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1897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介绍(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摄影教学目标:摄影是编导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表现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镜头、相机、胶卷、曝光与测光、景深、焦深与超焦距、闪光摄影、滤镜、摄影构图、黑白胶卷冲洗技术、黑白照片印放技、彩色摄影基础理论、摄影特技与摄影专题、新闻摄影、数码摄影学时安排:第一学期,共 60 学时 2、电视摄像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摄像造型原理、电视画面的构成以及画面造型的手段和拍摄技巧。主要内容:电视画面、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固定画面、运动摄像、光学镜头及其运用、光线与色彩的

2、画面表现、电视场面调度、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共 64 学时3、电视编辑教学目标:电视编辑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蒙太奇的视听思维方法进行影视画面的组接,在此基础上,掌握画面的组接原则和技巧、场面过渡的方法、解说词创作以及声画组合原则,进行专题、新闻、文艺节目的编导工作。主要内容:蒙太奇、画面组接技巧、解说词、场面的过渡、声画组合、电视的节奏与结构、电视采访型节目、新闻节目的编辑、文艺节目的编辑、分镜头台本的创作。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共 64 学时4、电视专题创作教学目标:电视专题片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专题片创作的理念、创作流程及其创作规律的掌握,理解归纳出不同类型专题片的美学品

3、格,启发学生创作意识,开拓学生创作思路,培养学生创作专题片的能力。主要内容:电视新闻业务流程、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电视新闻直播、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电视文艺专题性节目学时安排:第四学期,共 64 学时5、纪录片创作教学目标:纪录片创作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提高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纪录片的艺术特性及审美特征、纪录片的历史演变、掌握纪录片的选题策划、采访、摄影造型、影片剪辑、声音剪辑、解说词、音乐创作、录音技术、及后期合成创作等。 主要内容:纪录片学派

4、及创作方法、纪录片的艺术特性、纪录片的审美特性、选题策划与采访、采访与拍摄、摄影造型、采访与录音蒙太奇组接艺术、访谈、现场声和模拟声剪辑、解说词创作音乐创作、后期合成创作学时安排:第五学期,共 64 学时6、影视精品赏析教学目标:影视精品赏析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发展史,理解电视核心素材和表现素材的搭配,了解电视各种素材的综合处理,认识电视制作的技术指标在作品中的表现,加强对艺术美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审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学会一定的创作模式,进行完整电视片的创作。 主要内容:电影艺术特性、电影(故事片)样式分析、电视剧发展概述、电视剧艺术特性

5、、电视剧品类分析、影视评论的异同、影视整体评论、影视单项评论学时安排:第四学期,共 64 学时7、剧本创作教学目标:剧本创作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深入学习研究,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剧本创作的共性规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这些规律和技巧进行影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不断创新的目的。主要内容:影视剧本的主题、格式、人物、情节、视点、时空、语言风格改编等。学时安排:第四学期:共 64 学时。8、电视节目后期包装与合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编辑流程,掌握节目后期包装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主要内容:节目后期包装基本理论、二维合

6、成、三维合成,特技字幕、后期数字特技、后期合成相关软件的协作应用、渲染设置与输出。学时安排:第五学期,共 64 学时。大纲:摄影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摄影技能以后,与电视专业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着重培养其对画面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摄影的基本知识、技巧、拍摄方法应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以达到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目的。也为以后的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电视照明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

7、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与摄影相关的知识,而且根据其专业应多涉及与电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器械和图片讲授。对国内外的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必要时可进行模仿拍摄,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学有所依、学为所用。(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在学习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拍摄不同要求的摄影照片,在实践中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表现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摄影术诞生和发展以及摄影图片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8、;熟悉:摄影的门类及拍摄要点。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以及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镜头的选择和应用、光圈、快门的调整、景深的应用以及滤镜的使用、灯光布置、基本的构图原理以及各种专题摄影的拍摄技巧等。(2)、能够熟练地使用相机进行拍照,并根据摄影创作的目的来确定相应的器材和技术参数。(3)、能独立完成摄影专题的拍摄,特别是对于对于作品用光和构图风格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1、强调理论讲授、实践实训、课堂讨论、经典摄影作品分析及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实训作品的拍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

9、节,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 二、课程知识结构1、基本知识结构本课程知识大致可分为三大块:摄影器材篇、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艺篇、摄影专题篇。、摄影器材篇:本课程的导入知识,包括照相机、镜头、感光材料三章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艺篇: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景深、焦深和超焦距,摄影用光、摄影构图、闪光灯、滤镜五章内容。、摄影专题篇: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在第九章:各种题材的摄影中作系统详细分类讲解。这三块知识呈递进态势,在了解了摄影所必需的器材之后进入对摄影基本概念和拍摄方法的学习,然后再进一步深入到各种题材中去。主讲教师根据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2、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章节 内 容 理论 实践 合计绪

