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2249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1 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使用工艺1.1 加压气化工艺及其耐硫变换催化剂 众所周知,在合成氨厂中,合成氨原料气中一氧化碳的变换通常是在铁-铬变换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CO+H2OC02+H2+Q以铁为主的催化剂,由于其中(300450)活性高,价格低廉,几十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变换反应。这种催化剂的缺点是水蒸气消耗高,在高硫气氛中,其变换活性低。因此,几十年来合成氨的净化流程历来是先脱硫后变换再脱碳。高温的粗煤气经经降温脱硫,在升温补入水蒸气变换,这样就带来流程长,能耗高的缺点。五十年代,重油部分氧化工艺用于制合成氨原料气,之后,又开发了水煤浆德士古

2、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针对直接回收热能的冷凝流程,为了充分利用气化反应热及气体中的水蒸气,国外首先开发了一种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串联于气化之后,实现了先变换然后再脱硫脱碳的工艺,从而缩短了流程,降低了能耗。由于重油(或渣油)部分氧化工艺以及水煤浆德士古气化工艺都是在较高的压力(一般在3.5 8.OMpa)下进行,而且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46) ,水蒸气浓度高(汽/气比高达 1.5),反应热较高,(第一段出口温度可达 450460),因此要求用于该流程的耐硫变换催化剂能耐热、耐水汽和耐高压,催化剂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的结构,使之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这种催化剂一般在载体中添加了镁及其它一些添加

3、剂,或采用一些特殊的制法以稳定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我们把这种催化剂归为耐高压的中温型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近十多年来,我国已引进了一批油气化和水煤浆加压气化的大、中型化肥(化工厂) ,形成了应用这类型钴-钼耐硫变换和节能工艺的一个系列。1 2中串低流程及其变换催化剂 国内煤固定床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几十年来一直采用铁-铬型催化剂用于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净化工艺一直采用先变换后脱硫脱碳的工艺。催化剂寿命短,水蒸气耗量高、能耗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合成氨工艺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性能优良的节能型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为各种低能耗节能制氨工艺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中钴-钼

4、型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就是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这种含有碱金属的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低温活性,强度好,寿命长。它首先用于原铁铬型中变催化剂工艺中的第三段,即第三段的铁-铬催化剂改为钴-钼系列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或在原有三段铁-铬型变换的基础上加装一个小型的装有钴-钼型耐硫低变催化剂的低变炉。这就是国内最早开发的中串低的工艺。中串低工艺的应用,降低了变换气中的汽/气比和第三段催化剂的温度,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 ) 节约水蒸气全部使用铁-铬催化剂时,吨氨水蒸气消耗为 8001000kg 。 应用中串低工艺后,吨氨水蒸气消耗为 400500kg ,减

5、少了约 50。(2 ) 增产合成氨应用中串低工艺后,出口变换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与原来全铁-铬催化剂流程相比,从约3下降到 1以下,从而达到增产氢气和合成氨。据估算,一个相当于 1.5 万吨年的合成氨厂,每日可增产 2.6 吨氨。(3 ) 减少铜洗负荷1.3 中串低、中低低及全低变流程比较1.3.1 操作温区随着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国内中、小化肥厂的应用,其应用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中低低工艺和全低变工艺。所谓中低低工艺,直观而言就是除了第一段保留使用铁-钴催化剂之外,其余两段使用钴-钼型耐硫低变催化剂,且这两段催化剂使用温度作适当下调。全低变工艺的应用发展到在变换炉段的各段全部使用钴-钼型耐硫变

6、换催化剂。由于应用工艺的不同,各段催化剂的操作温度也有区别,如表 1 所示:表 l 不同工艺的操作温区 1.3.2 水蒸气消耗采用不同工艺的水蒸气消耗情况见表 2:表 2 不同工艺的水蒸气消耗 1.3.3 操作的稳定性与上述的几种工艺相比,全低变工艺有以下优点:水蒸气消耗最低;所需催化剂用量最低,从而阻力较小;各段反应温度较低,从而减少了变换系统的热损失,并减少了变换系统的换热面积;避免了铁- 铬催化剂强度不好,会粉碎而对整个变换系统催化剂正常使用的影响。但全低变工艺及催化剂也碰到一系列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半水煤气中的氧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半水煤气中 H2S 含量太低会引起钴- 钼催化

