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公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中公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数字推理题详解当我们看到一组有关系的数字时,需要快速的建立起四则运算关系。而且还要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即横向递推、纵向延伸、构造网络。横向递推主要是看一个数与下一个数或者前两个数与下一个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关系。纵向延伸是把一个数变成另外一种形式从而找到一种新的规律。构造网络是一种逐差逐商的想法。目前比较新的一种考点是“看变化” 。比如看分数的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可以拆开来看。例题精讲例题:1,2/3,5/8,13/21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和数列的关系,1+2=3,2+3=5,5+3=8,8+5=13 。还有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根式的变化(包括底数、指数、根号
2、) 。还有一些更新的考法就是看上去不能拆分但一定要拆分来看的数列。特别是多位数的拆分。例题:12,1112,3112,211213表面上看没什么规律,但拆开来看 12 是由一个 1 和一个 2 组成的,那么 1112 就是在描述前一个数,后面以此类推。再看例题:1144,1263,1455,1523, () ,1966这组数的规律是:中间两位数是首尾两位数的倍数分别是 1 倍、2 倍、3 倍、4 倍至 6 倍。14 是 14 的 1 倍,26 是 13 的 2 倍。以此类推再看数列:22,24,39,28, () ,16规律是每个数的十个位数字是数字倍数的倍数分别是 1 倍、2 倍、3 倍、4
3、 倍至 6 倍。再看例题:78,57,36,19,10, ()规律是前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乘再加 1 就是后面的数字。因此考生要随时关注考试题型的变化,及一些地方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变化趋势。看下面一道数字变化的例题:红花映绿叶夏=叶绿映花红这种题如果没有选项比较难猜,但是有选项就可以采用代入法把选项逐一代入进行作答。二、从例题来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数学运算在考生眼里比较难,其实在出题时不是很难。在 15 道题中约 89 道基本题型,其他几道题是比较有深度的题。作答时要掌握快算、精算、巧算的方法。例题精解张警官一年内参与破案的各类案件有一百多件,是王警官的 5 倍,是李警官的 3/5,是赵警
4、官的7/8,问张警官一年之内参与破案的案件一共有多少件?这道题主要是考查整除特性的关系。从题中可以看出张警官破案件数是同时是 3、5、7 的倍数,这样的数最小的是 105,然后是 210,根据题目“一百多件”可判定答案是 105。http:/ 再看例题:一个袋子里装了各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球个数占 1/4,后来又向袋子中放入 10 个红球,这时红球个数占总数的 2/3,问原来袋子中共有多少球?这道题要注意,一看到这种比例关系,应立刻想到整除特性的关系。 “红球个数占1/4”说明球的总数能被 4 整除, “后来又向袋子中放入 10 个红球,这时红球个数占总数的2/3”又说明总数加上 10 之后能
5、被 3 整除,还能说明的是,红球在加上 10 之后能被 2 整除,原来也能被 2 整除,就说明原来个数比可以写成 2:8 的形式,也就说明原来球的总数能被8 整除。这种整除特性一目了然,就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了。再看下面一道例题:儿子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 3/10,是父亲年龄的 2/7,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 2 岁,那么父亲、母亲、儿子分别多少岁?这道题中的比例关系不能直接加减,因为他们的基本量不同,要使比例能直接加减,就要使他们的基本量相同。这里不变的量是儿子的年龄http:/ 6/20 和 6/21,但是“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 2 岁” ,所以根据比例关系可以判断出父亲的年龄是 42,母亲年
6、龄是 40,那么儿子的年来就是 12。如果这种比例关系运用的很熟练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做题时间。另外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做历年真题的时候要反复体会题目会有怎样的变化。看一下2008 年的一道真题:一张节目表有 3 个节目,如果保持这 3 个节目的相对位置不变,再填进 2 个节目会有多少种方法?这道题就是分类或分步解决问题的题型。按分类法来解:如果把这两个节目同时安排进去有两种情况,相邻和相离。相邻就是把 4、5 两个节目一并安排在这 3 个节目所形成的4 个空位中。同时 4、5 两个节目还可以互换位置,也有不同的结果。如果 4、5 两个节目不相邻,就是在 4 个空位中选择 2 个空位,利用排列组合就
7、是 。按分步法来解:可以从 4 个空位中选择一个位子先安排第四个节目,这样就形成了 5 个空位。然后再安排第 5 个节目,结果就是 45=20。做这种题时要把握能采用分步法就采用分步法的原则,关键就是要琢磨怎样做才能更快更巧。再看一道例题:将 9 台型号相同的电脑送给 3 所希望小学,每所小学至少得到一台,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虽然有前面提到的原则。但是这道题不能采用分步法,只能用分类法,因为 9 台电脑型号相同。这就是隔板法的重要标志。因此解题办法就是先将 3 所学校拆开,把 9 台电脑排成一排,内部形成了 8 个空,在 8 个空中选择 2 个空加隔板就可以分出 3 所学校。计算方法就是=
