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169084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码器安装零点位置的找寻和计算讲一点编码器的零点确定。 增量值编码器一般每圈提供一个 z 相(零位)信号,而绝对值编码器每个位置唯一,同样也有一个零位,那么,编码器在使用中如何确定零位呢?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编码器轴转动找零,编码器在安装时,旋转转轴对应零位,一般增量值与单圈绝对值会用这种方法,而轴套型的编码器也用这种方法。缺点,零点不太好找,精度较低。二。与上面方法相当,只是编码器外壳旋转找零,这主要是对于一些紧凑型安装的同步法兰(也有叫伺服法兰)外壳所用,如图:三。 通电移动安装机械对零,通电将安装的机械移动到对应的编码器零位对应位置安装。 (伺服中带 U/V/W 信号的多用这种方法,

2、关于这个题目,中国工控网论坛上的波恩网友有一篇很好的介绍,推荐给大家:http:/ 100,而实际位置是 90,计算下在实际位置 0 位时,编码器的读数应该是 10,而这个“10”就是偏置量,以后编码器读到的数,减去这个偏置量就是位置值。可重复多次,修正偏置量。对于增量值编码器,是读取原始机械零位到第一个 Z 点的读数,作为偏置量。精度较高的编码器,或者量程较大的绝对值多圈编码器,多用这种方法。五。智能化外部置零,有些带智能化功能的编码器,可提供外部置位功能,例如通过编码器附带的按键,或外带的软件设置功能置零。而我们提供的最新的 Easypro?的智能化绝对值编码器,提供了一根外部置位线,将这

3、个线与编码器供电的正电源短触一下,编码器此时的位置就是预先定好的预置位置(预置可以是零,也可以是其他事先约定的位置) 。六。 需要说明的是,绝对值编码器的零位再往下就是编码的循环最大值,无论是单圈绝对值,还是多圈绝对值,如果置零位,那么再往下(下滑、移动,惯性过冲等) ,就可能数据一下子跳到最大了,对于高位数的绝对值多圈,可能数据会溢出原来的设定范围。另外,绝对值编码器还有一个旋转方向的问题,置零后,如果方向不对,是从 0 跳到最大,然后由大变小的。一些进口的编码器尽管带有外部置零功能,但建议还是不要用此功能。 (我们碰到很多用进口绝对值编码器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不要就迷信进口的) 。七。 最好

4、的置位方法,是上面介绍的智能化 Easypro? 编码器,预置一个非零位(留下下滑、过冲的余量)并预置旋转方向+偏置计算的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置“中” ,偏置量就是中点值,置位线与电源正相触后,编码器输出的就是中点位置,这样的行程是+/-半全程,在这样的行程范围内,无论旋转方向,确保不会经过零点跳变,我们的绝对值 SSi 输出编码器就是这种方法,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优于某些进口品牌的置 0 的方法,给客户带来了方便,所以,也不要太迷信进口的,我们有的功能和服务,是可以做的比进口更好的。编码器选型安装时的注意事项编码器分为增量旋转编码器与绝对型旋转编码器。下面是两种编码器安装时的注意事项说明:

5、增量旋转编码器选型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1 )机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2)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输出(F 型 HTL 格式),电压输出(E),集电极开路(C ,常见 C 为 NPN 型管输出,C2 为 PNP 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绝对型旋转编码器选型注意事项(1)机械部分: 测长度还是测角度,测长度如何通过机械方式转换( 在上面有一些介绍,如不清楚可来电讨论)。测角度是 360 度

6、内(单圈),还是可能过 360 度(多圈)。生产过程是一个方向旋转循环工作,还是来回方向循环工作。 轴连接安装形式,有轴型通过软性联轴器连接,还是轴套型连接。 使用环境:粉尘,水气, 震动,撞击? (2 )电气部分 连接的输出接收部分是什么? 信号形式 ? 分辨率要求 ? 控制要求?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倍频与细分忙了一个礼拜,到了周末终于可以定定地坐下来写博客了,今天可以和大家讨论一下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倍频与细分。前面介绍了,增量编码器码盘是由很多光栅刻线组成的,有两个(或 4 个,以后讨论 4 个光眼的)光眼读取 A,B 信号的,刻线的密度决定了这个增量型编码器的分辨率,也就是可以分辨读取

