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7772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学法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物理学法指导-高一物理组 徐毅同学们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你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而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大家渴望学好这门功课,那么如何学好这门功课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好心态问题和态度问题,其次是学习方法问题,下面我谈一些看法,也许对同学们有帮助。一、 调整心态,端正态度1、不要让初中的辉煌成为你高中学习的障碍;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第一次月考,同学们已经领教了要学好高中物理不那么容易。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不同,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高中物理则是采用观察实验、

2、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学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应,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老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最终形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

3、就错。 ”以至于好多同学不免感叹:物理物理,云里雾里!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有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的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提高认识,抛弃中考的辉煌分数和良好感觉,以一种平常心态思考高中阶段的学习策略,学会学习。2、在学习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与老师间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等你没商量”-课前等老师来,课上等老师讲,课后等老师布置作业。这不是正确的态度,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

4、体地位。因此作为一个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2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 10%,听到内容的 15%,而亲身经历内容的 80%,因此我们不能等,要有亲身经历的学习态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学习。二、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6+2”学习法,即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贯彻 “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对于每一章或一单元进行学习前后还应该有“ 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分析。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

5、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 20 分钟,短则课前的 5、6 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1)主动听课。

6、有人将我们的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知道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

7、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 20 分钟左右,(要想一节课几十分钟内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将这有限的集中注意时间用3到“刀刃”上。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

8、。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 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 板书复印” 。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 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

9、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3、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

10、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4、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45、质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

11、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 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6、小结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

12、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以上六个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基本进程,它们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对学习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在这六个环节之外,我们在学习每一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即在学习每一章前,我们应对这一章内容进行预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外,在学完每一章后,我们就应该对这一章进行系统总结,常用的方法是画该章的知识网络图,它可以使我们对该章的知识有一系统的了解,让我们从“宏观” 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该章,实现对知识掌握的“升华”。当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还应该再多一个“知识拓展” 的环节。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再参考一些参考书、课外资料,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对此,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其实对于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每一位同学以前都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提出来进行分析,目的就在于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只要我们能严格落实学习进程的这几个环节,将学习踏踏实实地对待,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