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57797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谢婷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1。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均需要以语言为沟通桥梁, 语言翻译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培养翻译人才?也就成了值得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从云南省翻译人才现状入手, 分析翻译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并结合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实际, 探究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 并提出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关键词: 研究“一带一路”; 翻译;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谢婷, 女, 云南昆明人, 汉族, 讲师, 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出访中亚和

2、东南亚国家期间, 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所谓“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遍及 65 个国家和地区, 涉及 53 种官方语言。云南作为亚洲的地理中心, 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 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 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 云南对外开放, 倡议“走出去、引进来”, 这样一来, 翻译人才成为了云南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 翻译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然则, 云南教育相对沿海地区较为落后, 语言翻译人才紧缺, 如何培养优秀翻译人才也就成为了教育界契合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一云南省翻译

3、人才现状分析云南与东南亚诸国进行交流合作涉及英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等 19 种语言。大多数语种还夹杂各地区方言, 翻译工作难度大, 对翻译人员的要求较高。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翻译人才培养, 以高校培养为主, 大力扶持培训机构参与翻译人才培养, 但仍面临诸多瓶颈, 当前翻译人才供不应求。(一) 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情况为加快培养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新构想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复合性高素质人才, 满足新形势下对外交往和文化走出去对翻译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云南省政府重视翻译人才教育, 以高校教育为抓手, 同时大力扶持翻译人才培训机构, 目的是快速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

4、东南亚南亚语优秀口译、笔译人才。1. 以高校教育培养为抓手。学校一直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常态化重点教学工作, 云南省财政每年补助 200 万元, 专项用于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鼓励各高校开设小语种课程, 培养翻译人才。据了解, 云南省有43 所高校开设了 62 个小语种教学专业, 学生达到 5.5 万人。以笔者所在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学院设立外国语学院, 构建了以英语、朝鲜语、泰国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为主体的多专业、多方向、多语种模块课程教学体系, 为社会输出了大批翻译人才。2. 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云南政府大力扶持翻译人才培训机构, 这

5、些培训机构, 对社会外语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培养出了一些翻译人才。比如:云南翻译公司承接翻译工作和培训;2014 年民族大学牵头成立“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2016 年云大报社承接以“丝路书香工程”为主题的小语种翻译人才培训项目。总的说来, 当前云南省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教育, 以高校专业教学为抓手, 并牵头成立培养基地或是承接培养项目对学校和社会人才进行培养或培训, 从而为市场输送翻译人才。(二) “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翻译人才需求情况据资料显示, 国家现有专职翻译人员 4 万多人, 相关从业人员 50 多万人, 3000多家专业翻译公司。市场上, 从事翻译

6、工作的人多种多样, 但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 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低于 5%, 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非常少, 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云南的翻译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当前, 中国翻译市场空间很大, 对翻译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 云南省也不例外。在“一带一路”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背景下, 云南外语人才市场需求量大, 云南小语种翻译人才稀缺, 毕业生多不能很快胜任。从企业来看, 企业翻译职位空缺在不断增加, 各个语种翻译人才持续保持较低的竞争指数, 特别是一些小语种翻译职位更是不错的求职方向。从高校就业情况来看,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外语专业人才就业情况

7、良好, 就业率逐年上升。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瓶颈(一)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来源单一一是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是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瓶颈, 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但缺乏工作岗位实践经验, 即“双师”素质差, 因此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翻译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单一, 大多数外语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语院校和师范类相应专业, 有留学经历教师或是外籍优秀教师占比小。外语教师虽然通晓外语, 但缺乏实际翻译工作能力, 存在对地域文化差异认知不够的情况, 从而有悖于“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二) 教材更新过慢, 教学手段单一与云南省大多高校一样,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教学内容和教材

8、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尤其是专业教材更新缓慢, 选定的教材一般会用 3-6 年。同时涉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少, 而市场确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教材的问题制约了翻译人才的培养, 不能很好融入“一带一路”和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实施。(三) 过于强调基础教学, 忽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 教师过于强调词汇量的增加和语法的教授, 看重考级过关率。教学过程偏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从而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翻译时, 就会出现表达不清楚或是表达不准确的情况而影响翻译的质量。(四)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待提高近年来, 国家倡

9、导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各语种语言本身只是一种交际工具, 然而它涉及到许多领域知识, 若缺乏综合知识与具体业务能力, 语言就会成为“空壳”, 翻译就会有失水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需要外语或是翻译专业学生学习各个领域的综合知识, 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策略云南省高校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应以“一带一路”和桥头堡建设战略为契机, 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翻译人才培养体制, 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以助推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一)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行业人才和外籍优秀教师要培养

10、优秀的翻译人才, 必须具备强大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翻译实战能力。高校应当通过派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培训来提高教师翻译理论水平, 了解翻译最新信息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授课之余承接一些翻译业务, 深入企业或参与重大经贸合作有关的翻译实践, 提升自己的翻译实战经验。其次, 高校可以多渠道引入翻译人才或外教, 充实教师队伍。(二) 合理选用教材, 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 合理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当精选外语教材, 即便是小语种教材也要重视, 选择教材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实用。翻译教材的教学重点既能传授与

11、行业相关的语言知识, 也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教材内应包含实用类文本翻译, 比如:旅游、商务、科技应用文等, 教材内容涉及相关地方经济、文化企业介绍、产品宣传等常识教学。这样学生既能学习各类文体和语种的翻译技能, 还能掌握地方经济文化类语种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在翻译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机媒体、计算机辅助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与课程资源、教学环境进行互动,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化学习, 从而加强翻译理论学习, 提升翻译技能。(三)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推行“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翻译能力不是教会的, 而是练就的。”实践

12、是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它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云南省高校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推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 激发学习兴趣, 有针对性提高自己, 做到即学即用。学校可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制定与社会翻译机构、培训基地的实习派送计划, 并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最好能与企业达成“订单式”翻译人才培养协议。(四) 以生为本,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高校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以生为本”的培养模式, 教学要注重学生需求, 对语言表意功能、操作功能等不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让学生学会动态灵活地使用语言。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口译、笔译能力的培养, 也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译人才不但要精通母语, 还要熟练掌握所学外语, 对每一个领域的知识都要知晓, 比如法律、政治、经济等领域常识。优秀的翻译人才应该是个杂家, 而不是只懂外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借助讲座、报告、活动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国内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艺术等, 让学生了解各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距,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J.经济日报, 2015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