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5727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1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梅溪镇文体站工作总结我站的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文体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镇“”提出的目标任务,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为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巩固“东海明珠工程建设”成果,群众文化、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2、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党方针、政策,深入领 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及“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认清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建设,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参加市、县举办的业务教育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2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

3、了较好的基础。刘恩财获得湖州市 2006-2011 年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在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获优秀组织奖。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为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我镇以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 设为契机,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将文体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落实文体活动经费 32 万元,文体事业经费 38 万元。全镇 12个行政村、3 个社区,建有文体俱乐部 14 个,普及率 93%,(其中龙翔、紫梅、白云社区文体活动室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 文化大舞台 6个,篮球场 24 个,健身路径 25 条, 乒乓球桌 27 付,较为完善的文体设施,极大地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体

4、育竞技事业作出一定贡献。三、加强阵地活动、打造精神文明示范窗口我站坚持加强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办好图书、报刊阅览、板报、培训等阵地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以党方针、政策,县、镇“”精神为主题,及 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一年来征订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 湖州日 报、 文摘 报等 18 种, 演讲 与口才、法制月刊、健康生活等刊物 49 种,藏书 14300 余册,图书阅览室每周开放 403小时,阅览人次达 3560 余人次,娱乐室每周开放 40 小时,参加娱乐人员达 3000 余人次,

5、办宣传栏 12 期、板报 20 期,通过阵地活动引导、创建的提升,使群众确立了新思想, 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精神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四、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严格按照梅溪镇 2011 年文化工作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全镇性文化与体育活动 41 次,单项性群众文化与体育健身活动 45 次。1-12 月开展“创文明城填、建和谐梅溪- 走进新农村 ” 文艺晚会 6 场。 1 月,与徐村湾村 联合举办“庆元旦联欢文艺活动” 。1 月 26 日举办“梅溪镇迎新春文艺晚会”。 1月 2

6、8 日,在 白云社区开展“送文化进社区活 动” 。 1 月 29 日,在龙翔社区举办民间文艺贺新春广场文艺晚会。2 月 8 日至 3 月 22 日,开展民间艺术走进新农村展示活动。2 月 17 日,在临港文化广场举办“ 和谐梅溪”闹元宵文 艺晚会。3 月 6-7 日举办梅溪 镇中国象棋比赛,参赛运动员 38 名。3 月 17 日,舞蹈鸳鸯船家有七凤参加黄浦江源、美丽乡村,2011 浙江安吉接轨上海活动周开幕式暨中国美丽乡村安吉秀大型活动启动仪式文艺展演。4 月 8-15 日、举办拉丁舞培训 1期,42 人。4 月 15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市老年运动会趣味运动比赛,获团体第 1 名。4 月 18

7、 日,创编花鼓戏吴一文卖线参加浙江湖州乡村旅游节推介活动,安吉民俗风情展示。4 月 21-28 日举办“临港杯4”职工篮球比 赛,参 赛运动员 72 名。5 月 1 日,在白云社区 举办“弘扬主旋律颂歌献给党” 红歌大赛。5 月 18 -21 日组队参加安吉县首届农民篮球比赛,获团体第 1 名。5 月 20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开幕式暨趣味运动比赛,获团体第 1 名。5 月 30日,在华光村开展“ 流动大舞台走进中国美丽乡村” 文化下乡活动。6月 8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气排球比赛,获团体第 2 名。6 月 10 日,我镇的民间故事“树仙 ” 在安吉县讲

8、民间故事大赛获一等奖。6 月 15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太极拳、剑比赛, 获团体第 3 名。 6 月 18 日,花鼓 戏吴一文卖线参加湖州市庆祝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文艺晚会。6 月 22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嗒嗒球比赛,获团体第 3 名。6 月 26日,举办“迎七一 感党恩” 文艺晚会。6 月 28 日,在紫梅社区举办“建党 90 周年红歌颂党情歌咏会”6 月 30 日,我 镇排练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参加县庆“七一”文艺晚会。 7 月 12 日梅溪女子双龙参加市“享受运动 乐活湖州” 舞龙大赛,获第三名。8 月 1 日在龙翔社区举办“庆八一 固国防” 文艺晚

