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考试辅导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1504623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考试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考试辅导(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安全生产技术第一章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机械电气行业安全概要 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了解 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1、机械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 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有 12 种(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等) ; 2、非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 有 5 种(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等) 机床的种类 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木工机械、铸造机械 二、熟悉常用机械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 1、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 P2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的等。这些机构高速旋转着,人体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带进去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有必要把

2、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包括连轴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 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锟。 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飞轮和机床床身、 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 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凸式运动带等。 2、安全措施的类别 P2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在机械设备上安装各种防护装置,消除使用中产生的不安

3、全因素;(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安全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 3、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 P3 传动装置的防护(使操作者接触不到危险部位) 齿轮啮合传动的防护: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将齿轮装入机座内,使其不外露;如有外露的,加防护罩。 皮带传动机械的防护:皮带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最危险。采用防护罩加以防护。 注意: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小于 50mm) ,一般皮带传动装置离地面 2m 以下,要设置防护罩。但下列 3 种情况下,即使在 2m 以上也应加以防护: 1、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在 3m 以上; 2、皮带宽度在 15cm 以

4、上; 3、皮带回转速度在 9m/min 以上。 联轴器等的防护:联轴器上突出的螺钉、销、键可造成伤害。安全要求是其上没有突出的部分安全联轴器,螺钉采用沉头螺钉,不突出轴面。还应增设防护罩(套) 。 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 (一)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类型 P4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火灾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 14 种。 (在事故案例分析中,需要判断事故类型,希望掌握) 2、机械零件对人体的伤害 形状和表面性能:锐边、利角、粗糙。 相对位置: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 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可

5、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 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 3、原因分析 P4 正常工作状态:执行预定功能时,对人员产生的危险因素,如零件的相对运动(碰撞) ,锋利刀具的旋转(切割) ,机械转动的振动、噪声(环境恶化)等。 非正常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砂轮片破损、电气开关故障)和检修保养状态(攀高、进入狭小或密闭空间、将安全装置短路、机械突然启动) 。 非工作状态:机械处于停止静止状态,不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室外机械在风力作用下滑动、倾翻) 。 4、预防措施 P5 (1)实现机械安全(设备方面) 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本质安全) ; 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机会(自动化) ; 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

6、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装置) ; 提供防护用品。 (2)保护操作者的安全(管理方面) 培训以提高操作者辨别危险的能力; 使用警示标志; 提高操作者避免伤害的能力和自觉性等。 (二)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 1、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置考虑的因素 P5 (1)考虑人的因素,降低疲劳 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 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提供座椅。 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 (2)考虑安全装置的性能 强度、刚度、耐久性 对机械可靠性的影响(固定装置散热不良,过热) 可视性(不影响对危险部位查看) 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P6 安全防护装置应

7、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安全防护罩、栏的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安全防护罩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 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灵敏) 。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 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 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 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

8、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 3、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P6 开启式防护罩,在防护罩闭合前,活动部件就不能运转。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 固定式防护罩应牢固的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 防护罩与活动部件间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间的任何接触。 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 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 1500 牛顿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4、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P6 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

9、求对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间的直线距离的规定。 四、了解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P7 机械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 机械安全设计: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小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或减小危险。 1、本质安全 P7 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的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 (考虑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 本质安全实质:机器设备不需要采取任何安全和防护装置,就

10、可以在预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的功能,并满足自身的安全要求。 2、失效安全 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即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通过设置限制开关、限位装置、制动装置、预防下落的装置) 3、定位安全 把机器的部件(运动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 4、机器布置 合理地机器布置可有效地减少事故。考虑如下因素: 空间:便于操作、维护、调试和清洁; 照明:全面照明和局部照明; 管、线布置:不能妨碍通行。 5、安全装置 P8 固定安全装置 联锁安全装置 控制安全装置 隔离安全装置 跳闸安全装置 五、熟悉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安全技术要求 P9 共同点:属于动力站,有承压设备(

