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1528186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公务员经验分享(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苏考综合成绩全市第一!33+全职妈妈可以做到,你也可以我是个全职妈妈,孩子两岁半的时候,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一边准备考公务员。都是报市直的岗位,10 年在职的时候,职位第五,11 年职位第四,12 年专业招的少,市区只有一个岗位,我考的很差,15 名,13 年 217+,笔试成绩是全市第一,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都是 74,申论 70-,面试 80+,全市前五,综合成绩全市第一。关于公基:其实公共基础知识,是投入和产出最不成比例的一门功课。我见过从报名的时候才开始复习,A 类今年公基 83 分的人,相比较而言, 这门,我是付出了很多,成绩也不过如此,但是,我自问自己没有裸考的勇气,也相信自己

2、绝对不会有裸考高分的幸运,所以,还是认认真真复习吧。好几年前,青 说过一句话,花两个月的时间看书,哪怕多考两分也值,我们都是这样,第四第五,因为 1 分、0点几分止步面试,所以,复习的时候,也就不得不全副精力的对待了。【法律】公基的复习分几个部分,大家分析每年的试卷就不难发现,公基中能掌握的其实也就是法律知识,时政和公文了,而法律知识又是大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网上买了司法考试三大本,翻了一遍,做了笔记, 这个过程, 类似于壁尘公基中的法律部分的内容,和他的内容基本一样,不过,我是自己总结的。后来发现,法律的知识,不在于掌握的内容有多深,而是把基础的东西记得牢。因为考试考到的题目,都不会像司

3、法考试那么深那么绕人,考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只不过,因 为法律特别繁琐,所以知 识点会乱掉,让知识点不乱掉的办法,就是不断的重复。13 年备考的时候,我听司法考试的音频,12 年也听的,12 年像突击,放一起集中,几天听完了,听的时候觉得都清楚,听完放一起就乱掉了。13 年我继续听,复习法律的思路就是不断的重复知识点,直到不混乱,直到能把考试涉及的几个部门法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做一个题目,我知道到这个知识框架中的哪里去找答案。民法我听的李建伟,蒋学跃,行政法是林鸿潮,季宏,商经王小龙,加上一些宪法知识和法理学的知识,行政法的两个人加起来我听了 5 遍,推荐一下,先听林鸿潮的,他 讲得系统性

4、很强,但是不够细致,林的消化完了再听季宏,这两个人的都听完,对行政法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行政法的复习,不仅是为了公基,我后来发现,公基最后一题的论述题,包括申论,包括面试,如果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掌握的牢的话,对这些方面都有帮助的。其他的民法、商经法都听了2 遍,加上复习讲义,笔记,具体 过了多少遍我也不清楚了。后期冲刺的时候,我买了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分部门法的,但是后来发现基本没时间做了,所以题目做的不多,也就是把民法和行政法的题目做了一些。法律的复习,花多少时间都没个上限,我今年的公基,法律我知道的就错了 3 题,当时在两个答案之间犹豫的,最后选择的都是错误的答案,所以,还是有遗憾的。

5、【时政】时政的复习,有的人习惯最后放一起复习,我是习惯放平时。平时看书看不进去了,不想动脑筋的时候,就去时事一点通网站,抄一个月的时事,自己筛选,自己找重要的,抄在笔记本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一个月的时事,也就 2 个小时就抄好了,最后复习的时候,论坛里会有很多人,发各种版本的时事,这个时候,把这些都下下来,对照自己的笔记,没有的补充上去。然后还是要不断的多看几遍,我后来是每天早上不到 6 点起床,做早读,读十八大报告,读时事。今年考到的一个时事,考场上我记混了,考完以后出来翻笔记本,发现自己清清楚楚写着呢,恨的啊。【中央精神】公基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的复习,就是对各种新出台的中央会议精神啊

