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57743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四、五单元教学调研测试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8 页,计 24 题。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 二 总 分题 号(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三得 分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 ,冷静思考。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得分 (一)积累(共 11 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 (2 分)当生活的困 ro 袭来, 请你丢下负 h ,仰头遥望那明丽、zhn 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 yng 入你的心田。 (-选自打造一片宁静的心田)2、默写古诗文。 (9 分) , ,是离愁。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 烈。你心中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表达,写出 连续的两句。 , 。得分 (二)运用(共 10 分)3、仔细揣摩下面联两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不超过 50 字。 (3 分)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 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 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古时候有个北方人,从没有见过 菱角。他到南方去做官

3、,在一次宴会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 吃菱角要去壳。 ”他说:“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 ”有人问他:“北方也 长菱角吗?”他回答:“ 山前山后,到处都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懂装懂,往往就会弄巧成拙。4、下面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成千上万个汉字一经语言大师的“点化” ,就能放射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请你仿照示例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可以举一个词句、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 ) (3 分)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 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 语言大师的“ 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

4、了清新隽永的佳作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 块们深深吸引,才会 “沉醉不知 归路”,才会 “为伊消得人憔悴”啊!词句示例:“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了梅花、月色溶在一起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 ,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 6 处) ,使文句表更加准确流畅。 (4 分)(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坚强的人才能创造事业。如果一个人走路怕摔,吃饭

5、怕噎,那还谈什么事业!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个庄稼汉,他 们帅先搞起了联产责任制。小岗村的人就是凭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敢,开僻了新天地。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二,在参加一次国际比赛时,面对评委设置的一个小小的故意错误,他两次直截了当地 说:“ 错了,一定是乐谱有错!”顿时, 评委们报与热烈的掌声。生活尤如激流,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游过去;事业尤如高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翻越。得分 (三)探究(共 4 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4 分)材料一: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 鹰的雄鹰 ,它有 “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 动作之敏捷,堪称

6、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 难逃脱它的捕捉。当幼鹰出生后,要经受母亲成百上千次近似残酷的 训练,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 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还将面临着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将会被母 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 鹰同样 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筑孩子们生命的蓝天。材料二: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

7、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 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 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材料三:曾有这样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 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伛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得分 (一)阅读关于散文白鹭及附文白鹭,完成 710 题。 (共 13 分)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因此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散文, 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

8、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增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这篇散文,有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绝妙地描绘出白鹭“ 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的美。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 铁色的长 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 嫌白,黛之一忽 则嫌黑。 ”“或许 有人会感到美中的

9、不足,白 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 优美的歌吗?不,歌为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莘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 穷。附: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 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 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 型结构,

10、那 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 们说它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 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 鹭不会唱歌。但是白 鹭的本身不就是一受 优美的歌吗?不,歌为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 诗。7、 “简单的故事,精

11、致的情节”精确地概括了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论。请你根据关于散文白鹭 中作者对白鹭的评论内容,模仿茅盾先生的标题形式也给这篇评论重起一个题目:(2 分)8、请仿照上文中画线句式,再举一个你所了解的作家的例子;并结合你对下面文字的理解,就你所喜欢的一个作家,补充其相关的材料证明“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 (3 分)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 人而读。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着力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获得深层次的美感。9、请结合你的现实生活积累和白鹭这篇散文中作者的见解,说说能不能用“望哨”来作

12、为“晴天的清晨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这幅画的标题,并说出理由。 (4 分)10、读一篇文章,不但要反复品味它的艺术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你读了白鹭之后,肯定也会有跟作家晓雪不同的见解,请写在下面。 (4 分)得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 1114 题。 (共 12 分)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 门口左侧的台阶上, 铺下一 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 时候,她都表 现得

13、异常耐心。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 ,又整整 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 受不了 ”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的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 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 8

14、 层,大伯不知道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 8 层走到了 7 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说:“ 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 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 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 14 层,一位急着下电 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合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完“请等我一下” 就跨出了 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

15、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 出电梯, 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 “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出动了上行的按 钮。 “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 继续说, “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 这 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旁边一位中年男士听了直点头:“ ”电梯内剩下的十多个人恍然大悟。大家都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11、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病人 ,请仔细阅读全文,你认为真正的病人究竟是谁?简要说出理由。 (3 分)12、根据小说内容和上下文语境,发挥你的想象,你认为文中的那个中年男士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13、小说结尾说“大家都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请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14、这篇小说运用了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对比形成反差来揭示深刻的主题。请你选择一个角度,适当运用文中的材料,写一段简单的评论。 (5 分)得分 (三)阅读吴均的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