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169248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及绝缘性能诊断 绝缘电阻是反映电线电缆产品绝缘特性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线缆产品承受电击穿或热击穿能力的大小,与绝缘的介质损耗以及绝缘材料在工作状态下的逐步劣化等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产品的绝缘电阻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绝缘材料,但工艺水平对绝缘电阻的影响很大,因此测定绝缘电阻是监督材料质量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方法。测定绝缘电阻可以发现工艺的缺陷,同时也是研究绝缘材料的品质和特性,研究绝缘结构以及产品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使用性能等各方面的重要手段,对于已投入运行的产品,绝缘电阻是判断产品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绝缘电阻测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判定,因此要注重绝缘电阻的测量问题

2、。一、试验现象相关 高压兆欧表 绝缘电阻计,绝缘电阻测试仪, 日置 HIOKI 3453 数字兆欧表 日本日置 HIOKI3454-11 兆欧表/3454-15 数字兆欧表 兆欧表影响电线电缆绝缘电阻测量的因素有仪器准确度、环境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下面以 GB5023.3-1997 中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 (型号 227IEC01(BV)为例,谈谈绝缘电阻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按 GB5023.3 之规定:试验应在 5m 长的绝缘线芯上进行,水温为(70 2),仲裁试验时为(701),浸水时间不小于 2h,绝缘电阻应在施加电压 1 分钟后测量。如何理解标准中的这些要求,它们对测

3、量结果有何影响?下面举例说明。本试验共进行了四次:第 1 次:5m 长、70绝缘电阻、1 分钟读数测量值为:6.80106第 2 次:5m 长、70绝缘电阻、1.5 分钟读数测量值为:7.01106第 3 次:5m 长、20绝缘电阻、1 分钟读数测量值为:109.6106第 4 次:10m 长、70绝缘电阻、1 分钟读数测量值为:3.40106二、原因分析同样一组电线的绝缘电阻在不同温度、不同长度、不同读数时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现分析如下:绝缘电阻是指绝缘上所加的直流电压 U 与泄漏电流 I 之间的比值 R=当绝缘层加上直流电压时,沿绝缘表面和绝缘内部均有微弱电流通过,对应于这两种电流的

4、电阻分别称为表面绝缘电阻和体积绝缘电阻,一般不加特别说明的绝缘电阻均指体积绝缘电阻,只有极少数的产品有表面绝缘电阻的要求(如汽车高压点火线)。绝缘层加上电压后,流经绝缘内部的电流有下面四种:1.电容电流因介质极化而产生,实际上以导体和外极(绝缘层)作为一对电级构成一个电器的电容电流,电容电流按指数规律随时间很快的衰减,一般在数毫秒时间内接近消失。2.不可逆吸收电流因绝缘材料中的电解电导而产生,经数秒后衰减至零。3.可吸收电流是指绝缘材料的位移电流,在施加电压的瞬间达最大值,然后趋向位移稳定,经数分钟后趋于消失。4.泄漏电流泄漏电流是指绝缘材料中的自由离子及混入的导电杂质所产生的,与电压施加时间

5、无关,在电场强度不太高时符合欧姆定律,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它的大小反应了绝缘品质的优劣,严格说来,只有对应恒定电导电流的电阻才是体积绝缘电阻。由于施加电压后,绝缘中存在着三种随时间而衰减的电流,因此理论上应该等这三种电流全部衰减完后,才读出泄漏电流的数值,以计算绝缘电阻,但由于可吸收电流要经数分钟后才趋于消失,考虑到测量系统长时间的稳定性,测量时间不宜太长。同样测量条件,读数时间不同会造成很大差别,读数时间长,将造成数值偏大,从第 1 次和第 2 次的数据可明显看出。因此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接通电流 1 分钟后读数(即正达 1 分钟时读数),1 分钟读数既保证了非泄漏电流大部分已消失,又使测量时间有了统一,使数值具有重复性和可比性。第 1 次和第 3 次的数据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绝缘电阻迅速下降,这是因为随温度的升高,绝缘材料中的杂质离子运动速度加快,使得电导增大,绝缘电阻下降,温度与绝缘电阻的关系近似符合指数关系。因此测量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长度的不同绝缘电阻测量值也不同,这是因为绝缘电阻与长度成反比,测量电线长度时,误差要控制在1%内。http:/ 20(或 70)时,长度为 1km 时绝缘电阻最低极限值作为标准值(此标准值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为此产品标准中有着严格的试验条件,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标准进行,不得放松试验条件,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