6、,文件啊的掌握。其实每年也就是一号文件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啊,经济工作会议啊,然后最高领导人出席的各种会议作的讲话,报告之类的,13 年省考的同学,应该都多少复习了十八大,今后 5 年之类的考试,十八大是绕不过去的了,要当做复习的重点。这方面我就是下了各类新出台的文件看,然后自己做一下简单的笔记,会议主题啊,精神啊,措施啊什么的,其实每年都差不多,但是要在差不多中找出今年的不同,这样你就会发现,今年的独特的国情,社情是什么样的。今年复习的时候,我们一起备考的几个朋友,都在早上抽出时间来读十八大,我一般早上用 30-40 分钟时间读,一边读一边随口背一下,背不出来也不强求,读着读着就随口全溜出来

7、了,十八大,我前后花了两个月, 读了 5 遍。 具体读了有什么用处,我也说不出来,但是,我个人觉得,十八大的重要性,不用我说,你读通读懂以后,对这种公务员考试的帮助,是一种隐性的,内在的,可能考试时遇到的直接根据这个出题的题目,也就一两个单选题,但是,它对申论,对面试,甚至对以后你从事公务员工作,都是有帮助的。有时间的同学不妨多读两遍。【申论】申论重在积累,我今年备考的时候,不再刻意的想怎么复习申论,就是把看 1+1 和人民时评,当做了一个生活中常态化的状态了。平时多关注新闻,新华网啊,人民网啊 ,每天上去溜达溜达,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什么事的时候马上想想怎么办。我的习惯是做笔记,那么

8、平时看新闻,都积累什么呢?一是看一些社会现象,官方的观点是什么。举个例子,周口平坟这件事,当时各个媒体都报道的很多,但是你要知道,从官方的角度来看,对这个事情的角度是什么。首先,要肯定,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增加耕地,推进火葬,这件事情的最终目的还是让老百姓得益,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手段的不恰当。所以,在面对这样事情的时候,你如何对这个事情定性呢,应不应该平坟呢?平是应该平的,但是这个过程,不能靠运动式的推进,而是靠说服,教育,靠引导。那如果让你对这件事提出对策,你应该怎么提呢?这些都是平时可以做的工作。申论,其实我们平时锻炼的是概括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练习一时半会看不出效果,但

9、是坚持下来,会有收获的。我在看人民时评的时候,自己做笔记,几年下来积攒攒了几本笔记本,有的时候,对某种社会现象,自己当做申论的题目,写一写现象啊原因啊对策啊,从某个角度写,写完以后换个角度再写,有的写的很详细,有的写的简略些,有的写完整的千字文,有的就是写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小标题。我后来翻自己的笔记,发现有的主题,比如应对“ 血荒”啊,校车安全啊,我从不同角度写了 4,5 篇对策。这个过程,不但复习了申论,对面试的帮助也是很大的。我原来是一个对政治非常不感兴趣的人,国家几个常委,我都不知道,30 岁之前,估 计从来没有完整的看过新闻联播,看到新闻就换台,因为几年准备申论的过程,硬生生的变成了一个

10、关注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对什么事情,都有表达欲,都想说两句怎么办怎么办的人,而且任何你觉得很无趣的东西,如果你真正用心去研究去思考,你会发现,其实再艰涩的东西,也自有乐趣在其中。 二是积累一些官方的语言表达。很多同学都说这种官样文章不会写,知道要表达个什么意思,就是表达不出来,自己表达的语言太幼稚。你把十八大,中央文件什么的,拿过来读个 10 遍 8 遍,坚持看个三个月的各类新闻,估计多少会有些裨益的。我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式抄下来,经常读读看看, 时间长了,自然会表达了。还是举周口平坟那件事,有一期新闻 1+1,李小萌做的,我特别喜欢她开头一段话,评述平坟这件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的原因, “一是

11、因为平坟这两个字眼,确 实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宗族,家族,我们不难想象,挖掘机一个铁锹下去,打掉的不单单是一个坟头,更有逝者,生者,甚至旁观者强烈的自尊感和归属感.二是因为三是因为.”我喜欢这段表述,这个视频看了三四遍,喜欢的这段话整理在笔记本上,通过这段话,我学习到,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带一点情境感,申论的时候没用到,面试培训的时候,用到了。我们模拟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校车安全,我就用到了这样表述:我们不难想象,校车满载着一群孩子,载着天真无邪的笑脸和歌声,本应该驶向校园,驶向孩子们快乐的校园生活,可是,这校车却带着孩子们驶向了无边的黑暗和绝望,驶向了死亡举这样的例子是说明