10、论 摄影的发展与应用 2 2一 照相机 4 2 6二 镜头 8 2 10三 感光材料 2 2 4四 景深,焦深和超焦距 2 2 4五 摄影用光 4 4 8六 摄影构图 6 4 10七 闪光灯 2 2八 滤镜 2 2九 各种题材的摄影 8 8 16十 集中实训 30 30合计 40 50 90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摄影的发展与应用1.教学目的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认识到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图片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2.教学内容(1)摄影技术的发展历史(2)摄影的门类3.教学要求(1)了解:简单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2)掌握:摄影的各个门类的区别和定义(3)重点:摄影的门类作业与实践:(1)能说出

11、摄影术诞生的年份(2)掌握摄影的各个门类的区别和定义,看到各种图片能分析出属于摄影的哪种门类。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图片观摩分析和讨论。5.教学学时2 学时,全部理论讲授。第一部分:摄影器材篇一照相机1.教学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为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述机背取景相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数码相机的构造和原理及各种相机的特点,以及根据拍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相机,掌握其使用选购和维护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相机图片。2.教学内容(1)照相机的种类(2)照相机的结构(3)照相机的使用、选择及维护3.教学要求(1)了解:照相机的种类(2)掌握:相机的使用(3)重点:

12、照相机的原理和各种相机的特点。作业与实践:(1)思考如何根据拍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相机?(2)熟悉照相机的使用。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时辅以器械和图片观摩分析。5.教学学时6 学时,其中 4 理论讲授,2 学时实践。二 镜头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镜头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性质,初步了解镜头的鉴别和使用和维护。2.教学内容(1)镜头的光学原理(2)主要性能(3)镜头的种类及特点(4)常见镜头的结构类型(5)选购及维护3.教学要求(1)了解:镜头的光学原理(2)掌握:镜头的焦点距离和光圈值以及光孔大小的关系(3)重点:如何根据拍摄的内容来选择镜头的类型作业与实践:(1)思

13、考如何根据拍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镜头?(2)思考镜头的主要性能参数对成像的影响。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时辅以器械和图片观摩分析。5.教学学时10 学时,其中 8 理论讲授,2 学时实践。三 感光材料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胶卷的种类和照相性能,学会胶卷的选择和使用。2.教学内容(1)感光材料的构造及成像原理(2)彩色黑白胶卷的选择(3)常见感光材料的类型(4)胶卷使用常识 3.教学要求(1)了解:胶卷的基本构造及成像原理(2)掌握:彩色和黑白胶卷的特点,以及各种胶卷的用途(3)重点:胶卷的种类和特点,及其用途作业与实践:(1)思考如何根据拍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胶卷?(

14、2)思考胶卷的各个性能指标对照片素质的影响。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图片演示分析和讨论。5.教学学时4 学时,其中 2 理论讲授,2 学时实践。第二部分:基础技艺篇四 景深,焦深和超焦距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景深、焦深和超焦距的含义及实用价值。2.教学内容(1)模糊圈(2)景深(3)焦深(4)超焦距3.教学要求(1)了解:模糊圈的定义及其意义(2)掌握:景深、焦深和超焦距的定义和实用价值(3)重点:景深的定义及运用作业与实践:(1)练习景深的运用(2)练习超焦距的运用4.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5.教学学时4 学时,其中 2 理论讲授,2 学时实践。五 摄影用光

15、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要求学生学会构图方法,具备初步的构图能力。2.教学内容(1)正确认识摄影用光(2)自然光的运用(3)室内现场光的运用3.教学要求(1)了解:光线变化的基本规律(2)掌握:根据光线变化的规律,能选择恰当的拍摄方位和角度。(3)重点: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运用。作业与实践:(1)不同方向的光线对拍摄对象的影响(2).如何根据拍摄要求来布置灯光4.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5.教学学时8 学时,其中 4 理论讲授,4 学时实践。六 摄影构图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要求学生学会构图方法,具备

16、初步的构图能力。2.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概说(2)摄影画面构成(3)拍摄点与画面变化(4)摄影造型法则3.教学要求(1)了解:摄影构图的定义(2)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3)重点:构图的基本法则作业与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构图来突出拍摄主题4.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5.教学学时10 学时,其中 6 理论讲授,4 学时实践。七 闪光灯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类闪光灯并掌握其造型特点,了解闪光灯的闪光特性,掌握闪光摄影曝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学内容(1)闪光灯的种类和特性(2)闪光摄影曝光技巧及基本常识3.教学要求(1)了解:闪光灯的种类(2)掌握:各种闪光灯的特性(3)重点:如何运用闪光灯作业与实践:(1)思考如何根据拍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闪光灯?4.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时辅以器械演示和图片观摩分析。5.教学学时2 学时,全部理论讲授八 滤镜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滤镜及其使用效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