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588286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008-08-27 15:05 【大 中 小】 【我要纠错】中医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是一本虚标实的病证。心脉瘀阻、心气衰微为其共同病机。本虚主要是心气虚。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可以出现心阳虚,更严重的则为阳脱或亡阳,甚至阴阳惧竭。亦有气阴两虚的,标实主要是血瘀,可伴有痰浊、气滞、肝旺等。气虚血瘀是贯串于本病的全过程。因此,益气活血便是正治,是基本的法则,然后再根据不同阶段的证、舌、脉进行辩证论治,常与行气通腑,化浊清热,养阴、通阳等法分别结合应用。一般来讲,中医将急性心肌梗塞分三个阶段治疗。第一阶段(气虚血瘀阶段):多在发病三天内,有的自得病24小时后开始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

2、化。症见胸闷、气短、倦怠、懒言、自汗、胶冷、脚痛彻背,痛有定处等气虚血瘀之症。治以扶正祛邪,益气活血,方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茂、党参、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桂枝、蒲黄、麦冬、五味子。第二阶段(湿浊中阻阶段):可达两周左右,症见食欲不振,院腹胀满、四肢倦怠,不欲饮,或渴不多饮,大便多秘结,脉弦滑或濡滑,舌苔由薄白向腻转化。一周内黄腻苔居首位。治以益气活血加芳香化法、燥湿和中之品,方选益气通阳活血方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当归、丹参、桂枝、陈皮、瓜萎、半夏、茯苓、桃仁、红花等。第三阶段(气阴亏损阶段):得病两周后,舌苔由腻转化为薄白净。部分病例呈剥脱苔或舌光无苔者,痰

3、浊中阻之症也随之减轻。部分患者出现口渴喜饮,心烦失眠,头晕,心悸,动辄气短,汗出,神疲倦怠,脉多弦数或细数等。治以益气活血,佐以养阴之品,方选“抗心梗合剂”加减,药物组成:黄芪、党参、黄精、丹参、赤芍、郁金。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新鲜血栓形成所致。临床上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本病属于中医“卒心痛”范畴,包括“厥心痛” 、 “真心痛” 。【辨证论治】1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感寒益甚,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伴

4、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方药:散寒活血,宣痹通阳。乌头赤石脂丸配服苏合香丸。2痰浊闭塞:胸部憋闷沉重,痛引肩背,多为体胖之人,伴见头晕腹胀,恶心纳呆,心悸气短,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多弦滑或沉迟。治法方药:豁痰散结,通阳泄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3瘀血阻滞:暴怒之后卒然心痛剧烈,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伴胸闷气憋,心悸气短,唇青舌暗有瘀斑,脉沉涩、结代。治法方药: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味。4阴血亏虚:心胸烦闷而痛。头晕口干,五心烦热,尿赤便干,舌深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结代。治法方药:滋阴补血,活络止痛。桃红四物汤送服六味地黄丸

5、。5阳气虚损:心胸满闷而痛,动则尤甚,畏寒肢冷,面白唇暗,体倦乏力。气短自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结代。治法方药:温阳益气,活络止痛。桂枝人参汤(伤寒论)加味。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要点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演变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常伴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本病属中医学的“真心痛

6、” 、 “厥心痛”或“卒心痛”等病的范畴,和一般胸痹临床症状明显不同,多出现突然心胸剧痛,持续不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肢冷、 “手足青至节” 、脉微细或结代等。一、西医病理改变和中医病机认识AMI 急性期,心肌呈大片灶性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多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逐渐溶解吸收,形成肌溶灶,随后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形成。病变波及心包可出现反应性心包炎,波及心内膜可引起附壁血栓形成。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死的心壁可破裂(心脏破裂) 。坏死组织约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在68周后进入慢性期,形成瘢痕而愈合。瘢痕大者可逐渐向外凸出而形成室壁瘤。关于本病中医的

7、病因病机,近年来认识多趋向于“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虚,标实为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笔者临床观察认为,瘀毒、浊毒亦为 AMI 病机的一个主要方面。毒邪最易腐肌蚀肉,故出现心肌坏死、溶解等系列病理改变。多数 AMI 患者发病前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反复迁延,使气(阳)、阴(血)进一步损伤,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瘀毒日益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终至猝然脉闭、胸痛大作。其病情的衍变有常有变,而决定病情变化的关键在于正气虚损的轻重和标实阻滞的程度。二、病证结合治疗的难点和对策1急性期:AMI 是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引起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与

8、部分心肌坏死,其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细胞内酸中毒、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多量炎细胞浸润,过氧化脂质堆积。治疗目的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清除心肌缺血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对心肌的损伤。AMI 属中医真心痛的范畴,病人临床多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胸闷之促、气短自汗、恶心呕吐、口中气味秽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而厚。可见气血瘀滞、痰浊痹阻、日久而聚闭,酿热生毒,毒瘀互结,伤及血脉筋肉是其病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病机,治疗上一应急开其闭,二则应急祛其邪。急开其闭,应以芳香温通为主。内经认为“心得炅则痛止” , “寒则凝,温则行” ,寒凝脉络、凝滞而痛,宜速用芳

9、香温通之法。常用成方如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宽胸丸等。研究认为,芳香温通药味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疼痛,但应中病即止,以免耗伤正气。急祛其邪,是针对痰、瘀、热、毒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临床治疗 AMI,多用益气活血、宣痹通阳、祛痰化浊法,对如何去除血脉瘀毒、浊毒重视不足。孰不知惟毒邪最能伤肌腐肉。因此,AMI 的中医治疗,除采用益气活血、芳香温通等治法外,还应注重祛血脉之邪毒。热毒内结者,清化瘀浊以祛毒,药用大黄、黄连、虎杖、瓜蒌等;瘀毒内结者,活血散血以祛毒,药用大黄、焦山楂、红花、当归等;浊毒内结者,祛痰化浊以解毒,药用大黄、贯众、藿香、半夏、瓜蒌等。AMI 临床以瘀毒、浊毒为多

