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497128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冠洞特殊地质的成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学作业地信 10-2杜兵兵2012/6/6中国是一个半干旱国家,溶洞大多位于华南、西南水源充沛的地区。河南洛阳所处的华中地区属于半干旱区,按照地质常识推断,大规模的溶洞,几乎不可能存在。然而,我们今天要带大家领略的却是这样一处:在全球半干旱地区不可能存在,却客观存在,并且带有神秘色彩的的大规模喀斯特溶洞的代表鸡冠山溶洞!鸡冠洞是以岩溶洞穴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我国长江以北第一座岩溶洞穴,也是 02 年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国家 AAAA 级旅游区。鸡冠洞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腹地、伊河之源,距洛阳 120 公里,三门峡 150 公里,南阳 110 公里,规划总面积 10 平方公里,景区内的自然景观,

2、景色奇特,自然天成。鸡冠洞与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辽宁本溪水洞、杭州瑶林洞并称“我国四大岩溶洞穴”。100 多名中外岩溶专家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认为鸡冠洞内的岩溶沉积物,不论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都遥居世界洞穴前列。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感叹鸡冠洞之奇绝,欣然为鸡冠洞作出了:“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的权威性评语。(第一厅玉柱潭)鸡冠洞岩溶洞穴共有 8 个洞厅,现在我们所处的是鸡冠洞岩溶洞穴的第一个洞厅,在观赏溶洞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简要讲述一下岩溶洞穴的生长过程,和一般性的溶洞景观:岩溶洞穴呢,他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

3、当中,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就被溶蚀成岩溶洞穴。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旱洞”(又称化石洞)阶段。但鸡冠洞岩溶洞穴却十分特殊,他不仅具有早期的潜水洞阶段的优势,又具有中期半充水洞的特点,更具备晚期旱洞的沧桑记述。所以一位资深的考古学家说,鸡冠洞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地下岩溶博物馆”!一般洞穴内的主要景观类型有石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瀑、石盾、石旗、葡萄石、卷曲石、流石坝、莲花池、鹅管和峰丛、峰林

4、等 50 多种。而鸡冠洞内的景观类型已经细化到至少 80 多种,这些景观把岩溶洞穴的特性、特征、起因、构成,描述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那么目前我们看到的是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石钟乳和石柱,他们密如丛林、气宇轩昂,以顶天立地的气魄支撑着这个地下世界。其实,他们都是大自然以点滴之功创造的辉煌!地面上向上生长的叫“石笋”,从洞顶向下垂挂的叫“石钟乳”,石笋和石钟乳连接在一起的叫“石柱”,虽然他们的形态不一样,但他们的化学成分都是碳酸钙,他们形成的过程是,石灰岩在雨水中的碳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这种溶液穿越石壁缝,在来回流动和下滴的过程中,释放氢气,剩余的碳酸钙溶液就被

5、慢慢的凝固石化。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景观。钟乳石和石笋的生长过程十分缓慢,他们每一百年增加一公分,因此,这些景观显得十分珍奇,需要我们倍加珍惜!(行进中)洞穴旅游的开发,对人类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在观赏溶洞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大量的岩溶科普知识,而且置身于溶洞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洞内沉积物形状千奇百怪,色彩斑斓,形成了奇妙的地下世界,而且,洞内一处处自然雕琢的胜景中,有巨大宏观的造型景物,有惟妙惟肖的动植物形态,进入洞中,仿佛进入了光怪陆离、虚无缥缈的神话世界!但洞穴旅游开发,也有消极的一面这是因为洞穴内的旅游活动,一方面,加速了物理进程,减缓了化学进程。八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一望无际

6、的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经过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海底逐渐就上升为陆地。随着漫长的地质演变,这里逐渐沉积形成了碳酸盐岩层,由于隆起作用,碳酸盐层在地表形成了喀斯特岩溶地貌,而在地下,由于水的渗透、沉积,以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的洞穴系统,并为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沉积,和洞穴自然景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此,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鸡冠洞”。(八亿年前,神秘的鸡冠洞还是一片暖热的浅海,海水中的碳酸钙随着海水的动荡形成颗粒逐渐沉淀,并形成鳞状灰岩。随着地壳的运动,海水时深时浅,历经 1 亿年后沉积成碳酸盐岩系。直至距今约二亿年的奥陶纪中叶,整个黄河流域地壳上升,再经过远古时

