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31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168921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资源31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整合资源31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整合资源31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整合资源31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整合资源31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资源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资源31(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合资源 优化管理 凝聚队伍为南通高师“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南通高师一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陆 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校长室向一届二次教代会作年度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凝聚队伍,为南通高师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意见。2006 年,是南通高师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年,是“十一五”事业发展的开局年,更是两校合并后夯实基础、优化管理、加速融合的关键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党政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扣“十一五”发展规划,团结全校教职员工和衷共济、攻坚克难,在加强资源整合、健全各项制度、调整办学格局、拓展事业规

2、模、建设高师队伍、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学业管理、关注教学质量、规范财务运行、促进综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学校“十一五”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加强资源整合,健全各项制度。一年来,勤政廉政、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升格后,恰逢全市推进公益型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此,学校成立了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一方面争取高师事业编制与内设机构的及早落实,一方面参照高等院校设置标准,分析发展需求,制订校内人事改革方案,构思机构与编制规模,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及时上报了学校“三定”方案。我们加强校区资源整合,明确党政班子分工,梳理办处部门职责。校长室建立了条块结合的分

3、管、协管机制;校区间形成了办处主管与常务副主管分工、协作的机制;组建教研室,着手以专业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冠今中学、市小教培训中心等办学实体也陆续明确了定位,加强了管理。在多校区、多形式办学的复杂格局中,这些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学校党政班子注意加强学习,改进作风,严于律己,强化办学为民的宗旨,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以自身勤政廉政的自觉行为,带好党员干部,影响教职员工,健全防腐机制,树立管理威信。为进一步推进依法办学,校长室强化了行政管理职能,行政例会一月一讲评,日常工作一周一部署,办公会议灵活务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学校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从年

4、初到年末,学校集中出台了 50 多项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基本涵盖了学校党群工作、行政体制、教学管理、德育工作、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就业、民办教育等各个方面,配发了反腐倡廉常用法规制度选编等制度读本,全校基本形成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的行政运行体系。二、调整办学格局,拓展事业规模。一年来,高师、高职的专业布局和“两校三区”的运行模式初步形成。2006 年是我市初中生源整体回落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也是南通高师为数不多的机遇期。我们着眼全局,抢抓当前,有步骤地做好两校区干部教工的思想工作,积极实施办学格局调整。高师、高职新生向南通校区集中,释放海门校区办学容量,为仍处于增长期的冠今中学拓展部分空间,

5、追求整体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千方百计谋求南通校区办学容量的扩展,整体收购了原师院附中校产,建立了三里墩校区。随着校区管理办公室的组建和首批新生入驻,我校“两校三区”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这一格局,虽不是南通高师的理想模式或最终模式,但是,它在学校合并未久、急需巩固事业规模的特殊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今后几年的高师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积极应对 2006 年县(市)区分块招生的新格局,及时沟通,调整策略,加强宣传,鼓励全校教工积极参与,实施招生奖励。经过不懈努力,我们超额完成了年度招生计划,高师专业完成计划数的 113,高职专业完成了 124。冠今中学也顺利完成保障生源质量和

6、实现大幅扩轨的任务,新招班级 12 个、新生 624 人。目前,南通高师的班级数已从合并之初的 108 个发展到 120 个,学生数从 4800 多人增长到 5628 人,事业基础得到巩固,规模效益实现了提升。三、建设高师队伍,营造文化氛围。一年来,着眼高师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学校党政一贯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骨干培养,支持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履行审议评议职能。根据校区管理需要,年中,我们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微调,加强了干部任用的考察和指导,引导干部强化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求干部勤政、廉洁,高效、节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部作风得

7、到增强。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规范讨论,举办师德论坛,观看师德教育专题片,师德意识得到强化。我们扎实推进班主任专业化,组织德育校本培训,实施班主任资质认定与津贴考核,提高专业地位与经济待遇。我们鼓励班主任开展德育研究,在市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年会和班主任工作年会上,我校先后有 19 篇德育论文获奖。 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建设德育核心队伍一文在全省高师班主任与德育工作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好评。我们不断加强常规管理,完善德育制度,形成了约 10 万字的学生必读手册,制订了南通高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以统筹“十一五”期间的德育工作。我们支持团委、学生会开展工作,强化德育实践,培

8、养思想好、能力强、作风实、威信高的学生骨干队伍。年内有 28 名同学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学生张丹被表彰为“南通市十佳大学生”标兵,省十六运开幕式鲜花队、 “十路百口”交通执勤志愿者等优秀群体和学生个人受到上级表彰。课外专业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海门校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朱丹妮同学在中国家纺协会和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叠石桥杯”家纺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在南通市第三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 11 件(篇)作品获奖,奖次和数量仅次于南通大学和南通纺院,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事业聚合、校园融合、队伍整合的过程中,学校党政十分重视高师文化建设,确定了南通高师的校歌、校训、学风。

9、我们发起了“南通高师精神”大讨论,先后召开了纪念海门师范建校 100 周年、纪念“中共一代师支部”建立 80 周年座谈会,市委党史办、南通方志办为此编印了南通史志专集。我们邀请朱家耀老校长牵头,编撰印行了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 ,受到张謇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举办“解读南通精神” 、 “张謇师范教育思想” 、 “叶剑生创业事迹”等专题报告会。通过史绩追踪、文化溯源与精神研讨,全校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目前, “高师精神”的核心内涵与表述用语已基本拟定,并提交本次教代会审议确认。四、加强学业管理,关注教学科研。一年来,各校区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科研工作均有相当起色。我们在两校区原有

