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8882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五普法中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在“四五”普法即将结束,“五五” 普法即将展开之际,本人在对我市农村的法制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加强农村普法是做好“五五” 普法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下面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现状(一)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普法部门开展的“ 法律五进”活动,其中“法进农村”工作的支撑点和辐射面就是广大农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少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矛盾日益增多,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熟悉有关民事、经济等各种法律法规,这为普法宣传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氛围。如涉农自诉案件逐年增加。

2、有关资料表明,以农民为权利主体的自诉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405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占整个行政诉讼案件的20左右。过去在农村普遍存在的“ 骂街”、群斗群殴事件大大减少,一些小矛盾、小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化解,上 访案件通过说服教育和行政、法律等手段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些现象充分表明,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二)农村普法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效率的提高。另外,现在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老幼妇孺在家留守的现象,因此人员难以集中,普法时间难以安排。在家的农

3、民群众不仅接受法制教育的能力低,而且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外出务工的人员又急需得到法律帮助。(三)农村普法工作存在的不足。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特别是“ 老少边穷”等偏远地区,农民居住分散、消息闭塞,经济较为落后,给普法宣传带来了一定困难,普法宣传活动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一些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 听话教育”、“实用教育”,只想普及与农民履行义务有关的法律条文,而对于群众参与村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却很少宣传。并且宣传手段滞后,教育 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此外, 农民在宅基地、土地纠纷、民事赔偿、签定务工合同等方面需要得到法律支持,然而涉 农法律法

4、规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农村普法教育存在的困难和促进农村普法工作的几点思考农村普法工作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封建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农村在推进民主法制实践中,遇到了旧势力的阻碍和所谓“ 民主、民意”的干扰。如在实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少数村民凭借宗教势力,恶意贿选和找借口干扰选举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普法教育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其次, 处于普法教育工作一线的同志普遍感到,现今的农村普法工作难做,“ 领导不重视,活动难开展,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信了没有做,做了不情愿”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借口经济工作,对普法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为普

5、法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再次,普法工作队伍力量不强,装备差的问题 比较突出,不能满足普法宣传的需要。另外,执法不公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要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我 认为:(一)农村普法应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要加强对土地承包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与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决农民群众“ 有理赢不了官司”的问题 ;加强与劳动 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与消费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鉴别产品质量、投诉,打 击制假、售假的法律法规,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二)农村普法教育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偏重传播法律知识向重视提高农民法

6、律素质转变。要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加强农民群众的权利义务观念上,即从维护农民权利的角度进行普法教育,促使他们增强法律意识,把学法看成是生存的需要、生活的必要和护身的法宝。二是从阶段性普法教育向经常性普法教育转变。对与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新法律法规,要坚持颁布一个普及一个;对阶段性普法教育中成功的经验、方法,要在经常性普法教育中继续运用并不断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村法律服务机构,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要及时进行回答,并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三)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宣传与落实的关系。普法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责任在于法律工作者、宣传者。乡镇 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基层,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

7、,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在学法、守法上作表率、当模范,做到依法行政,这是做好农村普法工作的关键因素。乡镇政府每一项行政规划、措施,每个行政内容都要 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律标准来衡量行政措施是否正确,合不合法,有没有损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信服,也才会自觉学法、守法,达到普法的要求和目的。其次要正确处理一般教育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内容上要有重点;在手段、方式上要有创新;在时间、人 员上要有保证。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手段,开展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特别是普法实践要重点突出事关人

8、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落实, 让人民群众通过普法教育,学到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要突出重点村(如信访村、宗姓村)、重点人群(如刑释解教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年龄层次(如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加 强跟踪问效,实施全方位监控,确保普法效果;要突出重点时段、 传统节日和长假日等时机的宣传教育,打好预防针,防范于未然。再次要正确 处理好 专门抓与综合抓的关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实现宣传教育队伍专业化。还要结合日常工作,把普法教育融人到经济社会的各项工作之中。在工作中普法,在宣传中普法,实现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的有机协调统一,从而真正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性机制。(四)发挥工作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加 强组织协调划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用作用,使普法教育做到“四 动”:一是发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营造声势,形成氛 围 。二是带动。充分利用阵地、载体、设施和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尽可能地 调动各层次、各部 门的积极性并认真做好总结归纳和推广普及工作。三是联动。要善借外力,整合 资源,协调联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推 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推动各个方面的工作。要抓住领导这个龙头,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当好参谋,积极主动地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推 动工作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