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段均衡器调节方法没有仪器靠耳朵调,声音浑浊减 60-80,低音压耳减 125,中音过厚减 400,500,中频打耳朵减 1250-2000,人声太突出减 3K,高频刺耳减 4-6K ,齿音太重减 8K,高音发毛减12-16K反过来,低频不丰满加 60-80,力度不足加 125,人声单薄加 200-400,声音发虚加 1K 附近,人声位置偏后,提 3K,声音不亮,不通透加 4-8K,空间感不足加12-16K低音太硬减 160- 200,男声喉音重减 200,鼻音重减 250在音乐节目的频域内,各个频段都有其独立的作用,对各段频率的提升或衰减都会使乐音的内含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把全音频分成六段作具体分析: (1)16—80HZ(超低音)的频率段,能给音乐带来强有力的感觉,尤其在 20Hz 以下的频率,可以加强空气振动感,过多地提升会使声音混浊不清但在我们语音的重放过程中,该段频率一般是无法重放出来的 (2)80—250Hz(低音)的频率段,包含着语音中各声部的基础音,对这段频率的调整可改变音乐的平衡状态,使其趋向丰满或单薄,过多地提升会引发“隆隆” 声(低频嗡声RUMBLE) 为了加强一些声功率较弱的乐器演奏的丰满度,在人声的处理过程中,通常男低音的频率可以下到 100Hz 以下,但在切除 100Hz 以下的频率时,可消除低频噪音,使音色更纯净。
100-160Hz 的频率多时,人声会低沉,沉闷3)250HZ—2KHZ (中音)的频率段,包含着大多数声部的低次谐波,250-500Hz 影响音色的力度和结实度330HZ 给人声的坚实感,使低音柔和丰满但提升过多,会产生“ 嗡嗡 ”的浴室效应 500—800 多会使音色生硬如果在800Hz—2KHz 范围内加上个很宽的提升峰值,可以使声音更突出中心频率增益一般不宜起过 8dB,在 500Hz 过多提升时,会产生纸盆声器音质,在使用时也多用于衰减状态,在 1—2KHz 过多提升时,会产生类似铁皮声的音色,机的音色 (4)2K—4KHz(中高音)的频率段,这段频率要慎用,过多提升时会掩蔽语言的识别,特别是“M、B”这样的唇音容易模糊这点对我们来要注意在 3Khz 左右过多提升会引起听疲劳,心烦这段频率音色发扁,比较锐利,并且对中、高频的层次感有破环作用,应慎用 (5)4K —6KHz(高音)的频率段,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可以增加语言、音乐的清晰度,提升这段频率可使表演者与听者的距离拉近4Kz 具有穿透性听感的频率,5kHz 提升或衰减对响度影响很大 (6)6K—16KHz(超高音)的频率,这段频率控制着整体声音的明亮度的清晰度。
对语言节目来说,过多提升这段频率会加重齿音,使声音发破但在 11025Hz 采样中该段频率已经没有了8kHz 频率的运用上,应注意限制使用,因为这个频率能引起人的外耳共振,听感尖啸刺耳,过多的分量能破坏整体音质31 段均衡器的调试这篇文章我想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专业均衡器的使用技巧众所周知均衡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调整音色、调整声场和抑制声反馈了,如何调整音色的文章很多了,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的是如何使用专业多段图式房间均衡器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现在的专业音响系统中使用的图示均衡器一般都是 31 段左右,其推拉电位器的 Q 值是恒定的,一般为 1/3 倍频程,所以无论是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带宽始终是不变的,而频率提升和衰减的程度一般为 6-18 dB,最常用的是 12dB图式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位置,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各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常用的专业图示均衡器频率调节范围一般是20Hz~20kHz,频率调整点一般从低到高分为:20Hz、25Hz、32Hz、40Hz、50Hz、63Hz、80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1kHz、1.25kHz、1.6kHz、2kHz、2.5kHz、3.15kHz、4kHz、5kHz、6.3kHz、8kHz、10kHz、12.5kHz、16kHz、20kHz 等共 31 个频点,因其有一项主要功能是用来调整室内声场的,故又称其为:专业多段图式房间均衡器。