10、学科组的基础上,组建了 12 个专业教研室,选举了教研室主任,明确了教研室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职能,实施了以专业建设引领学科发展的新模式。为规范教务处与教研室的工作关系,我们出台了教学部门工作职责 、 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 、教学绩效综合评估暂行办法 、 学生评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制度,教学常规与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我们重视五年制学生的在校学业管理,制订并推行了学生学业管理条例 ,进一步明确了任课教师的常规管理责任,明确了学业奖惩类别及其实施办法,明确了升学、留级、劝退、不予毕业的执行标准,使两校区的学业管理同步走上了正轨。我们重视了新增专业的存在问题,对高职专业展开系统研究,努力规范高职教学、

11、保障专业质量。我们着力推进校区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两校区的教师公开课观摩交流,选择部分科目进行跨校区抽考、会考,统一了前三年教学进度与教学要求,统一了学生全员评教的操作规范。我们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分校区开展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观摩,抓好“青蓝工程” ,组织三年期青年教师汇报活动和见习期教师考核活动。我们加强了学生就业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编印就业指导手册,开展毕业汇报活动,组织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2006 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1.54%。在各市县新教师招聘考试中,我校毕业生总体录用情况优于同类学校。在江苏教育学院组织的“专升本”考试中,我校考生录取率接近

12、 100%。我们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学术水平,成立了南通高师首届学术委员会,以承担重大课题,培养学术梯队,营造学术氛围。我们规范科研管理,打造学术平台,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条例和科研奖励条例 ,创办校刊南通高师教育和校报南通高师 。学校基本完成了“十五”课题结题和“十一五”课题申报, 开放式教师教育基地建构研究被确定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2006 年,全校有 51 位同志转评为高校副教授、副研究员,14 名同志晋升高级讲师、副研究馆员、高级教师等副高职称。数科教研一室被省总工会表彰为全省学习型标兵班组,并被推荐参评全国总工会的“全国十大学习型标兵班组” ;艺术教研一室指导参赛队

13、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全国艺教委组织的第四届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全能竞赛中,获得专科院校组团体冠军并包揽个人一等奖。教研室之间、专业部门之间,一种有利于先进群体和先进个人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与进取氛围正在进一步形成。五、规范财务运行,促进综合发展。一年来,校内和谐度与社会美誉度不断增长,争先创优取得阶段性成效。财务工作是学校运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紧扣年度目标,落实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要求,认真分析资金来源,全力组织预算收入,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使 2006 年的部门预算不仅保证了“两校三区”的正常需求,而且超额实现了学校预定的发展目标。2006 年,全校年末在职教工 437 人。离退休、退职

14、人员 117 人。年底固定资产总值12625.38 万元,比 2005 年资产总值增加 428.37 万元,增幅 3.51%。2006 年市财政拨款1789.19 万元,比 2005 年增拨 267.32 万元,增幅 17%。年度事业收入 2860.39 万元,比2005 年增收 357.53 万元,增幅 14%。另加年度存款利息,全年总收入为 4654.43 万元。2006 年事业总支出 5033.15 万元,其中动用往年资金结余约 418 万元,年度收支基本持平。学校把保障教职工收益放在第一位,在职教工与离退休人员的全年经费支出达2286.87 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 45.44%。在职人员

15、年均收入比 05 年增加 1880.16 元,增幅4.3%。学校节俭办事,年度公用经费支出 1050.07 万元,占总支出的 20.86%。仅公务招待一项就比 05 年减少 60 多万元。投资 45 万,新辟海门校区第二食堂,引入竞争承包,基本解决了该校区的就餐矛盾;投资 140 多万元,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保证了教育教学正常开展。学校积极拓展事业规模,发展综合实力,年度结转自筹基建经费 1696.21 万元,占总支出的 33.7%。其中,支付 735 万多元结清了原海师的基建欠款,支付 161 万多元购买了海门农行的土地房舍,首付 800 万元用于购买原师院附中校产,将本应举债 2700 万

16、的购置计划控制在 2000 万元,如学校事业发展正常,该笔贷款可望在三年左右化解。为了推进民主理财、丰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渠道,我们成立了学校内审小组,并开展了首次年审活动,形成了内审意见,为上级财务部门的专业审计提供了有益补充。在南通高师年度事业发展格局中,冠今中学是重要增长点。我们下决心规范冠今中学的民办体制与管理机制,依法组建新一届理事会,制订理事会章程 、 财务管理制度 、津贴奖励考核发放办法等基本规章,实施了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了相对独立的财务核算与绩效考核。冠今中学目前共有班级 26 个,学生 1370 多人,年末在职教工 88 人。2006 年,冠今中学实现收入 760.67 万元(不含住宿费等) ,全年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招生经费等全部开支 500.70 万元(不含水电、维修、桌椅设备等校区混合支出) ,年度赢余 259.9 万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06 届高考本科指标完成率 123.5%,列海门市10 所高中之首。07 届高三省综合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