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61898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6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6 和平与发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 31.(2017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材料1948 年 8 月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来自 45 个国家的 500 多位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举行了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并成立了国际联络委员会。其中有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及其夫人、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等。1949 年 4 月 20 日至 25 日,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法国巴黎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同时进行,有 2 287 名代表参加,代表 72 个国家,12 个国际组织和 25%的世界人口。1950 年爱因斯坦发表电视讲话,反对美国制造氢

2、弹。1950 年 11 月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来自 45 个国家的 500 多位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举行了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并成立了国际联络委员会”得出由文化界人士发起,并且成立了民间组织进行推动等。第(2)题根据材料可得出主要由世界知名的人士积极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形成了美苏冷战的局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答案:(1)特点:由文化界人士发起;代表具有广泛性;由国际民间组织推动;超越意识形态分歧。(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知名人士和社会舆论的积极推动;核战争的威胁;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任答 3 点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全世界的武装冲突已经变成了某种痼病,冲突通常是发生在国家内部,但因为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扩大。虽然就 20 世纪的标准而言,这些冲突的规模都很小,但它们的主要受害者越来越多是平民,所造成的冲击也相当巨大且持久。自从柏林墙倒塌之后,我们再一次生活在一个种族灭绝和大量人口被迫迁移的时代

4、。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看 21 世纪材料二随着苏联和它的共产主义卫星国纷纷崩溃,种族和宗教敌对与仇恨如开闸洪水一样喷泻出来,常常导致暴力冲突和长期的内战。冷战时代遗留了许多人为的、反历史潮流的政2治单位,它们导致了种族冲突愈演愈烈,而上述趋势使得冲突更加复杂化宗教差别也常常为种族分歧火上浇油,不同的宗教复兴团体把宗教差别作为它们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有时候,宗教狂热还会成为土地纷争的主要因素。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 20 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战争发生了哪些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变化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考虑

5、当今的国际局势,局部战争的发生等。第(2)题当今的局部战争主要是原来国家关系体系变化带来的影响,然后就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霸权主义等带来的影响回答。答案:(1)从国际战争到国内战争、局部冲突(国际战争与国内战争的分界变得模糊);从对国家政府的影响扩大到对平民的影响,平民日益成为伤亡、伤害的主体。(2)冷战结束,原有国际力量平衡被打破;种族冲突;宗教矛盾;外国势力的介入;武器泛滥;恐怖主义势力发展。3.(2017锦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330 万吨 TNT 当量)试

6、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 2 年零 8 个月,比美国少用 4 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于敏,1926 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 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率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2015 年 1 月 9 日,获得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500 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解析

7、】第(1)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就国际来说,政治上两极格局对峙,国际关系中重大矛盾和冲突都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条件,外交上美国对中国敌视,中苏关系恶化;就国内来说,政治上新中国建立,巩固国防的需要,经济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对科学家颁奖的意义从对中国和对世界两个角度考虑,国内来讲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鼓舞信心等角度考虑,国际上主要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答案:(1)背景:20 世纪中期出现以计算机、原子能为标志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3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8、使得国际关系中重大矛盾和冲突都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展开;反对霸权主义威胁,巩固国防;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处于敌对状态。(2)意义:宣扬科研精神,营造崇尚科研氛围;鼓励科技创新;显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和信心;鼓舞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4.(2017武昌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生活方面十分成功。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阻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

9、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在 1962 年的极度危险的古巴危机中,联合国也没有举行任何磋商会议。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在那里,冷战扩大了共产党集团和非共产党集团之间的鸿沟,这一鸿沟最后宽到不可逾越的程度。因此,各大国各行其是,组织了相对抗的安全防卫体系,对每次危机都独自作出反应。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 年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成立以来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

10、坏”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方面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解析】第(1)题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在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限制,但仍旧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并不能杜绝战争、消除霸权。第(2)题从和平发展的促进因素和负面因素两个角度来分析。答案:(1)表现:“好”:阻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减少了局部战争;达成众多裁军协议;推动结束殖民主义制度。 “坏”:未能阻止一些局部战争;未能消除大国间的矛盾;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2)“好”的原因:联合国提供适宜平台或媒介,对冲突起到了缓冲作用;美苏双方势均力敌;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

11、的时代主题。“坏”的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5.(2017巴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世界其他地区制造大规模恐怖袭击,尤其是西欧国家近年来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点,无辜平民大量丧生。材料二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中俄:面向 21 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

12、什么?20 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2)材料二阐释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根据材料概括“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得出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第二问变化,20 世纪初世界处于战争和革命中,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形成新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得出其变化是由战争和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第三问因素,根据材料“恐怖分子” “恐怖袭击”得出恐怖主义;除此之外结合所学还可得出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第(2)题第一问主题:和平与发展;第二问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争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答案:(1)依据:(当时)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任答三点即可)(2)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争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