9、会。 8 月 6 日,组织女子双龙参加“2011 年全民健身月暨首届乡村体育节展示、第二届乡村体育节启动仪式”展示活动 。8 月 8 日,举办“梅溪镇全民健身日暨临港杯健步走”活动。9 月 13-14 日, 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9 月 20 日, 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健身球操比赛,获团体第 3 名。9 月 23 日, 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钓鱼比赛,获团体第 8 名。9 月 24 日,在小溪口村举办“ 流动5大舞台-走进中国美丽乡村” 文艺晚会。9 月 30 日举办“ 迎国庆” 文艺晚会。10 月 9 日, 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

10、人运动会柔力球比赛,获优胜奖。 10 月 18-19 日, 组织运动员参加县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中国象棋比赛,获团体第 3 名。10 月 23 日,组织运动员参加湖州市第七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跳绳比赛,获团体第三名。10 月 25日,鸳鸯船参加县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获表演特别奖。10 月 30日,鸳鸯船参加县第四届中国美丽乡村节“风从竹海来” 文艺晚会。12 月 5-6 日,组织高新根等 5 名骨干参加安吉县首届锣鼓培训班。12月 7 日,组织陈立等 42 名骨干参加 2011 年浙江省“农民种文化” 暨安吉县文化助推中国美丽乡村排舞、舞龙培训班。(二) 、注重抓好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和特色村(社区

11、)创建工作。我镇把加强文化与体育骨干队伍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常抓不懈,因地制宜,做好辅导和培训工作。 举办少儿舞蹈、绘画、器乐等培训班 5 期、共 96 人,健身操、民 间舞蹈、音 乐等成人培训班 38 期、共 963 人。通 过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我镇现有鸳鸯船、龙凤 呈祥、女子双龙、紫梅 鱼灯、梅溪旱船、大 头娃娃、 戏曲、舞蹈等文化骨干队伍 45 支,队员 965 余人,为我镇各项群众性文化与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创建省级体育俱乐部 1 个(龙翔社区),市级文化示范村 1 个(章湾村),县级文化示范村 1 个(华光村),县级体育工作先进村 2 个(华光村、板桥村),

12、为我镇各项群众性文化与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五、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6年初,我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文化市场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黄、 赌、毒、非” 活动,由镇文化市场 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 执法力度, 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文化市场规范化经营,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印刷市场管理。认真落实印刷品承印管理“ 五项制度” ,查缴境外流入反动出版物,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和传播封建迷信的非法出版物等。二是加强 以网吧为重点的整治工作。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打击 网上传播有害

13、文化信息违规、违法行为,净化和规范网络文化经营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外来演出团体的管理。加强对演艺市场的经常性检查,坚决杜绝淫秽、色情表演活动。四是切实抓好文化产业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 产月” 活动,使经营单位负责人、 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得到提高,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整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抓好文化市场经常性管理。今年开展文化市场检查 37 次,加强日常监督,认真分析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经营人员法规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引导经营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促进我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4、。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更好保护梅溪古镇文化,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7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站深入民间调查,进行古镇人文、历史、建筑、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民俗、等相关内容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采编出版浙北的乡村集镇小溪口石龙村志。加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的保护工作,为我镇的古镇重塑及文物保护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续保护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一是按照梅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09 年2020 年)的要求,进 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做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梅溪旱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溪大鼓书、

15、花鼓戏等的传承,做好年青艺人培养和项目的发展。做好梅溪古今对联的征集工作。二是按照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办的相关要求,做好石龙村神游坞水库区域“中国 户外运动大本营(安吉营)” ,章湾村龙山林场“ 瀚龙休闲旅游” 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三是做好影视拍摄基地相关信息资料的登记和地域文化展示馆资料的提升工作,组织开展送电影、送图书下村活动。四是重点抓好马村蚕桑文化生态搏物馆的建设。五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文化 创意产业。从政策上、制度上,保 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落实,形成“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 艺人主动、市

16、场 推动” 的工作新机制。(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文物保护法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文物保护工作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物8保护意识,提高镇民法制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文物保护单位“认看、认护” 志愿者队伍,强化业余文保员队伍网络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志愿者和文保员的优势,做好县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的保护工作。三是做好整村整治所涉及县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共 95 处)的现场调查和保护工作。四是做好 8 处县级文保单位,122 处文保点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巡检 4 次。对盗挖、买卖文物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做好文物征集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七、加强社区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我镇公共卫生管理工作,1、抓好地方病的防治和农民免费体检工作,制定下发梅溪镇 2011 年地方病防治工作意见、关于开展 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和妇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