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55506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2006年上海市语文中考考卷(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 桥 中 学2004 年-2006 年中考学科试卷分析本册整理科目: 本册整理教师: 本册材料制作:南桥中学教导处2本册制作时间:2006 年 10 月 9 日工 作 关 键 词传统认识:磨刀不误砍柴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俗成说法: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现代观点:寻找一个规律,比获知一个知识更重要。教给一个方法,比传授一个知识更富意义。教书作为人类活动中最富心志因素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必然有方法隐含在里面,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劳动,苦觅这种活动的一般规律,这对于我们的专业发展,对于我们学生的学习,现实意义很明显,对于他们未来的成材则更有

2、好处!实际意义:先事倍功半再事半功倍;增加你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你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你教学的有效性。使你的教学生动活泼,有根有据,趣味横生。使你的教学成绩达到极限水平!使你成为一个有办法的老师,你的社会声誉由此看好!零碎想法:其实,更深一层的研究,三年中考试卷的参照、研究还是不够的。教学管理材料二九3试 卷 分 析 有 关 要 求 说 明一、要求以下组长身先垂范,认真阅读、仔细理解,保质完成此项工作:语文、数学、外语、理化教研组长罗春花 邓雨玲 徐春妹 袁丽芹二、要求以下语文、数学、外语、理化各年级备课组长协同组内成员集体完成此项工作:六年级:蔡卫红 邓素菱 吴 斌七年级:潘 祎 陈士安 曹江茂

3、八年级:唐水根 万重海 刘志娟 金海霞九年级:倪 琳 陈利群 周海英 吴花美 袁丽芹(兼)三、要求我校全体奉贤区第二届名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个人完成此项工作:高明昌:本册策划、完成此项工作填写的指导工作罗春花(兼) 程美华(语文) 张 勤(数学) 邓素菱(兼) 徐春妹(兼) 鲁继红(英语) 唐红梅(英语) 唐建群(化学)倪 伟 周淼润(不在此列中)以上“兼”者不再重复劳动四、要求:1、本研习本可向教导处复制,建议所有写作本册内容的教师复制;2、特别欢迎教师个人进行中考试卷的研究;3、填写过程中有关问题可咨询教导处,或者分管副校长;4、2007 年上海市中考卷于考后增补;5、请于 11 月 15

4、 前上交教导处,本资料望勿外传;6、本研习本由教导处收交查阅,并列入教学常规考核内容。4教师学习内容及其要求完成的内容一、教师个人需要学习的若干内容:1、如何进行知识整理2、如何制作双向细目表3、凡例:语文学科升学考试双向细目参考表三4、考试命题的一般原则 5、考试命题的一般程序6、试题的主要类型7、教师知识整理与教师专业发展8、教师应该具备的三种能力二、要求完成的主要写作研究的内容(目录):1、20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 试卷2、个人做一遍上海市中考试卷(做在卷面上)3、附录 20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试卷参考答案4、20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试卷各考点分数分配情况5、20

5、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试卷知识点梳理情况(考了多少知识)6、20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试卷双向细目表7、2004-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试卷综合分析8、2007 年个人中考模拟试卷一份9、2007 年个人中考模拟试卷命题主要说明10、教师个人整理后的收获:采用条码式分析五、建议老师,创造性的研究三年中考试卷,并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观点:5观点一; 观点二; 观点三; 观点四; 观点五;三、试卷考点分析凡例举要1、修辞方法及其考法1、如何进行知识整理知识整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 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

6、化的过程。 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知识整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教师授课用的教学知识体系不同于科 学知识体系,它需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教学论的要求,预先加工成以教材为参考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知识体系 ,使其符合传授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思维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 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1.重组法 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 2.图示法 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 使用示意图概括知识整理,是一种采用符号,将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现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 但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表现

7、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图象所具有的形象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力和 联想能力,便于学生从图象所形成的组织中去整体把握知识的含意。3.结构法 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个体认知结构的构建与重组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是由教学知识体 系的结构转化而来的。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即优化教材知识的内容 和组织,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与程序。2、如何制作双向细目表对双向细目表编制的说明1)由考试时间决定得分点上例中,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总共可完成 40 个得分点。得分点不等于题目数,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一个得分点,对应一个题目,非客观性试题常常是一个题目含几个得分点。(2)按

8、照各级教学目标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的一般比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横向设计布卢姆经考察后提出,在一般的考试中,测试各级教学目标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的分配,应以“识记”占 15,“理解”占 25,“应用”占 30,“分析”占 15,“综合”占10,“评价”占 5为宜,但不是绝对的。(3)根据知识内容的重要性和综合性程度进行纵向设计一般来说,次要的、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占的百分比要小些。上例中相交线和垂线是平行线的基础知识,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所以占的百分比就较小一些。“命题、定理、证明”是较次要知识,所占百分比也较小。有了纵横的比例,就可以把实际得分点分配到中间每个格子中去。从而制

