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622055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 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十一辩证法提升卷时间:5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安徽安庆五校联盟联考)现代企业倡导团队精神,强调团队战斗力的发挥。在一个团队里,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往往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人。材料强调了()A整体制约部分 B部分服从整体C整体离不开部分 D部分离不开整体2(2017全国百校大联考)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随着群体成员数

2、量的增加,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进而导致群体力量难以发挥。材料体现的哲理是()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A B C D3(2017四川名校联盟测试)20 年前,杰夫贝佐斯发现了实体书店的短板而创建了网上亚马逊;20 年后,贝佐斯又认识到了互联网销售的局限,从而开办了亚马逊史上首家实体书店,完成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由此可见()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人的认识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 发展建立在对旧事物彻底否定的基础之上要树立辩证法

3、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2A B C D 4(2017广西百所示范性高中联考)泰格投资集团执行总裁普拉科特说,新生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诋毁与质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也不例外。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引来一片质疑之声,这是因为()事物通常都以统一、相持的状态存在新事物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过程统一物的分解、平衡的破坏等需要一个过程A B C D5(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质检)作为新事物的电动汽车,其绿色环保且使用成本低,但仍然未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 。只要续航里程低于 50 公里,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

4、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这启示我们()事物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电动汽车推广中的困难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不断积累的量变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两个方面A B C D6(2017河北衡水中学月考)底线思维是我党当前重要的执政理念。对待底线有两种基本的态度和方法:一种是突破底线,打破统一体,实现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另一种是坚守底线,维护、完善、巩固统一体,保持事物的性质。坚守底线思维蕴含的哲理有()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要统筹兼顾,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保持事物性质稳定必须将量变控制在合理范围A B

5、C D37(2017河北保定市一中期末检测)右图漫画爱的束缚启示我们()A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注重区分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8(2017广西桂林调研)“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告诉我们()人生经历的不同影响听雨时的心情人生不同阶段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情随境迁,人的心情总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A B C D9(2017安徽皖江名校联考)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环

6、境变化,人的性格还是会发生一些改变。中国台湾学者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退休后,男女的性格特质可能发生互换,老年女性变得更加独立,老年男性则选择回归家庭。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矛盾具有同一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A B C D10(2017天津市六校联考)“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要求我们()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居安思危,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

7、化见微知著、立足关键部分,增强前瞻意识A B C D411(2017重庆七校期末联合检测)下图漫画钓(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反对一蹴而就 勇于另辟蹊径,反对墨守成规善于因事制宜,学会随机应变 敢于另起炉灶,反对承前启后A B C D12(2017湖北夷陵中学摸底)山东省莒县果庄镇农民刘某自主研发了 60 个桃树新品种,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带动了当地油桃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这说明 ()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树立创新意识是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升级的前提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

8、 52 分)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2017云南楚雄市期中调研)(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几十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材料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

9、康发展,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5(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理由。(6 分)(2)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6 分)14(2017河南豫南九校期末质评)(14 分)2016 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3 年 9 月 25 日,蒋介石集中 100 万军队,200 架飞机,向各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和极端错误的战略,以及掌握红军最高指挥权的博古不懂军事,经过一

10、年苦战,红军未能打破敌人“围剿” ,于 1934 年 10 月仓促决定中央领导机关及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进行战略大转移。但在此之前,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围剿” ,均以失败告终,这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现在: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有关知识,分析红军被迫长征给我们怎样的警示。(10 分)6(2)某班级召开“弘扬长征精

11、神 坚定理想信念”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 1030 个字)(4 分)15(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26 分)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专题十一辩证法提

12、升卷1C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人制约着团队战斗力的发挥,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故选 C;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2B材料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转化,不选;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说法错误。3C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说法错误;表述违背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排除;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选 C。4C新事物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7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引来一片质疑之声,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5A材料反映了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这启示我们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必须做好思想准备

13、,迎接困难和挑战,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选;矛盾的两个方面不能等同于利与弊,说法错误。选 A。6B坚守底线,维护、完善、巩固统一体,保持事物的性质,这体现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可选;保持事物的性质体现了量变质变原理,可选;均与材料无关。选B。7B漫画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符合题意。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排除 A;C、D 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 C、D。故选 B。8A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符合题意。9A退休前后老年人的性格有所不同,可选;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性格出现部分互换,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

14、转化,可选;说法错误,颠倒了二者关系;与题意无关。选 A。10C“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说法错误,不选;想问题、办事情应立足整体,排除。11C漫画中主人公在钓鱼时发现鱼总会从鱼饵处向他的对岸方向跳跃而不上钩,他把握这一矛盾特殊性后,佯装在左岸放钓饵,而在右岸创新性的用网渔兜成功捕获了鱼,这是他坚持创新,研究鱼活动的特点而获得的成果,这启示我们应勇于另辟蹊径,善于因事制宜,故正确;与漫画主旨不符;中“反对承前启后”表述错误。选 C。12A“带动了当地油桃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体现了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以及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

15、之间都存在联系,不选;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提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不选。选 A。13.(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改革中的旧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此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在推动发展中的问题解决的同时也会产生新问题,因此,改革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的8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伴随新旧问题的交替,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因此改革不可能一劳永逸。(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14(1)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