8、。类似这种题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如果此题变化一下,变为:将 12 台型号相同的电脑分给 4 所希望小学,每所学校至少分得 2 台,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这道题就不能用隔板法来计算了,隔板法应用于“每分 1”的题目。但是可以把之变成“分 1”的情况,即先拿出 4 台电脑分给 4 所小学,然后剩下的 8 台电脑再分给 4所小学,每所小学至少分一台,这样就可以用隔板算法了。如果再变化一下,将 20 台型号相同的电脑分给 4 所希望小学,每所小学至少分 3 台那么这道题的算法就是先拿出 8 台电脑分给 4 所小学,每所两台,再将剩下的 12 台电脑分给 4 所小学,每所小学至少分一台。http:/
9、 “将 20 台电脑分给 4 所小学,问共有多少种分法?”这个题中没有约束条件,即有的小学可能没有分得电脑。该题可以这样计算:先从每所小学分别借一台电脑,这样一共就有 24 台电脑,这时再分时就变成每所小学至少分得一台电脑了,即。所以做这种题型就要求考生有变通能力,如果变一下数字或描述,是否依然能做出答案。三、资料分析题及例题讲解2008 年变化比较大的是法律部分和资料分析题。往年的资料分析题中计算题比较多,08 年的资料分析题的 20 道题中只有 3 道是计算题,其他都是分析题。侧重点由计算题转向分析题。言语部分一、选词填空首先是从语义的角度来说的,这个词填在这里必须要符合整个句子的语义,如
10、果语义不符是肯定不能选的。从搭配的角度来说,这个词填在这里和其他词搭配是否正确,这也是一个参考的题型。第三点是看感情色彩,写这个句子的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这个词跟整个句子的感情色彩是否符合。二、片段阅读我们从题型的角度来说,公务员言语理解的考试主要分为两种题型。一类题型是主观性的,一类题型是逻辑性的。1、逻辑性试题解析首先我们区分题型的时候,什么样的题型才是逻辑型的,一个主中心的意思就是它只关注材料的内容。那么从提问的角度老说,它往往是这么问的,以下哪项是材料支持的结论?以下哪项从材料当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跟材料想符合?相矛盾?相一致?大概就是这样一些问法?从问法的角度来区分这些题型。那么
11、从应对的角度来说,逻辑型要注意,不要有过多的主观,完全用逻辑从材料当中推出结论,那么这是逻辑型题型我们的应对方式。2、主观试题解析首先什么样的题型是主观型?它的提问方式往往这么问,这段材料主要说明,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这段材料的主旨是,那么这些问法都表明它考察的是你对于这个材料的作者它的想法的一个把握,这是主观型。那么我们在应对的时候应注意,要适应逻辑,更重要的是用作者的一种主观不是自己的一种主观。有些人在做这些题时习惯自己看完材料之后,用自己的一个主观推断出一种结论,往往你会看出作者的一些想法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把握的时候应顺着文章的结构仔细体会写作者的每一个想法把它的思路理清楚,要换位思考
12、,把自己换成作者,才能真正体会。那么适应逻辑,什么是适应逻辑呢?适应逻辑就是不要认为逻辑上是正确的就直接选了,那往往主观上的题是这样的,选项之中至少有两个选项在逻辑上来说他是正确的,我们必须从主观上来判断哪个选项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主观型的题型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去应对。下面我们讲一讲出题人他在出这些题目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可以把握。那么有一些原则我们对出题人出题规律的总结。http:/ A,谈了另外一个东西 B ,那么我们如何去准确的把握这个中心词呢,我们就需要换位思考,就是说,我们来想一想,如果有人让你来写 A 这个东西,你要不要写 B ,你为什么写 B ,写 B 对 A 有
13、什么样的好处。反过来你写 B 你为什么要写 A ,你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你就会很明显的体会出 A、B 两者之间的区别,从文章当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而抓到中心词之后,这个文章的难度就大大的减轻了,选项当中凡是它论述的对象,不是中心词的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排除了,当然这是强调主观性的题型,主观性的题型论述的对象如果不是中心词,那么它就会显得很偏颇,应该直接排除。这就是要抓中心词。第七、注意未然与已然的区别有一些文章当中它强调的是可能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未来发生的事情在选项中变成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这种时态上的变化很多同学往往就不注意,把一种可能发生的变成事实上已经发生的,把一种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成想在就已
14、经发生的,那么这两者之间时态上的一种区别,可能与现实,未来与现在,这样一种区别。要在选项注意体会,这是出题人常见的一种手段。大家要注意出题人在设置正确选项的时候,对于正确选项的用词是往往是非常讲究的,他会尽量使用一些程度相对比较中性、比较中肯的词语,过于偏颇、程度比较深的一些词语是不会用的。举个例子,曾经有一道题,讲到商榷原则,都说世间有很多事我们很无奈,有舍才有得,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放弃。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戏,该放弃是就放弃,何必太在意。这个选项从意思角度上说,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一定不能选的,因为这个句子从感情色彩上来说,过于极端过于消极,用词过于轻率,所以大家如果仔细去体会的话就知道,出题人这种选项一定是不会认为是正确的选项,在正确选项的用词程度很浅,而且一定很注意它的感情色彩,很注意它的严谨性,一些容易产生诟病的词是不会用的,所以通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