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62209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 8讲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可逆反应:A(s)2B(g)2C(g) HQ3Q278.8 kJB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 t min达到平衡,则 0 t min内, v(O2) mol/(Lmin)15t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 SO2的转化率将大于 50%D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 K2解析乙、丙转化到左边,SO 2、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 mol、1 mol,与甲中 SO2、O 2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丙中 Ar不影响平衡移动,故三者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 SO2、O 2、SO 3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A由于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相等,

2、故参加反应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甲乙丙,故放出热量: Q1Q3 Q278.8 kJ,故 A错误;B乙容器中的反应经 t min达到平衡,则 0 t min内, v(O2) mol/(Lmin),0.2 mol/Lt min 15t故 B正确;C乙中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 1.8 mol0.8 mol1 mol,甲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 2 mol1 mol1 mol,甲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100%50%,正反应为1 mol2 mol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 2的转化率将小于 50%,故 C错误;D甲、乙、丙三容器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乙中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78.8 kJ

3、,由 2SO2(g)O 2(g)2SO 3(g) H197 kJmol1 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 2 mol 0.8 78.8 kJ197 kJ- 3 -mol,则二氧化硫浓度变化量为 0.4 mol/L,SO 2、O 2、SO 3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8 mol2 L0.9 mol/L、 0.45 mol/L、 0.1 mol/L,则:1.8 mol2 L 0.9 mol2 L 0.2 mol2 L2SO 2(g)O 2(g) 2SO3(g)起始(mol/L): 0.9 0.45 0.1转化(mol/L): 0.4 0.20.4平衡(mol/L): 0.5 0.25 0.5故平衡常数 K

4、4,故 D错误;故选 B。0.520.520.255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 c(CO2)与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 学 号 43864285A平衡状态 A与 C相比,平衡状态 A的 c(CO)较小B在 t2时,D 点的反应速率: v(逆) v(正)C反应 CO(g)H 2O(g)CO 2(g)H 2(g)的 H0D若 t1、 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2,则 K1 K2解析A平衡状态 A与 C相比,C 点温度高,已知 H0,升高温度平衡正移,CO 浓度减小,所以 A点 CO浓度大,故

5、 A错误;B 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 D, c(CO2)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则一定有 v(正)0,故 C正确;D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故 K1T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容器中平衡时, c(NO2)0.2 molL1 , c(NO)0.4 molL1 , c(O2)0.2 molL1 ,容器容积为 1 L,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40.2) mol0.8 mol,容器中投入量为(0.30.50.2) mol1 mol,若容器中投入量与平衡量相等,则两容器内压强之比为 0.8145,根据容器中的相关数据,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0.8 m

6、olL1 ,容器中 Qc0.2 molL 1 0.4 molL 1 2 0.2 molL 1 20.56 molL 1 T1,D 项正确。7固定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 yB(g) zC(g),图表示 t 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表示平衡常数 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导 学 号 43864287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 H甲丙B平衡时 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平衡时甲中 NO2与丙中 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解析因甲、丙为恒容容器,0.1 mol N2O4完全

7、转化可得到 0.2 mol NO2,故甲、丙两容器中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反应开始后乙容器中的压强大于甲容器中的压强,而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平衡向生成 N2O4的方向进行,故 B对;再结合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知 D错;虽然乙中转化掉的 NO2比甲中多,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因乙的容积减小导致 NO2浓度增大的程度大于因平衡移动使 NO2浓度减小的程度,因此,平衡时乙中 NO2的浓度大于甲中 NO2的浓度,但由于甲、丙两容器内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甲、丙中 NO2的浓度应相等,A 错;由甲、丙中的化学平衡为等效平衡知,若平衡时甲中 NO2的转化率为50%,则丙中 N2O4的转化率也

8、为 50%,C 错。10.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导 学 号 43864290(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 K值。反应大气固氮N2(g)O 2(g) 2NO(g)工业固氮N2(g)3H 2(g) 2NH3(g)温度/ 27 2 000 25 400 450K 3.81031 0.1 5108 0.507 0.152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吸热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_ 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_。(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 N2的平衡转化