下面我就把自己多年来使用均衡器的心得写一下,谨供大家参考:一、使用均衡器调整声场在专业均衡器的三大主要功能当中,调整音色应该是最基本最经常用到的功能了,甚至于目前好多音响师只知道均衡器可以调整音色而不知道专业图式房间均衡器更重要的功能是用来调整声场和抑制声反馈的用房间均衡器来调整声场,非常专业的方法是要借助粉红噪声发生器和实时频谱仪来调整但我们现在大多数的音响师是不可能有这些设备的,只能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设备想办法进行声场调整了,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就是用话筒调节了,其实如何利用话筒来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也有一些文章介绍过,但我觉得介绍的不够详细或者不够通俗易懂,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套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调整方法,具体调整步骤如下:A 首先找一只频响曲线较为平直、频响范围较宽的话筒,最好是电容话筒,也可以是质量比较好的动圈有线、无线话筒把这个话筒固定在话筒架上,放在一个声场的最佳听音区内,高度 1.2 米左右,话筒拾音头的水平位置与主音箱的中轴线平,基本上就是和主音箱成等腰三角型B 调整时要将除房间均衡器外的其它周边设备旁路直通,再把均衡器所有调节点清零,调音台上话筒所在通道的均衡器也要直通不做调整,功放打开并把音量开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打开调音台的总音量,开始慢慢往上推话筒音量推子,听到轻微的回输声时,再把话筒音量推子往下拉 6—9 个 dB 左右。
C 然后用房间均衡器从 50Hz—16kHz 每个点逐步进行提升,一般 50Hz 以下,16kHz 以上的频率是不会产生声反馈的具体调整步骤如下:1、找出回输最厉害的频率点:对声场影响最大的回输点一般有 2 个左右,假如在一个代号为:W 的舞厅里,当我们对 400Hz 和 4kHz 这两点进行大幅度提升时产生了回输,而其它频率点即使做了大幅度的提升(一般提升 12dB 左右)也没有产生声回输,那么我们就确定在这个声场中回输最厉害的有两个点,就是:400Hz 和 4kHz,此时我们要先把这两个点衰减 6 个 dB 左右,这样可以方便下一步的操作当然不同的声场回输的频率也不可能一样2、找出回输比较厉害的频率点:这样的点一般有 3 个左右,此时我们再把调音台上的话筒音量开大些,再重新对均衡器上除了 400Hz 和 4kHz 以外的频点逐一进行大幅度提升,假如又发现了,200Hz、1KHz、5KHz 产生了回输,那第二步的调整也完成了3、对找出的回输频率进行处理:通过以上的调整,我们共找出了 5 个回输点,我们可以把回输最厉害的 400Hz 和 4kHz 这两个点衰减 6—9 个 dB 左右;再把回输比较厉害的 200Hz、1KHz、5KHz 这 3 个频率点衰减 3-6 个 dB,此时这个声场基本上就是调整好了。
二、使用均衡器调整声反馈很多音响师都会有一个困惑: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难道不是一回事吗?为什么还要把两者区分开来呢?实际上两者当然有区别,虽然调整步骤和方法是一样的,但其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不一样的调好声场只是找到了这个声场的不足并予以优化,而没有办法解决大部分的话筒声反馈,我这里说的声反馈通俗来说也叫:回输还是以那个代号为:W 的舞厅为例,这个舞厅音响系统中使用了 6 只话筒,然后这个舞厅又有三个舞台供演员演出,设想下假如这 6 只话筒又不是同一个品牌,且它们的参数又各不相同,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要完全避免回输会有多么困难但再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尽量减少和避免声反馈:把所有的话筒分类,选出经常使用的几只话筒,假如我们选了 2 只 AKG的话筒,2 个 SHURE 的话筒,然后用像调整声场一样的方法来调整声反馈:1、比如我们可以先拿一只 SHURE 的话筒,把它固定在话筒架上,分别在三个舞台范围内寻找回输点,假如我们在 a 舞台区域内找到了一个500Hz 的主要回输点;在 b 舞台区域内又找到了一个 630Hz 的主要回输点;在 c 舞台区域内还找到了一个 800Hz 主要回输点。