10、见。值得注意的是,此处“邪毒”和外感邪毒有所不同,而是深藏血脉、心脉之毒,多是瘀血、痰浊壅郁日久,蕴生之毒邪。故 AMI 之毒邪多和瘀血、痰浊胶结在一起,腐肉伤筋。因此,去除此时之毒邪,应注重活血散血、祛痰化浊散结,而不应过用苦寒,以免寒遏血脉、生湿化浊,使邪毒郁结更甚。血脉调和、痰浊蠲化,血脉蕴毒才易化解。大黄入血分,通腑泻毒、活血化瘀、推陈致新;全瓜蒌宽胸化瘀、散结通便。二药合用,可奏祛瘀解毒通便、宽胸化瘀散结之效。无论热毒、瘀毒、浊毒,皆可应用。其中大黄入汤药,可不后下,后下则解毒化瘀之力减弱。瘀热毒祛、邪不内滞,则可防止毒邪损伤心肌,限制心肌梗死延展。此外,中医治疗 AMI,在祛瘀毒、

11、浊毒的基础上,辅以祛瘀生肌药,对促进心肌梗死的愈合、改善其预后,可有一定作用。我们常于方中伍以三七35克、血竭1.5克、琥珀1.5克,研末冲服,临床显示有一定作用。心律失常是 AMI 的常见并发症。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人参、黄芪、麦门冬、冬虫夏草、淫羊藿、当归、甘松、三七、佛手、石菖蒲、苦参、黄连、莲子心等;心功能不全所致心律失常,可选用生脉口服液、参附口服液、鹿衔草、北五加皮等具强心作用的中药随证加减,或在此基础上,加茯苓皮、车前子、赤小豆等利水药,同时结合丹参、红花、桃仁、赤芍等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现代药理研究和辨证遣方用药结合多可以提高疗效:例如心律失常属心气虚者选用人参、黄芪;心脉

12、瘀阻者选用三七、当归;痰浊痹阻者选用法半夏、石菖蒲;心火炽盛者选用苦参、莲子心、黄连等。心源性休克是 AMI 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在70以上,应立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治疗。在西医升压、强心、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人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患者生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2.慢性期:AMI 后心室中梗死与非梗死节段两者的形状、大小和厚度都发生改变,共同构成了心室重塑的病理过程。心室重塑过程直接影响心功能及临床预后,此时治疗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还应注重干预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中药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赤芍、红花、葛根等可干预心肌重构的许多病理环

13、节,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证明益气活血方药黄芪、党参、丹参、葛根、赤芍等,可有效防止 AMI Wistar 大鼠的心室早期重、改善心功能,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另外,此期还可发生心绞痛,这是因为梗死相关动脉内存在不稳定斑块,加之 AMI 病人血小板易于活化,粘附、聚集,释放诸多生物活性物质等,使梗死周边存活心肌缺血所致。临床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破血散瘀之品,如莪术、土元、水蛭等,可望收到良好效果。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曰:“心为五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 。可见真心痛的发病机制为心之正经受伤,正经既伤,必然导致心之阴阳气血亏虚。临床心气亏虚或气阴两虚较为多见,多

14、表现为动则气促、自汗心悸,面色苍白、声息低微等。另外,心肌梗死慢性期,邪气滞留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如上所述急性期痰、瘀、热、毒邪壅盛,而慢性期多以瘀血停留为主。据此病机,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瘀为主。益气养阴常以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养心;麦冬甘寒,养心血而生脉;五味子收敛耗散之精气,引气归心;黄芪甘温,大补元气,更得人参、炙甘草之助,中气能鼓舞,心气能充沛,血脉自然流行;妙在桂枝一味,入血通脉,人参得桂枝之行,心气能鼓舞,桂枝得甘草之和平,温心阳而和血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脉散有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黄芪能使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扩张

15、。活血散瘀常选冠心 II 号方加减,方中丹参、赤芍、川芎、红花活血化瘀通脉,降香理气活血。临床和实验证明,冠心 II 号方可显著增加红血栓的溶解率,减弱白血栓的增长趋势,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其他如血府逐瘀汤、丹七片、血栓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均可辨证选用。心肌梗死慢性期的患者补气常需注意大补元气以振奋心气,人参、西洋参和黄芪等药合用,达到宗气、心气并补,使宗气、心气生发有根。对于留滞经脉的瘀血痰浊可加用通络搜瘀之品,如地龙、水蛭、土元等。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AMI 早期采用溶栓治疗或紧急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治疗(PCI) ,可以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频死心肌。但是,心肌再灌

16、注亦可致发再灌注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有二类:一是心肌细胞自律性增强,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扑动、颤动等;二是迟发反应,心肌功能障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机有气虚和血瘀两方面,使用人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结合相应活血化瘀中药,可望收到一定效果。对迟发性的心肌损伤,可以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加具有钙拮抗作用的中药如川芎、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以及具有促进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何首乌、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三七等,以提高治疗效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于 AMI,可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血栓素 A2(TXA 2)的生成、清除自由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何首乌、白芍、山楂、全瓜蒌、泽泻等,有一定ACEI 样作用,虽其药效没西药 ACEI 类强,但其副作用小,作用涉及环节多,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局部坏死。多由于冠状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