9、成了既考基本知识又考查能力的双向细目表。有了双向细目表,编题时方向、任务明确;题目编成后复核有对照的依据.63、双向细目表(1)初中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 能力层级 考试内容 书写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应用 欣赏 评价 总和 书写 3 3 文化积累 6 4 5 15 文言文 4 6 2 2 2 16 课内 现代文 2 4 3 3 12 阅读 课外 现代文 4 14 6 10 34 小作文 10 10 写作 大作文 60 60 总和 3 10 12 25 (2)分列12 简答 把握作者对敌方论点批驳的方法 D 3 13 填空 把握文章批驳过程及论证方法 C 4 14 填空 理解词义,把握作者思想

10、感情 BC 2 课内现代文 15 简答 对语言进行评析 D 3 8 16 填空 掌握文章基本内容 C 4 17 填空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B 2 18 选择 把握文章的结构 D 2 19 简答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2 课外现代文 20 论述 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E 2 8 现代文 21 填空 考查文化常识及词语的特殊含义 C 3 14.6 (3)120 分中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知识点与能力层次 识记 理解 分析与综合应用 赏析 题号 分值 小计字音字形 1 2 分成语书写 2 2 分语言运 句式仿写 3 2 分12 分7语序调整 4 2 分信息提取 5 2 分用自由写句

11、6 2 分赏析 7 2 分默写 8 8 分文言实词理解 9 2 分文言虚词理解 10 2 分句子翻译 11 2 分古诗文积累文意理解与内容评价 12 2 分18 分 14 2 分 19,214 分整体把握 25,264 分10 分 15 2 分词语理解 22 2 分 4 分 16 2 分词句品位 27,284 分 6 分 13 2 分 20 2 分写法理解 23 2 分6 分 17 2 分 29 2 分内容探究 30 2 分6 分 18 2 分现代文阅读迁移联想 24 2 分 4 分作文 31 50 分 50 分小计 12 分 20 分 14 分 62 分 8 分总分 116 分+书写 4 分

12、=120 分4、考试命题的一般原则应遵循的原则:实施命题时除了根据考试目标在考试说明(或考纲)规定的范围内,按照双向细目表的设计进行命题外,还要遵循下面几项原则。一致性原则8一致性原则是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要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或纲要)的规定保持一致,不能脱离纲、本要求去出一些偏题、怪题。应该按照大纲提出的层次要求,既着重考查重点内容,又适当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科学性原则一是考试内容的确定要科学,严格按照学科特点、知识体系、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命题内容。二是试卷的编排要科学,本着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编排,使应试者在答题中较好地发挥。试卷、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必须科学严谨,公正

13、无误,非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要具唯一性;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要点必须明确、周全。客观性原则。命题的依据要客观,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规定,而不凭主观意志确定。命题的标准要客观,难度符合考试的目的和要求,不能因命题人员的更替而改变标准。命题的内容要客观,所测内容必须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杜绝偏题、怪题、超纲题。综合性原则综合性是要求命题人在考试范围内,采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加以综合。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融合,知识块间的联系,概念、原理、规律的合理搭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以及各种类型题目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与其它学科知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内容的联系与运用。这里的综合是要突出重点

14、知识,将相关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大试题的时空跨度,而不是各种各样知识考题的大杂烩。梯度性原则梯度性是要求按照不同考试性质和学生情况确定试题的难易梯度。题目分难、中、易三个层次(2:3:5 或 1:3:6、2:5:3 等)。容易层次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内容的了解和识记,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致于在考题面前束手无策,而心灰意冷;中等层次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解决不很复杂但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使中等程度的学生能取得一定成绩,考出水平;较难层次的题目主要考学生灵活运用和探究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使程度较高的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要从学生的基础

15、、平时的训练和考查范围、考查内容等方面确定题目的难易。题目太难,考试成绩差,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题目太易,考试成绩虽然好看,但不利特长生的发现和培养,同样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稳定性原则稳定性一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要与以往同期考试的难度保持一致,避免大起大落,试题内容要根据学段教学内容,体现全面覆盖教学、全面测试能力水平。二是试卷的题型题量要与以往同期考试的试题相比不要变化过大,以免学生难以适应。准确性原则。试题的正确答案要有定论,涉及内容不应有争议。独立性原则。一份试卷中,各试题内容彼此独立,不能出现有答案暗示或引导答案线索的问题。简明性原则。在试题文字表述上要力求简明,寓意明确,用词准确,解答要求清楚具体,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明白干什么,怎么干,答案用什么形式表述。新颖性原则。试题所提问题的方式、设置解题任务的情景要新颖生活化数学,不落俗套,试题的形式要多样,但活而不怪,多而有序,是非清楚。95、考试命题的一般程序1、明确考试目的。各种考试都有一定的目的。如以了解教学情况为目的的调研考试;以检查某阶段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期末考试及毕业考试;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选拔考试等。由于各种性质的考试,其目的的不同,那么命题的难易程度、各类知识的比例、试题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命题前必须明确考试目的。2、研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