7、的最小变化角度值。代表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的参数是 PPR,也就是每转脉冲数,例如每圈刻线 360 线,A,B 每圈各输出 360 个脉冲,分辨率参数就是 360PPR。那么这个编码器可分辨的最小角度变化量是多少度呢?就是 1度吗?增量编码器的 A/B 输出的波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陡直上升沿和陡直下降沿的方波信号,一种是缓慢上升与下降,波形类似正弦曲线的 Sin/Cos 曲线波形信号输出, A 与 B 相差 1/4T 周期 90 度相位,如果 A 是类正弦 Sin 曲线,那 B 就是类余弦 Cos 曲线。对于方波信号,A,B 两相相差 90 度相(1/4T),这样,在 0 度相位角,90 度,

8、180 度,270 度相位角,这四个位置有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样,实际上在 1/4T 方波周期就可以有角度变化的判断,这样 1/4 的 T 周期就是最小测量步距,通过电路对于这些上升沿与下降沿的判断,可以 4 倍于 PPR 读取角度的变化 ,这就是方波的四倍频。这种判断,也可以用逻辑来做,0 代表低,1 代表高,A/B 两相在一个周期内变化是 0 0,0 1,1 1,1 0 。这种判断不仅可以 4 倍频,还可以判断旋转方向。那么,方波信号的最小分辨角度=360 度/(4xPPR) 。前面的问题:一个方波 A/B 输出 360PPR 的增量编码器,最小分辨角度 =0.25 度。 严格地讲,方波最高

9、只能做 4 倍频,虽然有人用时差法可以分的更细,但那基本不是增量编码器推荐的,更高的分频要用增量脉冲信号是 SIN/COS 类正余弦的信号来做,后续电路可通过读取波形相位的变化,用模数转换电路来细分, 5 倍、10 倍、20 倍,甚至 100 倍以上,分好后再以方波波形输出(PPR)。分频的倍数实际是有限制的,首先,模数转换有时间响应问题,模数转换的速度与分辨的精确度是一对矛盾,不可能无限细分,分的过细,响应与精准度就有问题;其次,原编码器的刻线精度,输出的类正余弦信号本身一致性、波形完美度是有限的,分的过细,只会把原来码盘的误差暴露得更明显,而带来误差。细分做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其一方

10、面取决于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与输出波形完美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细分电路的响应速度与分辨精准度。例如,德国海德汉的工业编码器,推荐的最佳细分是 20 倍,更高的细分是其推荐的精度更高的角度编码器,但旋转的速度是很低的。我公司提供的 IDE 弦波细分倍频分割器,可提供 5,10,20,25,最高到 100 倍的正余弦波细分倍频。一个增量编码器细分后输出 A/B/Z 方波的,还可以再次 4 倍频,但是请注意,细分对于编码器的旋转速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都较低。另外,如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不高、波形不完美,或细分电路本身的限制,细分也许会波形严重失真,大小步,丢步等,选用及使用时需注意。前面的问题:一个正余弦

11、A/B 输出 360PPR 的增量编码器,最小分辨角度可能是 0.01 度(如果 25 倍分频,且原始码盘精度有保证)。有些增量编码器,其原始刻线可以是 2048 线(2 的 11 次方,11 位),通过 16 倍(4 位)细分,得到 15 位 PPR ,再次 4 倍频(2 位),得到了 17 位(Bit)的分辨率,这就是有些日系编码器的 17 位高位数编码器的得来了,它一般就用“位,Bit”来表达分辨率了。这种日系的编码器在较快速度时,内部仍然要用未细分的低位信号来处理输出的,要不然响应就跟不上了,所以不要被它的“17 位”迷惑了。另,本文开头有“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并中华工控网出处,本作者保留原创文章法律权利”,关于这个问题,后面的博客我会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