7、剂反硫化而影响催化剂活性;在加压变换中,半水煤气在加压时气体带入油污;管道和换热设备的腐蚀;加入变换炉中的蒸汽或饱和水汽可能引起催化剂结垢而影响活性。因此,从操作的稳定来看,全低变的操作稳定性要差一些。只有解决好上述问全低变工艺才能安全稳定运行。在上述所列的问题中,有些通过生产厂的努力可以得到解决,有些则靠催化剂研制开发人员的努力加以解决。上述用于国内中、小化肥中的中串低、中低低或全低变工艺的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可以归纳为另一类的耐硫变换催化剂。2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和特点2 1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组成所有工艺中使用的耐硫变换催化剂都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以钴-钼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然后

8、根据催化剂的使用工艺的不同,在活性组分和载体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和组分。例如在操作压力较低的煤固定床气化的中小化肥厂中使用的耐硫变换催化剂,都在钴-钼组分中添加了碱金属促进剂,并且绝大部分以作 -Al2O3 载体,以浸渍法制得。近年来一些单位开发以 TiO2-Al2O3 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耐硫变换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可以耐氧,易硫化,在低硫气氛中不易反硫化,低温活性好,很适合全低变工艺中使用。在以重油部分氧化等加压气化的变换工艺中,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大都加入氧化镁及其它的一些添加剂,以增强裁体和催化剂在高压、高温和高汽/气比条件使用下的稳定性。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和

9、物性见表 3、表 4:表 3 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钴- 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物化性能 表 4 国外几种主要的中串低耐硫变换催化剂2 2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特性 钴钼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具有以下共同特性:活性好,低温活性好。添加碱金属的耐硫变换催化剂在 170就具有较好的活性。使用温域宽,可以在 180480下长期使用。但根据使用工艺的不同,对所使用的催化剂还是在名称上有所区别,例如在中串低、中低低或全低变工艺中使用的添加碱金属的耐硫变换催化剂,习惯上称为耐硫低变催化剂,实际上大都在 170250的温度,主要利用它的低温活性。对于高压、高温和高汽气比条件下使用的耐硫变换催化剂如 K8-11,其使用温度为26

10、0500,可以称之为中温型钴- 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实际上主要用在 400500 的温域,不会把它用在 250以下的低温。耐硫和抗毒性能好。可以说这类催化剂耐硫无上限。对原料气中少量的氨、氰化物、苯等杂质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有较高的强度和寿命3 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目前,用于国内中小化肥厂中串低、中低低和全低变的耐硫低变催化剂已经有了化工行业标准,该标准可适合于 B301Q、B302Q 、B303Q、SJB-1 等型号的催化剂。标准名称分别为HG2779-1996 和 HG2780-1996。根据标准 HG2779-1996,用于低温变换的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产品质量必须达到表5 所列的技

11、术指标。表 5 技术指标根据标准 HG2780-1996,上述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检验条件如下:催化剂粒度:直径为 4.Omm5.0mm 圆颗粒试样; 催化剂装置:30ml;操作压力:0.80.02Mpa;空间速度:250050h-1:活性检测温度:2001 ; 水蒸气与原料气体积比例:0.50.02;原料气组成(VV):一氧化碳 28.32,二氧化碳 610,氢气 3842,氧气低于:0.5,总硫( 以 H2S 计)大于:0.lg Nm3,其余为惰性气体。活性检验是在活性测试装置中进行的。活性测试装置模拟工厂的变换反应器,由气源、加水装置、汽化、反应器、冷凝器、水分离器和取样分析装置组成

