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68584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特色小镇申报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形成“培育一批、创建一批、验收命名一批”的特色小镇建设格局,助力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特制订本导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2017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欢迎阅读参考!2017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一四营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全乡总面积 7500 公顷,耕地 81250 亩,粮食作物占 56000 亩,经济作物 25250 亩,其中果林占据 3000 亩。辖 53 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全乡共有小学 5 所,幼儿园多与小学合建,有卫生院一所,有村级卫生室 42 个,境内拥有军张、四营、田庙(田三)、范留慈、穆

2、村、冯三番、黄屯等 6 个集贸市场。乡驻地现位于四营村,由四营村即镇直单位组成,是全乡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主要为粮食种植,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打造环保产业独特的专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同时发展采摘观光旅游业,集产业、旅游为一体“园区镇” 。四营乡是我国北方环保设备生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注重产业集聚,力争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除尘产业基地。目前我乡已拥有环保企业 60 余家,占全乡民营企业总数的 60%,生产整机的有 15 家,生产配件的 31 家,产品已形成高压静电大布袋、单机、旋风、噪声控制、管道支吊架等 6 大系列 150 个品种。固定资产总

3、值达 5 亿元,从业人口 5500 人,全国百强、省十强环保企业 5 家,年产除尘器及配件 40 万吨,年产值达 15 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建材、化工、能源及十几个工业领域。特别是河北高科集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泊头市政府的牵头带动下,2017 年 6 月份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最终在高科落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乡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近几年四营乡工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以除尘设备制造业为主,铸造、阀门、药用包材、汽车配件等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阀门制造是我乡的又一支柱产业,生产楼宇暖通及给排水

4、设备,拥有 12 项国家专利,已成为许多国内大型重点项目的阀门供应基地。同力阀门全焊接节能球阀生产线项目,获得省著名商标,2017 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选用了该公司的产品,2017 年该公司的阻力平衡阀专利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药用包材是四营乡新兴产业,主要生产药瓶、托盘、pvc 片材等系列产品,目前正开发制片设备,我乡药用包材企业现有 15 家,产品占全国市场 32%。特色小镇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依托采摘大棚,积极开发集采摘、观光、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业。围绕灌河村民心湖,在村南建设采摘园和农家乐体验园,建设一座占地 100 亩的仿古式农家饭店,同时可容纳

5、 1000 人就餐,100 人住宿,餐桌所用食材全部由生态园自产供应,吃、住、行、游、购、娱面面俱到,让顾客亲身体验天然乐趣,陶冶心灵。四营乡工业园区是泊头市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强势经济板块,下一步,四营乡将按照“工业强乡、项目立乡、开放兴乡、商贸活乡”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即以园区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计划在原有沿路经济的基础上将园区向三条乡级公路延展,即以正港路为中轴线,以 1 号公路(正港路至四营)、2 号公路(正港路至冯三番)、3 号公路(正港路至黄屯)为两翼,形成一横三纵的脊骨型工业园区格局,总占地面积可达 5000 亩,建设面积 15

6、00 亩,包括除尘环保、药用包材、阀门制造三个专业小区,预计将投入资金 4 亿元,建设道路 15 公里,硬化线路 20 公里,增设变压器 15 台,注重发展环保除尘、药用包材和阀门制造三大产业。总之,为进一步提升工业园的品位,在繁荣市场经济的同时,将观光旅游融入到特色城镇建设之中,按照“兴工、强旅”的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力促四营乡发展成为以环保设备产业和采摘观光为主的特色小镇。2017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二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是“十三五”国省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也是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的重点工作。4 月中下旬,市发改委调研组深入苏仙区飞天山镇、嘉禾县塘村镇、永兴县柏林镇、汝城

7、县热水镇、桂阳县流峰镇、北湖区石盖塘镇等地就特色小镇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引导和鼓励一批中心镇、特色镇、专业镇、边界口子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十字城镇群为主战场和主形态,以产镇融合、城乡统筹为核心内容,以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目前,我市初具雏形的特色小镇主要有:北湖区的石盖塘镇、鲁塘镇、保和镇,苏仙区飞天山镇、良田镇,资兴市黄草镇、白廊镇,桂阳县流峰镇、舂陵江镇,宜章县白石渡镇、梅田镇,永兴县柏林镇、便江镇、悦来镇,嘉禾县塘村镇、行廊镇,临武县舜峰镇、汾市镇,汝城县热水镇、三江口镇,桂

8、东县清泉镇、沙田镇,安仁县永乐江镇、安平镇等。1.空间特色鲜明,大十字城镇群带动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空间上,全市 100 多个乡镇以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一核四极多点” 、 “城镇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共建共享”的城镇格局。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内拥有 1 个国家级高新区、6 个省级园区,城镇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四个县城及城镇依托各地历史、文化、区位、地理、交通、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等基础和优势,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发展。持续推进交通建设及