11、爆炸危险、火灾);介质具有毒性。 1、煤气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煤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煤气站的设计及煤气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安全装置、仪表信号完好有效,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2、制氧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助燃,且能促进一些物质自燃。故在制取、储存及罐装过程中均存在相当大的危险。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站房建筑的布局符合有关要求,贮瓶间应为单层建筑,地面不产生火花;凡与纯氧接触的工具、物质严禁沾染油脂;消防设施齐全并符合消防要求。 3、空压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当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储存

12、到储气罐中,这时储气罐具有一定的压力,有爆炸的危险。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压缩机及贮气罐符合设计要求,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空压机皮带轮设置防护罩,防止储气罐由于腐蚀而降低承压能力,保证贮气罐支撑牢固。 4、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力小等危险特性,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乙炔站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管道、阀门严密可靠,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并设置回火防止器,乙炔站消防设施和防雷设施完备、可靠。 六、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掌握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要求 P12 1、采光:自然光(白天)与人工照明(夜间及阴天)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度。 2、通

13、道:宽度(厂区干道、车间安全通道)符合要求;有醒目标记;危险地段设置限速牌、警示牌;道路土建施工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 第二节 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 一、金属切削机床和砂轮机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和砂轮机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1、危险因素 静止部件(刀刃、工件边缘锋利飞边)的危险 旋转部件(轴、凸块、刀具)的危险 内旋转咬合(对向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等咬合)的危险 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险 2、常见事故 P14 设备接地不良、漏电;旋转部位没加防护罩;操作者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时未戴护目镜,操作旋转机床带手套;零部件装卡不牢,飞出;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

14、。 3、机床运转异常状态(异常现象是事故的前兆) 电动机温升异常(超负荷或故障) ; 机床转速异常(负荷突然变化) ; 机床在运转时出现振动和噪声(安装缺陷,零件运转不平衡、 进入异物) ; 机床出现撞击声(零部件松动脱落)等。 4、易损件的故障检测 (1)检测重点:传动轴、轴承(滚动) 、齿轮、叶轮。 (2)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 损伤现象: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生锈等。 检测参数:振动;噪声;温度;间隙。 (轴承监测器) (3)齿轮装置的故障 损伤现象:齿轮的损伤(齿轮和齿面损伤) 、齿轮本体损伤;轴、键、连轴器的损伤。 检测参数:噪声;振动;发热;齿轮箱漏油。 5、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

15、施 P15 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安全联轴器 操作中使用专用工具 零部件装卡牢固 及时维修安全防护装置 选用合格砂轮机,装卡合理 做好个人防护(戴护目镜,不能戴手套) 6、砂轮机的安全防护技术 (1)砂轮机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P16 安装位置:应有专用的砂轮机房,或正面装设不低于 1.8m 的防护挡板; 保持静平衡:振动、破碎。直径大于或等于 200mm 的砂轮安装后安装后进行静平衡调试 砂轮与卡盘的匹配:卡盘直径不小于砂轮直径的 1/3。 防护罩:最主要的防护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或丢弃不用;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得超过 65 。 接地保护:砂轮机的外壳有良

16、好的接地保护装置。 (2)砂轮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禁止侧面磨削(砂轮) 不准正面操作(人员) 不准共同操作(2 人不得共用 1 台砂轮机同时操作) 二、熟悉锻压机械、冲床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 (一)锻压机械 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热锻,金属加热至红热状态,工作条件恶劣。 1、危险因素 高温灼伤、热辐射、烟尘、机械伤害(工件碰伤) 、噪声、振动 2、安全技术要求 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防止刮伤) 外露传动装置有防护装置 启动装置灵敏可靠,并能防止设备意外的开动 (二)冲压机械 1、冲压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冲压事故主要发生在模具行程间,且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手部,即当操作者的手处于模具行程之间时模块下落,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