9、率在不同压强( p1、 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A_(填“A”或“B”);比较 p1、 p2- 7 -的大小关系:_ p2p1_。.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g)3H 2(g)2NH 3(g)(3) 在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N2和 3 mol H2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2.8 mol。达平衡时,H 2的转化率 1_60%_。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 8 MPa,则平衡常数 Kp_ (MPa)2 或 0.255(MPa)2 或491920.26(MPa)2 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

10、量分数)。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越高, K越大,说明升高度,平衡正移,则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由表格数据可知,2 000 时, K0.1, K值很小,则转化率很小,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故答案为: 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2)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减小,所以图 A正确,B 错误;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减小的方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p2的转化率大,则 p2大;故答案为:A; p2p1;(3)设平衡时有 x mol N2转化,N 2(g)3H 2(g)2NH 3(g)起始物质的量

11、: 1 mol3 mol0变化的物质的量: x 3 x 2 x平衡物质的量: 1 x 33 x 2 x列式可得:42 x2.8,解得 x0.6 mol, a1 100%60%,0.6 mol1 mol故答案为:60%;N 2、3H 2、NH 3的平衡分压分别为: 8 MPa, 8 MPa, 8 MPa,因此 Kp0.42.8 122.8 1.22.8 (Mpa)2,故答案为: (MPa)2。(1.22.88 MPa)2(1.22.88 MPa)3(0.42.88 MPa) 49192 49192- 8 -11无色气体 N2O4是一种强氧化剂,为重要的火箭推进剂之一。N 2O4与 NO2转换的热

12、化学方程式为:N 2O4(g)2NO 2(g) H24.4 kJ/mol 导 学 号 43864291(1)将一定量 N2O4投入固定容积的真空容器中,下述现象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bc_。a v 正 (N2O4)2 v 逆 (NO2)b体系颜色不变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气体密度不变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次到达平衡时,则混合气体颜色_变深_(填 “变深” 、 “变浅”或“不变”),判断理由_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c(NO2)增加,颜色加深_。(2)平衡常数 K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分压表示,即 K表达式中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

13、质的量分数(例如: p(NO2) p 总 x(NO2)。写出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Kp表达式_ p 总 x2(NO2)/x(N2O4)_(用 p 总 、各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x表示);影响 Kp的因素_温度_。(3)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 v 正 k 正 p(N2O4),逆反应速率 v 逆 k 逆 p2(NO2),其中k 正 、 k 逆 为速率常数,则 Kp为_ k 正 /k 逆 _(以 k 正 、 k 逆 表示)。若将一定量 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 298 K、压强 100 kPa),已知该条件下 k 正 4.810 4 s1, 当 N2O4分解 10%时, v 正 _3.910

14、 6_ kPas1 ;(4)真空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 N2O4,维持总压强 p0恒定,在温度为 T时,平衡时 N2O4分解百分率为 a。保持温度不变,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等量 N2O4,维持总压强在 2p0条件下分解,则 N2O4的平衡分解率的表达式为_( 2/2 2)1/2_。解析(1)根据平衡定义, v 正 v 逆 系数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 v 正 (N2O4) v 逆(NO2),故 a错误;体系颜色不变,说明 NO2浓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c.气体质量不变,反应中气体物质的量改变,根据 M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当m 总 n 总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达到

15、平衡状态,c 正确;d.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密度为恒量,气体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d 错误;N 2O4(g)2NO 2(g) H24.4 mVkJ/mol,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O 2浓度增大,则混合气体颜色变深。(2)平衡常数 Kp表达式 p x2(NO2)/x(N2O4);影响平衡常数 K的因素是温度,所以影响Kp的因素是温度。(3)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 v 正 k 正 p(N2O4),逆反应速率 v 逆 k 逆 p2(NO2),其中 k正 、 k 逆 为速率常数,平衡时 v 正 v 逆 , k 正 p(N2O4) k 逆 p2(NO2), Kp为 k 正 /k 逆 。若将一定- 9 -量 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 298 K、压强 100 kPa),已知该条件下 k 正4.810 4 s1 。当 N2O4分解 10%时, v 正 4.810 4100 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