7、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伏牛山系慢慢露出了地表,位于伏牛山腹地的鸡冠洞雏形渐成。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变,地下的碳酸岩层逐渐被地下水溶解,尤其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岩石的溶解速度更快。在漫长的岁月中地下水溶蚀出一个个较大裂隙。这些裂隙经过地下水上亿年的溶蚀及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最终造就了鸡冠洞这一“奇、丽、幽、深、险、峻、秀”七绝并举的地下龙宫。鸡冠洞属于碳酸盐岩洞。按形成洞穴的主要地质作用来分,有:岩溶洞穴和非岩溶洞穴。鸡冠洞则属于岩溶洞穴。按洞穴与围岩形成先后分,有原生洞和次生洞。按洞穴水文特征分,有干洞和水洞,按洞穴形态特征分,有:垂向洞穴;横向洞穴。鸡冠洞则集天下溶洞之奇特于一体,因为它

8、“承干洞之粗旷,兼水洞之灵气,含原生洞之坚固,具次生洞之婀娜,隐含横向洞之精妙,凸现垂向洞之深幽”! 在这里有八根向上生长的石笋,错落有致、别开生面!其中,这组景观就像千年宝塔,而旅游界人士称他“叠罗汉”,它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由于滴水位置的阶段性的改变,还有生长了三个小石笋,犹如神功鬼斧雕凿一般,十分独特,为国内所罕见,因此,我们将他作为鸡冠洞景区对外宣传的标志之一。站在这个洞厅的正面,我们看,从上到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驻足此地,犹如步入仙幻之国,浑然忘忧!然而,这些景观,地质学上称其为“石幕”,又名“石帘”,它是有无数面石旗很自然的排列组合为一道宽大的石幕,洞壁

9、上的石幕,是沿洞壁的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幕状沉积物!环视着这个金碧辉煌的洞厅,仰视着眼前的典雅华丽和厚重低垂的幕帘,不难想象,就是现代化的灯光舞台,也没有它豪华气魄!鸡冠洞不仅成因独特,而且,一步一景,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宝塔,到了这里顷刻间就变成了斜塔,所以,这个“叠帷宫”,又叫他“斜塔殿”!你看它层次清楚,依坡倾斜,俨然要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比美,只不过没有比萨斜塔高大罢了。其实,它也是一组石笋,是一种已经实现了位移的石笋。石笋,是洞穴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化学沉积物,由洞顶滴水形成。石笋都是由洞底向上生长,其速度一般比洞顶向下生长的钟乳石要快。大自然的降雨对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主要是借

10、助雨水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的侵蚀进行的。由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溶解于水的碳酸钙沉淀下来。正是由于水的溶解作用形成洞穴和水的沉积作用才形成了石灰岩及婀娜多姿的钟乳石和石笋。那么,为什么这组石笋会倾斜呢,主要是的漫长地质演变,导致洞顶和洞底的阶段性位移的缘故。滴水位置的不同,滴水量大小的不同,所以,塔上的三个尖顶也就不同了。现在,我们很多次说到了岩溶地貌这个名词,那么岩溶地貌是个什么东西呢?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地名。19 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司威茨研究那个地区的地貌时,将各种奇异的石灰岩地形称为喀斯特。以后喀斯特这一术语被专门用来描述碳酸盐岩地区

11、一系列独特的地貌过程和水文现象。成为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灰岩地形的专门术语。到了 1993 年,100 多名中外地质专家和洞穴专家,在鸡冠洞召开“中国地质学会首届洞穴学术研讨会”时,才将喀斯特改称岩溶地貌。可溶性岩石地区,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表形态和地下地貌形态,称为岩溶地貌。岩溶地貌的客观存在,究竟对人类有那些意义呢?大家知道,人类最初是利用洞穴作为居住和生活场所的。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的暗河。暗河是指碳酸盐岩中发育的地下河,是由于地表河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岩石经过溶蚀、坍塌以及水的搬运,在地下形成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这就是地质学上所称的暗河。岩溶洞穴中的暗河是溶洞的血脉。鸡冠洞里的这个由裂隙水、毛细渗透水形成的站立式石盾,成因独特,属溶洞之中的珍宝。经溶岩专家测定这面石盾形成时间为 280 万年左右,直径达两米左右,比喀巴布斯深洞的石盾还大 1.2 倍,它不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站立式石盾,在结构成因上更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宝盖罗帐)又是鸡冠洞内另一个世界级洞穴奇观。“宝盖罗帐”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来的部分叫盾坠,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顶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故被称为“宝盖罗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