

15、语言教学,指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即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中的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学用、语言品析与鉴赏的教学。语言教学天然地存在于几乎每一节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工具的授与,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一种人文的熏陶。语言教学需要研究,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语言教学最为重要小橘灯光影、仄仄、斑斑血痕、惊异、灵巧、布帘、苍白、破旧、竹凳、矮桌、迷茫、歪斜不平、敏捷、安慰、打量、揉捏、镇定、朦胧、感激、探望、赞赏、瓜瓤、橘瓣、发髻、失踪、每逢、叩、愣、蹲看云识天气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招牌、预兆、征兆、顷刻、一霎、笼罩、弥漫、绫纱、绸幕、清晰、飘浮、聚集、崩塌、粼波

16、、轻盈、点缀、阴森、冰雹、月晕、谚语、连绵不断、倾盆大雨、峰峦纪念白求恩满腔热忱、精益求精、不远万里、以身殉职、高尚、纯粹、佩服、派遣、动机、极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冷冷清清、拈轻怕重、自私自利、低级趣味、不足道(微不足道) 、狭隘、鄙薄、高明、系统11的目的就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语文学科无疑首先是语言学科;语文学科的性质,无疑首先是其工具性。研究语言教学,就是研究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在语言教学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就意味着对语文高效教学的研究,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有所突破。语言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多姿。有关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每一项内容中都大有文章可作。就拿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来讲,认知、感受、理解、积累、运用、品析、赏鉴、创造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