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3162559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内蒙古一机一中 2014-2015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塑料 B 油脂 C 纤维素 D 合成橡胶4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将某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向冷却后的反应液中滴加 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为氯代烃用乙醇和 30%的硫酸共热到 170制取乙烯在少量苯酚稀溶液中滴入过量饱和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加热至 60制备硝基苯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A B C D5.下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 -A除去乙醇中少量水:加入足量生

2、石灰蒸馏B乙烯和乙醛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接收生成物D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 1 ,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 1B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 ,则 2CO2(g)=2CO(g)O 2(g) H2283.0kJmol 1C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 1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3、7在丙烯氯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 B C D ( )8. .芳香族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将它与 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267OH3Na生那么包括 A 在内,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5 B4 C3 D29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反应 能得到化学式为 C7H5O3Na 的是()ANaHCO 3溶液 BNa 2CO3溶液 CNaOH 溶液 DNaCl 溶液10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由 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 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

4、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11.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六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设乙烯为 1 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六氯乙烷)( )。A取代,4 mol Cl 2 B加成,2 mol Cl 2C加成、取代,3 mol Cl 2 D加成、取代,5 mol Cl 21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 3 -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苯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

5、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酚中的羟基氢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而醇羟基氢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13如图是某仅含有 C、H、O、N 的有机物简易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3H8NO2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D不能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14有机物 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A 最多能与 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有机物 A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 HBr 发生反应C有机物 A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1 mol A 与足量的 NaOH

6、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2 mol NaOH1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 +H2O B苯酚钠溶液和少量 CO2反应: 2C 6H5O +CO2 +H2O2C 6H5OH +CO32C用醋酸去除水垢:CaCO 3 +2H+ Ca 2+ CO2+H 2O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醛基:CH3CHO + 2Ag(NH4)2OH CH3COONH4 + 3NH3 + 2Ag+H 2O16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31 的是()17.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4H4,

7、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将该有机物与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的卤代烃的结构共有() A2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18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 O2最多的是 ( )- 4 -ACH 4 BCH 3CH3 CC 2H2 DC 3H819某有机化合物仅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20. 在 298 K、100 kPa 时,已知:2H 2O(g)=O2(g)2H 2(g) H1 Cl 2(g)H 2(g)=2HCl(g) H22Cl 2(g)2H 2O(g)=4HCl(g)O 2

8、(g) H3则 H3与 H1和 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H3 H12 H2 B H3 H1 H2C H3 H12 H2 D H3 H1 H2第卷 共 40 分二、填空题(12 分)2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发生反应物理变化过程中,也可能有热量的变化C(石墨,s)=C(金刚石,s)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一个反应的焓变因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 H 也随之改变()实验测得 1 mol H2与 1 mol Cl2反应生成 2 mol HCl 时,放出 184.6

9、kJ 的热量,其理论分析数据与实验数据略有差异,如图表示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论分析示意图:(1)化学键断裂需要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2)图中表示了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其中释放的能量共_kJ;(3)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反应产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4)用图示数据计算其反应热,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14 分)22已知 1,2二氯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 83.5,密度 1.23 g/mL,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 78.5。- 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 1,2

10、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回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装置 A 中大试管里先加入 1,2二氯乙烷和 NaOH 的乙醇溶液,再加入碎瓷片,目的是_,并向装置 C 中试管里加入适量稀溴水。(3)为了使反应在 75左右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4)与装置 A 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装置 B 的作用是 。(5)证明 1,2二氯乙烷已发生消去反应的现象是_,装置 A、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 A_ _; 装置 C_ _。四、推断题(14 分)23.绿原酸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存在下图转化关系。已知绿原酸的结构(1)绿原酸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_

11、 _。(2)B 的分子式是_。(3) A+B绿原酸的反应类型是 (4)C 的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 CD 化学方程式是_。(5)咖啡酸苯乙酯的结构简式是_。(6)F 是 A 的同分异构体。F 分别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并与新制 Cu(O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有机物中有 8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符合上述条件的 F 有_种可能的结构。- 6 -若 F 还能与 NaOH 在常温下以物质的量之比 12 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 _(任写 1 个)。三、22 答案(共 14 分)(1)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或用手捂)装置 A

12、中大试管,若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出现,且移开酒精灯(或松开手)一会儿,导气管口出现一段稳定水柱,则证明不漏气(其他合理方式均可) (2 分)(2)防止暴沸 (1 分)(3)将装置 A 中大试管放在 75左右的水浴中加热 (2 分)(4)冷凝、回流(2 分)防止倒吸 (2 分) (5)溴水褪色(1 分)CH 2ClCH2ClNaOH CH2=CHClNaClH 2O(或 乙 醇 CH2ClCH2Cl2NaOH CHCH2NaCl2H 2O) 乙 醇 - 7 -或 CHCH2Br 2 CHBr 2CHBr2) (方程式各 2 分)四、23(14 分)答案(1)羟基、羧基(各 1 分)(2)C 7H12O6 (3)取代反应(4) H 2O 浓 硫 酸 (5)(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