9、提质活动,郴州大道、郴永大道等城际干线建成通车,G107 等国省干线加快改造,市域经济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乡镇及行政村公路实现 100%通畅,全面提升了乡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绿化攻坚、棚户区改造和城乡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的推进也直接促进了特色小镇发展。2.产业特色鲜明,产镇融合、因地制宜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特点。特色小镇均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休闲旅游、种养、锻铸造、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支撑,如:北湖区石盖塘镇(工业小镇),我市最早建成的省级工业小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制造、新

10、材料等产业发展来势好,2017 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苏仙区飞天山镇(山水小镇),背靠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 4A 级旅游风景区)和六寨沟公园,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采摘和购物为一体的高端休闲旅游产业来势较好;资兴市黄草镇(风情小镇),位于东江湖国家 5A 级景区内,享有“江南水中镇,东江湖中花”美誉,依托东江湖生态优势以及东江漂流、雷公仙、通天仙、龙凤仙、金牛岛等旅游资源,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较好;桂阳县流峰镇(电商小镇),具有“湘南名圩” 、 “小香港”美名,全镇电商从业人员约一万多人,广泛分布在广东、长沙、郴州、桂阳等地;宜章县白石渡镇(新型工业化小镇),全国

11、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培育了精细化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建筑材料 3 个优势产业,拥有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永兴县柏林镇(银都小镇),被誉为“中国银都之都” ,白银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2017 年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产值达 160 亿元,占全镇 GDP 的 88%,同时以金银贵重金属提纯加工为依托,往上游延长产业供应链,往下游拉伸产业交易链,横向推进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木陂仙等景点,打造旅游风情街;嘉禾县塘村镇(锻造小镇),被誉为“中国锻造之乡” ,全镇锻铸造企业达到 86 家,2017 年总产值将近 50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 23 家,扳手产量

12、占全世界的 70%;临武县舜峰镇(香芋小镇),香芋产业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20 万亩,年产近 120 万斤,其中贝溪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汝城县热水镇(温泉小镇),坐拥“华南第一泉”和“中国第一氡泉” ,2017 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 65 万人次,XX 年春节假期突破 4 万人次,仅门票收入每年达 3000 万元,年直接旅游收入将近 2 亿元,同时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业,取得了较好成效;桂东县清泉镇(茶叶小镇),素有“茶叶名镇,金桔之乡”美誉,现有茶叶基地418 亩,实施“基地+工厂+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年产干茶 600 多吨,产值达亿元;安仁县安平镇(商贸小镇),目前拥

13、有全省乡镇硬件条件最好的农贸市场,辐射周边数个乡镇的十几万人口,建设了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步行街和公共设施齐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 “安平模式”已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亮点。3.创新特色鲜明,综合试点改革和简政放权不断优化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资兴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郴州市作为市级城市,资兴市、桂东县作为县级城市,沙田镇、流峰镇、热水镇、梅田镇等作为镇级城镇,分别入选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嘉禾县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建设获得阶段性成效。北湖区华塘镇等 36 个镇获批国省中心镇,资兴市黄草镇等 22 个镇成为省级旅游历史文化特色镇,汝城县大坪镇等 3 个镇成为省级

14、边界口子镇。国家在批复试点示范时,普遍要求各地编制实施方案,大胆推进改革创新,并在项目申报、资金下达、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动和动力。乡镇机构改革尤其是撤乡并镇的扎实推进,加速了人口、产业、行政等资源的聚集,为打造特色小镇乃至特色名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县市区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扩权强镇试点改革,进一步向乡镇下放事权、财权、人事权和项目审批、综合执法等多种权限,全面提升乡镇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一批镇域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市特色小镇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难,主要表现为认识滞后、产业不强、配套不优、要素紧缺

15、等等,值得高度重视。1.认识滞后,统筹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各地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加深。各县(市、区)普遍未将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来抓,政策支持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县两级都尚未出台特色小镇建设的纲领文件,没有对特色小镇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在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和资金保障上倾斜还不够。部分有基础的镇也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规划,未能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上。广大群众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支持还不够,自发组织、自觉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一旦有损其利益时,往往产生抵触情绪。2.产业不强,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特色小

16、镇建设从总体上看已经初具雏形,形成了“一核带动、多点布局”的良好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在业内特别是全省、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远未形成。有的特色产业总量不大,普遍存在分散式布局、粗放式发展、原始化积累等特点;有些特色产业价值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3.配套不优,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特色小镇一般都只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简陋,配套建设短缺,整体功能还不完备。小镇环境不美,镇区规划建设滞后,街道狭窄,建筑杂乱,绿化稀少。环境卫生治理、车辆乱停乱摆等问题较为突出,道路硬化、供电通讯、排水管网、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塘村镇仅锻铸造产业发展一家独大,其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严重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镇容镇貌有待整治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待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