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6481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讲义:第2章-古诗鉴赏【6】(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 6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学案略语 高考对古诗阅读鉴赏的考查,最终落脚在对考生审美能力的考查上。什么是审美能力?具体地讲,就是我们读一首古诗,能知道它美在哪里,能就诗中的某一点、某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写出其美之一二来。落实到命题上,就是以赏佳句(某联) 为对象的赏析题。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是考生复习的难点,二轮复习一定要强化这种题型的训练。该学案就是要达成这一目标。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 杪:树梢。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

2、全词分析。答: 答案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红”为由, “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自己回去。一个“怪”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别之情溢于言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抓住“怪”这个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词人情感的作用。赏析 前四句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感到愁云惨淡,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后三句,看这时的夕阳,还

3、有“一竿红” ,词人心中生恨,反倒怪起催促者来,怪其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这里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 ,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 “怪”的反常心理,将词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从而可以看出两人友情之深。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贺圣朝 留别叶清臣满斟绿醑 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注 绿醑:美酒。诉:辞酒。请对“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一句进行赏析。答: 答案采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的手法。词人设想“春色 ”总体为“三分” ,其中

4、的“二分”是“愁” , “一分”是“风雨” 。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所谓“三分春色” ,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巧妙的构思写出了与挚友分别时的愁绪。( 答出“化虚为实” “巧用数字” ,分析得当也可)赏析 上片开篇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阳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 ,而其中的“二分”是“愁” , “一分”是“风雨” 。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 ,只是

5、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这里写“风雨” ,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词人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词人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 “花开”句,用韩偓谪仙怨 “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词人只写“花开花谢”而不说“相思” ,实际上“相思”已包容在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 “都来几许” ,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

6、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亦暗寓其中。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词人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词人的自我排遣,表现出词人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 通 理,渔歌入浦深。注 穷:失意,归隐。通:得意,出仕。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结尾两句诗的表达效果。答: 答案结构上,一问一答的形

7、式呼应了诗题中的“酬”字,问而不答恰为此诗的妙处所在。内容上,面对人生的失意与得意、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作者虽然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但却用了曲笔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耐人寻味。 “渔歌入浦深”的言外之意是:你也不用做那个小官了,不如和我一起啸歌山林吧!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诗开头就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描述了作者晚年惟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作者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颔联紧承首联, “自顾无长策”道出作者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入世不成,便

8、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场,放足山水,归隐田园。 “空知返旧林” ,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颈联写的是作者归隐“旧林”后的通达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为“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作者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 “松风” “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尾联作者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作者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

9、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勒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的“神韵”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金段克己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倶青。琤 然一叶不须惊,叶本无心入听。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片霞明,涵泳 一江秋影。注 琤:玉石的声音。涵泳:沉浸、浸润。请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5 分 )答: 问题反思1平时学习中你是否能读出某诗(词) 或诗(词) 中某句(某联)的美丽之处呢? 答: 2句子赏析题是什么样的题型?

10、它与平时做的表达技巧题是否相同?你觉得做句子赏析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题目 请简要赏析词末两句。(5 分) 原词见“自我诊断”第 4 题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1 分该答案只答出了手法,至于具体赏析,完全是空洞分析,根本未联系词作实际展开分析。3 分该答案组织很规范,从手法到景到情都点到了,可惜每点都不到位。尤其是“情感”这个点答得过于简单表面,未把该词真正的情感表达出来。其实,只要想得全面一些、细致一些,这类问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剖析现场失分答案3 分该答案前两步(指出手法,分析景物) 答得很好,可惜在“情感”这点上完全答错了。赏析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手法,

11、二是情感。该词的感情基调通过标题及所写景物还是不难看出的。是否是读了太多愁伤等负面情感的古诗,形成了情感定势,而无视该词积极向上的、愉悦的感情基调?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解读现场满分答案满分5 分该答案步骤完整,层次清晰。描绘景物的语言生动,情感表达准确,更有点睛之笔。完善你的答案参考答案词末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1 分) ,状写斜阳落霞映现于澄碧江水中的倒影之美(2 分) ;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2 分)。( 意思对即可)评分建议该题评分标准为 5 分:手法 1 分,景、情各 2 分。手法如答成“以景传情”也可给分。对于所写之景,考生只要答到了夕阳、沙洲、晚

12、霞、秋江、倒影这一类的意象即可给 1 分,如果能将这一类的意象组织成规范的语言,明确地答出所写之景为何则可给 2 分。对于所抒之情,答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固然不错,但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答到这个层次的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第二个 2 分,阅卷场确定:学生只要答到寄情山水、与山水共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类的意思,则可给 2 分;如果学生只是答到了对山水的喜爱、对自然的欣喜这一类的意思,则可给 1 分;如果学生答成了凄凉、悲伤、抑郁、愁苦这一类的意思,则不给分。因为这首词总的感情倾向是积极、向上、健康、愉悦、喜乐、正面的,凡是答成消极的、负面的情感的,都不能得分。借题发挥

13、,突破答题核心问题一、句子赏析题的审题和答题1审题(1)句子赏析题在题干用语上都使用“赏析”二字。如“请赏析 句”或“请从角度赏析联” 。(2)句子赏析题有定向与非定向两种赏析角度。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它可以规定赏析角度,如从炼字的角度、虚实结合的角度;也可以不规定赏析角度,自选角度。2答题答好这种题型有三个关键词:角度、效果、分析。(1)角度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是答好这种题型的关键。除定向赏析外,对那些未规定角度或规定角度较笼统的题该如何切入呢?主要有内容角度和艺术(形式 )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情感等方面来赏析。艺术(

14、形式) 角度主要是表达技巧角度。另外还有意象、语言等角度。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可切入的角度,所以给选择带来了难度。一般而言,要从内容(句意和情感 )与表达技巧有时兼及意象、语言 (炼字)两个角度同时切入。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切入。如顾及语句位置特点,可考虑结构角度。到底从哪一个或哪两个角度切入,是因诗而异的。一般而言,应从特征最明显、最突出的角度切入,类似于表达技巧中的“大中取特、多中取主” 。(2)效果这是与“角度”相并列的答题关键词。换言之,答好这种题型,既少不了“角度” ,也少不了“效果” 。赏析句子之妙,所谓“妙” ,就是使用了什么办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在古诗中,艺术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3)分析“分析”并不能与“角度” “效果”相并列,因为“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要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 “赏析” , “赏”是指“角度” “效果” ;“析”是指“分析” ,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 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 本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