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59358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考卷 四川高考考卷 文综试题 文综部分试卷 及标准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高考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1.图 3-1 是地球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部分表示夜半球,图中 B 点表示北极点,C 点是 EF 线上一年中纬度最低的一点,北京时间是 7 点 49 分,则图中( )A.A 点的纬度是 4652 B.F 点昼长 12 小时 C.E 点在东 12 区 D.FDG 弧线为回归线2我国外贸 2010 年 3 月当月逆差达 72.4 亿美元,,中止了我国自年月开始连续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分析图 3-2,图中资料反映出的近五年我国对外贸易特点是A2008 年比 2005 年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一倍 B2009 年外贸

2、顺差比上年减少了 1/3 以上C 2009 年外贸各项指标比上年下降不到一成D2009 年以前三年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增长速度3读下表,我国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是( )A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第一产业比重过低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C第三产业增长最快,产业效率最高 D属第二产业的交通运输发展快、贡献大4图 3-3 反映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能源生产和消费发展情况是(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指标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78 年 70.5 17.3 12.2 28.2 47.9 23.91990 年

3、 60.1 21.4 18.5 27.1 41.3 31.62000 年 50 22.5 27.5 15.1 45.9 392008 年 39.6 27.2 33.2 11.3 48.6 40.12009 年 10.6 46.8 42.6图 3-1BCDGFEA图 3-2图 3-32A水电、核电、风电发展最快,消费率最高 B2008 年石油消费中国产不足一半C石油、天然气产量下降,消费量提高 D煤炭产量稳中有升,尚有少量出口5图 3-4 是“中国 2008 年农业产业结构 ”和“中国 2006 年农业用地结构”图,图中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农业( )A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B退耕还林的效益差C粮食生产

4、效益高 D畜牧业合理发展6图 3-5 某作物栽培区的分布图,影响该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及作物( )A影响该作物分布的因素是热量 B该作物可能是柑橘或茶叶C地形对该作物分布分布影响很小 D处降水比处多,故栽培条件差 7图 3-6“某海域海底构造” ,图中区域及至各地( )A和处为消亡边界 B图示区域共有两大板块 C是太平洋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处地壳稳定2009 年 7 月 22 日的日全食,从 71E、21N 开始,156W、13 S 结束,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24.2N,144.1E,食甚时间:2009 年 7 月 22 日 02 时 35 分 21 秒(世界时) ,太阳高度:86,月球本影

5、路径宽度: 258 千米( 偏食带的范围约跨纬度 60),日全食持续时间:06 分钟 38.8 秒。读图及上述材料回答8全食持续时间最长位置( )A食甚时当地时间为 10 时 35 分 21 秒 B太阳位于该地东南天空C位于台湾岛以东太平洋上 D月相为望,地球在近日点附近9下面至四个岛屿中( )A只有岛能看到日全食 B岛能看到日偏食C 岛西岸适合建港口 D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图 3-4图 13 图 3-5图 3-6WN图 3-7310城市建筑更换“白色屋顶”与“绿色屋顶”相比,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光污染和“白色污染” B减轻绿岛效益,降低室内温度C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用电 D

6、节约用水,减少 CO2 排放量11预计 30 年后,中国农村将只有 4 亿人口,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 )A加快城市化建设,鼓励农民到大中城市就业B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农村服务业,使之逐步向城市转移D大力发展旅游,改变“离乡不离土 ”的状况二、综合题(共 56 分)36 ( 36 分)读图并图 2-2-1“世界某区域图”和图 2-2-2“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1 )对照两幅图,说出 A、B 两处年降水量的差异,D 处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8 分)(2)分析 C 河流河该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

7、8 分)(3)E 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 F 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4 分)图 2-2-2ABC EFH204080 6040G D图 2-2-14(4)读图分析 G 处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区位优势有哪些?( 6 分)2010 年 2 月 27 日,当地时间 3 点 34 分(北京时间 14 点 34 分) ,该区域发生 8.8 级特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 35.8S、72.7W 的,震源深度 36 千米,震源位于海底 59.4 千米。(5)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震中位于 A 地的什么方向?地震发生后,对地震灾区救援最便捷的国家及运输方式是什么?(6 分)(6 ) H

8、处的洋流强度会受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4 分)39(20 分)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 3R)”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继 2009 年 12 月 24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2010 年 3月 15 日国务院又批复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

9、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材料二:誉为“聚宝盆” 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 57 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 7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1 )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图中字母 AD 代表的地理事物是:(4 分)C涩北B冷湖茶卡大柴旦乌兰德令哈DA5A 矿产地是: _; D 处是:_山脉。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2 )读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8 分)在图中填出

10、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乙_。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 分)(4 )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4 分)铅锌矿开采 油气开采湖盐开采选 矿聚氯乙烯氯气灰渣、矿渣尾盐天然气纯碱 烯烃镁、锂炼油钾肥铅锌精矿 硫精矿乙硫酸厂甲SO2 回收 废热废热、废气、废渣沥青渣油再生利用62010 高考文综地理预测(三)BDBDD, DACCB,B36.( 36 分)【答案】(1)A 处年降水量在 500mm 以下(200500mm 之间) ,

11、B 处年降水量在 500mm 以上(5001000mm 之间) (2 分) ;因常年影响 D 处的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含水汽丰富,沿岸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终年降水丰富。 (6 分)(2)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速快,无结冰期;流域内降水量丰富(1000 2000mm) ,干湿季分明,处在高原与平原(海拔 200m 以下与 2001000m)交界地带,落差大,地处热带,终年高温。 (8 分)(3)热带种植园(或经济作物种植业) 小麦(4 分)(4)原料(2 分) 铁矿、锰矿等矿产丰富、水源充足、靠近主要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等。 (答出四

12、点以上即可得 4 分, )(5 )西南 阿根廷 航空 (6 分) (6 )洋流强度会增强(2 分) H 处流经的是寒流,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底,地震释放的能量使底层冷海水强烈上升。 (2 分)39.( 20 分)【答案】(1 ) A察尔汗; D祁连(4 分) (2 )甲电力工业 ;乙建材工业(4 分) 。 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 3R) ”的循环经济原则。 (4 分)(3 ) 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4 分)(4 )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 ;(2 分)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降水少, )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 (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