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5891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苏南模式”06 公管一班 20061131120 温伟【内容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浅谈了苏南经济飞跃的原因,苏南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并介绍了苏南模式的概念和体制弊端,最后指出要科学辩证地看待苏南模式。 【关键词】:制度释放 制度构建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苏南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苏南的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扮演着引人瞩目的特殊角色。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苏南经济由此出现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1978-1984)以农业联产承包为契机,突破原由体制束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由农业

2、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飞跃(1985-1995)以全方位的改革和开放为契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实现改革与开放的互动,发展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实现了区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扩张;第三次飞跃(1996-今)以实施园区战略为突破口,主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打造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基地,促进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形成了新形势下发展经济新的体制、路径和成果。那么是什么使苏南经济能获得如此飞跃、领先全国呢?我认为,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地方政府治理角度看)虽然现在提倡服务性政府,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无谓干预,但政府必须做好宏观调控,中央要做,地方政府也得做,

3、其实这也是地方政府治理的最关键之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地方对经济必须无比重视,当然特别是在中国,制度政策等政治性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具体到苏南地区,则他们成功刚是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总体进程,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推进制度释放与制度构建,取得政策和制度先行的优势,而这是苏南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制度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对经济行为的 影响居于核心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在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有效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注重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总体进程,抓住每一次历史机遇,推进制度释放与制度构建,取得

4、政策和制度先行的优势,从而促进了苏南经济的发展。外部的历史机遇,内部的制度变迁,构成了苏南发展最巨大的动力。苏南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或“制度释放” 、或“制度构建”的制度变迁行为。乡镇企业第一次发展高潮,源自“制度释放”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 ,指出“国家对社队企业,分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 ”这是党中央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第一个纲领性檔,从而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释放的机遇。苏南的乡镇企业迎来了第一个春天,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几年间,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全国可谓是“一枝独秀” ,年增幅在 40%左右,甚至在 5

5、0%以上。苏南经济的再次飞跃是在我国开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实现的。在这体制转轨时期,苏南超前一步实施制度构建,抢先一步取得制度优势,从而继续扩大了先行优势。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苏南实行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普遍激发了2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较早地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的局面。进入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制度优势基本消失,苏南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将改革开放以来累积的先行优势,进一步扩大为现代化建设的综合优势。而这正是苏南第三次飞跃的最终方向和目的。从完善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到健全宏观管理体制,从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到探索实践新兴城市发展

6、体制,从通过发展园区促进经济集约化到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苏南已经或正在推进的这些举措,都有着“体制释放”或“体制构建”的成分。在制度变迁理论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的两个有代表的模型。有执行制度变迁是一群(个)人在回应有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在我看来,苏南经济的制度变迁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两方面的特征。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本质上是政府直接支持的结果,其中政策引导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苏南地区善于发掘和总结群众创造力,并以政策方式加以提升和推广,往往具备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有执行制度变迁两者的优势,集合了自上而下的拉动力和

7、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从而显示出更有效的作用。实施每一项重大战略,进行每一次重大变革,苏南都采用“试点总结再推广”的方式,这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避免出现大失误,寻找到正确道路,体现了我国改革的总体特点。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动因上必然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从制度变迁发生的角度看,只有当制度变迁潜在收入大于成本时,制度变迁的主题才会积极地实施和创造。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制度创新风险的预期值较高,承载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没有当地政府良好的制度变迁支持环境,有执行制度变迁发生的可能性往往很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强有力的环境支持使苏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在

8、“文革”以后到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尽管宏观环境比较严峻,但苏南乡镇企业已“异军突起” ;在市场化改革尚处于萌芽状态之时,苏南乡镇企业的市场运行特征已较为明显;直至后来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体制的形成等,都具有强烈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色彩。苏南经济的制度变迁被学者概括为一种模式“苏南模式” 。1983 年,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早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了一阵研究“苏南模式”的热潮。对“苏南模式”的内涵表达,最为各方接受的阐述是“三为主,一共同”:“三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经济运行机制上,

9、以市场调节为主。 “一共同”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小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苏南模式的兴起,对于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破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改善所有制结构、激发市场竞争力、促进苏南经济崛起功不可没。但苏南模式并非尽善尽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苏南模式逐步显现出种种不适应性,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些不适应性转化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和经济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产权不明,缺乏利益激励。 “集纵,机体的东西成为少数人的囊中物随意支配,不断流失从长远看,集体企业搞得好是偶然的,搞不好是必然的。 ”由此可见,在乡镇企业

10、产权制度安排中,出现了“利用不足”与“过度使用”的悖论。这一缺陷使乡镇企业在同各种经济成分的激烈竞争面前难以适应。在市场经济下,一个产权模糊、没有成本约束和利益驱动力的企业是难以发展的。第二,政企职责不分,行政干预过多。镇村两级党组织机器代理人,即使企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集体资产的代表,还直接参与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乃至日常的经营管理。实3践表明,这种状况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短期化。一些企业内部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日益福利化,内部激励机制削弱,还会出现干部任人唯亲、用人为上、家族化经营等现象。二是企业经营者的依赖心理。企业遇到困难,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而是一味寻求政府

11、支持;当企业发生了亏损,经营者又无需直接承担经济责任,亏损由镇村集体承担,出现“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现象。第三,经济形式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以集体经济为主,苏南所有制实现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单纯的集体经济。单一经济成分与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制约了整个经济结构的充分竞争。同时,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必然会形成单一的集体投资主体,企业资金来源狭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受到极大制约,发展后劲难以增强。针对以上所说的苏南模式存在的弊端,九十年代中期有人断言苏南模式是“历史的终结”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够全面、不够辨证的,我们应该用科

12、学辩证的眼观看待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内涵嬗变、外延拓展的过程中。苏南模式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趋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随着全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苏南模式将同其它诸如“温州模式” 、 “珠江模式”等经济模式融合互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理由相信,苏南的明天会更好!参考文献:苏南模式发展研究 ,朱通华、孙彬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宋林飞着, 经济管理文摘2001 年第 17 期苏南模式的创新 ,王家骏着,红旗出版社,2002 年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焕友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年中国苏南发展研究 ,黄胜平着,红旗出版社,2003 年苏南模式在实践中发展 ,朱根宝、陆国均着, 江南论坛2003 年第 11 期苏南现代化 ,胡福明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