2、然后再拿一只 AKG 的话筒,把它固定在话筒架上,再分别在三个舞台范围内寻找回输点,假如我们在 a 舞台区域内找到了一个 1.25KHz 的主要回输点;在 b 舞台区域内又找到了一个 2.5KHz 的主要回输点;在 c 舞台区域内还找到了一个 3.15KHz 主要回输点这样就是用两种话筒在 3 个舞台区域内就一共找到了:500Hz、630Hz、800Hz、1.25kHz、2.5kHz、3.15kHz 这 6 个回输点,然后再在均衡器上把这些点按照回输大小的程度,衰减 3-9 个 dB当然这三个舞台区域内在同等话筒音量情况下,可能 a 舞台回输最厉害发现 3 个点,而 b 舞台和 c 舞台连一个回输点都没有,所以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3、用主要话筒在主要表演区内逐一搜索完回输点后,然后再到演员不经常去,但有可能去的区域搜索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回输点;然后再用不经常使用的话筒按照以上顺序重头搜索一遍回输点,这样这个舞厅的声反馈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当然不可能无节制的衰减均衡器,如果把均衡器衰减的面目全非,千疮百孔,那样就会连声音的连续性和基本音色都得不到保证三、使用均衡器调整音色当声场和回输点一旦调整好后,专业图示房间均衡器最经常用的功能就是调整音色了,当然在调整音色时候要兼顾回输点所在的频率,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增加一台均衡器专门作为调整音色用。
实际上不同的音响设备和不同的声场对均衡器的调整当然也会不同,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相对标准和固定的调整方法,但在我十几年的工作当,我总结了一套相对来说适用于大多数场所的调整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A 低频段的调整——调好各种音源的基音部分及丰满度、结实度:我习惯把 20Hz 到 315Hz 的频率范围划分成低频段,这一段调整的重点是注意各种音源的主要基音部分,就象一座金字塔,没有基础部分也就不会有塔尖部分,所以低音频率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在具体操作上:a 25Hz、32Hz 这两个频率基本上都是完全衰减的,因为现在很多音箱的低音频率还没有下潜至这个频段b 40Hz、50Hz 这两个频率恰好是目前我国 220V 交流电的频率,为了减少电源部分的干扰我们一般也把这两个频率衰减 5 个 dB 左右c 63Hz、80Hz、100Hz 这三个频率决定了音源的丰满度,一般不要做大的提升和衰减d 125Hz、160Hz、200Hz、250Hz 这四个点决定了音源的力度和结实度,提升太多声音生硬,衰减太多则声音模糊、发虚,因此这几个点在低频段最为关键整个低频段需要着重注意一点的就是低音部分增加 3 个 dB,功放的负载就增加了一倍,所以调节时候一定要慎重,既要注重音色,又要兼顾声场,还要兼顾功放的承受力。
B 中频段的调整——调好各种音源的二、三次泛音及圆润度、明亮度:我习惯把 400Hz 到 2.5KHz 的频率范围划分成中频段,大家知道大部分音源的主要基音部分都会在低音部分,那么它们的 2 次泛音、3 次泛音、4 次泛音……就会在中音频段;当然也有一些音源由于频率较高,其主要基音部分也会在中频段总之这一段调整的重点是调好大部分音源的二、三次泛音及音色的圆润度、明亮度在具体操作上:a 315Hz、400Hz、500Hz、630Hz、 800Hz、这五个频率影响着音源的力度和圆润度,这一段频率一般很少提升,因为提升后会影响音质,比如315Hz—500Hz 段提升太多时,声音就会变得象从井底发出来一样;对 630Hz和 800Hz 段提升太多时,音质就会变得象里的声音一样b 而 1kHz、1.25kHz、1.6kHz 、2kHz、2.5kHz 这五个频点影响着音源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