12、。催化剂在活性检测以前用 H2S 气体进行预硫化。此外,对于应用于高压气化流程的耐高温,高汽气比的中温型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尚无国内统-的化工行业标准。各型号的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均按企业内部自定的企业标准。钻-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使用技术 4.1 催化剂的装填与开车前的准备 一般来说,催化剂在装填之前无需过筛。装填时催化剂可直接从桶中倒入反应器,也可使用溜槽或布袋等工具,总的要求是使催化剂自由下落的高度不要超过一米。催化剂装填要平整,防止人直接踩在上面。如需要人进入反应器,应垫上木板。在催化剂床底部,应铺设两层 810 目的不锈钢丝网,然后放上 50100mm 高的耐火球。催化剂装入

13、后在其顶部同样要装上一定高度的耐火球。4.2 催化剂的预硫化新鲜的催化剂其钴、钼的活性组分呈氧化态,只有当它转孪为硫化态后才能达到最佳的活性状态。新催化剂投入正常运转状态前。用含高硫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使活性组分转变为硫化物,很快达到最佳活性的过程称为预硫化。4.2.1 硫化反应催化剂温度升至 200以后,即可在气体中加入硫化剂(一般用 CS2)进行硫化。硫化反应如下:CS2 4H22H2SCH4 H0298-240.6KJmol CoOH2SCoSH2O H0298-13.4KJmol MoO3 2H2S H2MoS23H2O H0298-48.1KJmol CoSH2OCO2H2O HO29

14、8-35.2KJmol 上述反应是放热的。此外半水煤气中含有氧,若含量过高,会使 CoS 和 MoS2 发生氧化反应而大量放热,使催化剂床温度剧烈上升,因此硫化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控制硫化气体中氧含量 若床层温度剧烈上升,应及时处理:a)停止加入 CS2; b) 加大工艺气流量;c) 暂停电加热器;d) 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 硫化温度 当催化剂床的温度升至 200220后即可加入 CS2,此时可边升温边硫化,对于添加碱金属的耐硫低变催化剂,最终温度不应低于 350,最好达到 400,并维持几个小时以便使催化剂得到充分的硫化。硫化剂的浓度 为了加速催化剂的硫化,缩短硫化时间,最好为使气体中硫含量

15、在 1030gm3 的浓度。当然,在催化剂床层温度较稳定的情况下,硫含量高一点也是可以的。但用 CS2 作硫化剂,CS2 含量太高可能产生析碳。气体空速催化剂升温硫化时,电加热器应具有足够大的功率,气体出电加热后最好有直接到第二或第三段的近路以保证最后一段催化剂的硫化温度达到 350以上。硫化时采用低压( 硫化时催化剂的吸硫量 根据催化剂中钴和钼的含量,按上述硫化反应可以算出含碱金属的耐硫低变催化剂,在硫化时的吸硫量约为催化剂重量 4,而用于加压气化工艺的中温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吸硫量约为催化剂重量的 5。考虑到在硫化过程中有一部分硫随尾气中流出,实际操作时打了一定量的过量系数。一般在理论计算量

16、的基础上增加 2030 。硫化结束的判定 当加入硫化剂开始硫化以后,应每小时从出口尾气中取样进行硫的分析。在硫化初期,由于进入催化剂床的硫与活性组分反应被消耗,因此,出口尾气硫含量很低,到了中后期,尾气中硫含量逐步增加,硫化快结束时,出口尾气硫含量明显增高,当出口尾气中的硫含量接近或达到进口的硫含量时,可以认为硫化结束。硫化时安全注意事项 前面所说,硫化时间采用添加 CS2 的方法硫化比较简单可行,硫化后催化剂的活性高。CS2被加入储罐中,用氮气钢瓶加压到 0.10.2Mpa,储罐下部有出口,用调节阀控制硫量,后面接一个转子流量计测定流量。由于 CS2 易挥发、易燃、易爆,因此应加强安全措施。CS2 储罐应离反应器装置有足够距离并隔离起来,设人看管。4 3 催化剂的正常运转当催化剂硫化结束后,既可逐步转入正常操作。变换系统慢慢升至反应压力,各段床层的进口温度逐步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