12、,平时的积累很重要,申论的复习和面试的复习是一体的,既然可以通过复习申论,也复习了面试,两者都能提高,何乐不为?我上面这个例子,语言表述比较感性,不知道是不是不恰当,申论可能还是需要些理性的语言,什么“ 一方面一方面”,“. 是关键, 是核心,.是基础,是重点”,“做好工作,既考量政府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又是政府 执政能力的试金石”等,类似这样的语言表述,要靠大家自己 积累了。三是积累一些闪光的句子。平时看到一些名人名言啊,古语啊之类的,有意识的记下来,当然,那些很大众的,大家都知道,就不需要了,积累些不太常见的,但是可以佐证你某方面观点,和政府行政,和公务员工作有关的句子,然后还是要经常看看,

13、读读,这样,当你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冒出来。比如今年我申论的大作文,我的题目是:民为本,利天下,这是李克强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的,副标题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民生型政府,第一句话就是“德莫高于博 爱人,政莫高于博利人”,然后结合标题,引入主题,各方面都契合的比 较紧密。面试的时候,平时这方面的积累,也对我帮助很大,像“ 人必慎己而后彼,官亦审内而后外”, “终日问之,彼不知其所对,终日夺之,彼不知其所出”,可以用在计划组织类,人际交往类的题 目;“刑法的威慑力不在于法之严苛,而在于法之必行”, “徒法不足以自刑”等,用于执法;“ 一切不起眼的经济形式,都是多彩的经济马赛克”用于城管之类的话题

14、等等,我只是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具体的工作,还是要靠自己做。【小论述题】公基最后一题的小论述题,不可小看,这题关系到你是否得高分的关键,但是偏偏最后一题又是特别难复习的,我对这个部分的复习,基本上就是和申论一起的。平时多关注新闻吧,人民时评啊,新闻 1+1 啊,新华网啊,特别是涉及到政府行政方面的 ,最近几年是考的一个大趋势,所以有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格外注意下,这个复习也是和申论,和面试都糅合在一起了。答题的时候,还是脱不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模式,不过要写的特别简练,是什么,为什么,各一两句话,后面 谈怎么办的时候,详细点。我自己在答题的时候一个小技巧,以前最后一题答题,我都是随便多

15、少字,一定要把格子全写满,但是慢慢发现,这样也不好,考试现在也不会多给格子了,所以,我建议大家答题的时候,尽量简洁,尽量在规定格子那里停下,如果实在还没说完,要在规定格子的下面半行或者一行那里收尾,不要再多了。对于字数我是这么理解的,今年包括写申论,我都是这个策略,就在规定字数那行收尾,实在收不住,不会超过半行,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不一定正确的。【公文】公文的复习,更不需要什么技巧了。新修改的公文,条列啊格式啊,都很清楚的,还是自己看呗,我 还是喜欢做笔记,自己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把公文画一画,格式怎么弄,署名怎么署,空几格的,有单位盖章的,没有单位盖章的,一个

16、单位署名,几个单位署名的等等,后来复习的时候,有什么问题,看看自己画的图就明白了。 关于行测:对于我,行测应该是最艰难,最痛苦的一门课,一般好像文科生都是这个毛病,行测比较弱一点。行测一直是我的短板,一开始考的时候,行测比进入笔试的人,比笔试第一的人,要低 20 多分。10 年以后,我系 统的复习行测,一开始是买了套华图的模块,几个模块一部分一部分的做,也看了一些视频,我自己觉得,看视频,逻辑和语言有一点帮助,顾斐的语言讲得还是比较好的,听的时候,觉得很有用处,但是,顾的对国考应该更有帮助,江苏的语言题,本来就不难,题型也比较简单,不会有那么多削弱啊加强之类的,如果复习国考、浙考这类语言题占很大分量的省的考试的话,可以听下顾斐,江苏的,我自己觉得没有必要。数学运算, 资料分析,数字推理,一开始也看视频,也做模块,特别是资料分析,看模块的时候,看到这个技巧那个速算的,激动的啊,觉得资料分析很快就可以拿下了,后来做题的时候,发现, 对于我这种数学白痴,运算很迟钝的人,所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