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152919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材料(三)党的群众路线在历史中的纵与横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党的群众路线看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而常谈常新。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符合 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这 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 须认真加以解决。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政治口号,它体现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之中,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反思、认真整改的身边问题。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一些开明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曾提出过一些“ 重民”思想和施政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与我党提出并努力践行的群众路线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区别。本期专题是把党的群众路线放到人类历史的大坐标中,力求从纵与横的不同角度理清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内涵,借以加深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以及现实必要性和现实紧迫

3、性。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点析以民为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思想,几乎与已知的汉字历史一样古老。从史书上看,早在殷商至西周时期,就有一些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从桀、纣的亡国教训以及现实斗争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的观点,意思是说,帝王不用把水当成 镜子,而应当把老百姓当成镜子,以反省自身。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民众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思想家 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民的重要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重民、养民思想。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意思是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应当恭恭敬敬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4、,役使百姓 应该在农闲时间 。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认为“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意思是说,百姓比国君更重要,得到民众的承认便可能成为天子。他提出了仁政学说,鼓励 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以争取民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至于荀子提出的“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的著名比喻,更是集中地反映了“民本 ”思想。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对“民本”思想有所深化和发展。西汉时期的贾谊提出:“ 闻 之于政也,民无不 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 民无不为本。 ”意思是说:所有的治国方略无不以百姓为本,国

5、家、君王和官吏均以百姓为本,国家因百姓而安危,君王因百姓而威侮,官吏因百姓而贵贱。这就是一切皆以民为本。宋代的朱熹认为:“ 天下之 务莫大于恤民。 ”意思是说,天下应干的最大的事情没有比体恤百姓更重要的了。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民众的力量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其民本哲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民主因素。他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把 “天” 定义为“ 民心之大同” ,肯定民的“视听明威” 作用,即考察政治得失,应以民众的 视听为标准;奖励惩罚,应依从民众的好恶;要使社会进步,必 须“尽君道以民 为父母,是切身第一当修之天 职”,即应将老百姓视为父母作为国君修炼的首要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

6、以及一些开明的封建帝王,从不同的政治动乱中得出了一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治的兴衰和政权的存亡,因而主张重民、保民、恤民、养民。这 就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二、党的群众路线与传统民本思想对比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及其实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同 时又有着本质的区 别。 这里,我们通过对比来深入了解党的群众路 线的深刻内涵。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相通之处首先,两者都包含着丰富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内容,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左传中“天地之间,唯人 为贵” 的阐 述,都折射出了对“民” 的重视和敬畏。管仲的“治国之道,必先富

7、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程 颐的“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 强调的是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寓政于民、与民同乐的智慧。传统的民本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的基础。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认识到“ 万事民为先”“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朴素道理,并将尊重社会发展规 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统一起来,把自身建设融入到为民解放和为民服务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建立一个“全国范 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8、,从我们党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主张用“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作为工作成 败的衡量标准,从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党到提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的理念,从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到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都把密切联系群众纳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民本思想中的人民性、民主性内容被传承、 发扬,成为以人为 本执政理念的一种理论来源和文化底蕴。其次,密切联系群众的执政理念,弘扬和改造了民本思想中的进步、合理成分, 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升华。相信 谁,依靠 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 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

9、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如何对待人,是检验一个时代进步与落后的主要标志。古代民本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令历朝历代中国人心驰神往的“ 清官政治”。清官政治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传达了“ 廉者,政之本也”的观点。密切联系群众的理念就是对中国古代“为政贵民”思想的 扬弃,如把“民为邦本”思想和从统治阶级 利益出发重视民众的“ 为民做主”思想扬弃为从人民利益出发的“ 为 民执政” 思想和依靠民众、支持和保 证人民当家做主的“由民做主” 思想,把为 政富民思想扬弃为 “利为民所谋”思想,把清官思维改造成公仆意识;相应地,把基于所谓政治施恩让步的“ 让民监 督” 转变为“由民监督”思想。中国共产党

10、人把传统的“畏民观”升华为“爱民论”,提出“ 人民上帝 说” ,从而突破了以君为中心的传统民本观的樊篱。同时,把传统的“听政于民”发展为党的工作方法和 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由此相应地形成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实际上超越了“ 民以君为主”的思想,而把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中国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地、彻底地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人民群众。早在建党初期,李大钊在论述“平民主义”时,便勾画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理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 扬弃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 实现了对它的超越和升华,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成为马克思主 义中

11、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理念,形成了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创立了党的群众路线,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把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历史作用加以系统的概括和论述,形成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他的思想中的人民性,又全部反映在他的领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主要包括: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 创造者

12、,要相信和依靠群众,要向群众 负责等等。另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两者的最终目标不同。毛泽东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 ”他把“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的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 风之一。邓小平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改革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关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的经典 论述,显现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胡 锦涛则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

13、、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正是基于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党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其次,两者的主体是有差异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早就认识到“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的真谛。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概念涵盖了“ 社会主义的 劳动者和建设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而传统的民本思想中的“ 民 ”是与“君”“官” 相对应的,是属于“ 君”的子民,处于被统治地位,在社会发展中不具有主体性。孟子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

14、治国策略表述。 周礼将礼仪制度定格在“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矩中。统治者害怕“暴民”“刁民” 起来造反,但他们也认识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如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并作为治病的良药。民本思想 强调,君由上天来选择,而不是由民来选择;要君为民做主,而不是要人民自己做主,表达了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总之,党的群众路线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相矛盾的地方。一致的地方是二者都重视人民的历史作用,矛盾的地方是前者承认人民是历史和现实社会的主人,后者则认为帝王将相是历史的主人。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党的群众路线与西方民主思想的异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西方的民主思想也有

15、着内在的联系和本质的区别。“民主”一词是由希腊语的 “人民”和“统治或权威” 等词演变而来,最初的意思是“ 人民的统治”。 “民主 ”一词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政治概念。作 为 一种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体制公民大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权力范围包括城邦的所有公共事务;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和司法活动;官员通过直接选举、抽签和轮流等多种方法产生;官员与普通公民一样不享有任何特权等。民主的定义 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含有民主的要素。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人, 这也是他提出要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理论支撑。新中国成

16、立后,他的许多思想、 实践活动和理论,如探索如何实现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探索如何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等,都是围绕着这一课题进行的。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 办不好。”毛泽东把是否 实行民主看成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政 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他认为,只有真正实行民主,才能真正治好党、治好国。民主治党、民主治国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民主成了执政党的主要课题。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帜下,民主政治的 时代洪流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而持续高涨,通过政治协商,制定共同纲领,建立 联合政府,产生新型宪法,展现了新中国 “民主之治”的新气象。应当看到,群众路线是党内的民主路线,是党内民主的生命线,党内民主必 须在群众路线中落实。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以群众路线为主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相得益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还应强调的是,密切联系群众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